
今天凌晨,我親眼見證了一場歷史性的比賽。
在德國科隆的 IEM(Intel Extreme Masters)總決賽上,一支名為 綠龍(Team Spirit) 的年輕隊伍奪下了《CS2》(Counter-Strike 2)冠軍。而站在勝利之巔的,是一位名叫 Donk 的 18 歲少年。他打出了驚人的數據,幾乎以一己之力改寫比賽節奏。他才剛滿十八歲,卻已經是世界冠軍。而在他還是 17 歲時,就以不可思議的反應力與意識,迅速席捲了整個《CS2》賽場。
短短兩年,他拿下了三項頂級國際賽事的冠軍:Major、卡托維茲、IEM。
你可以說這是天分,也可以說這是努力的結晶。但無論如何,他用實力證明了一件事:
電競,不再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它是現代的競技運動,是天賦與意志的戰場。
舊觀念,該退場了
十年前,「打電動」被貼上了太多負面標籤。
「浪費時間」、「沒出息」、「對眼睛不好」、「能當飯吃嗎?」
但今天,有人靠它登上世界舞台,有人用它撐起家計,有人讓自己的名字,刻進了歷史。
而這樣的故事,並非只存在於《CS2》。你可能聽過 Faker 的名字,聽過小孩在直播中成為百萬觀眾的焦點,聽過那些在虛擬戰場上流汗流淚的年輕人。他們沒有背棄現實,而是選擇走在未來的最前端。
世代之間,不該是對立,而是理解
每一個時代的價值觀都會改變。
我們的父母可能覺得「打電動」沒未來,就像他們的父母曾認為「讀藝術」、「學電影」是沒有出路的道路。
但我們不是為了挑戰過去而存在,我們是為了拓寬未來。
如果一個人在他的領域上夠強,能夠超越所有同輩、成為第一,那麼,那件事還算是「壞事」嗎?
Donk 的表現令人讚嘆。但更令人深思的,是我們是否也能像他一樣,不被舊框架所限,不因質疑而退縮?
我們該做的,是擁抱時代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職業選手,但我們都應該學會一件事:
不要急著批評你不了解的東西。
因為也許,那就是下一個世代的希望。
擁抱變化、理解新世代、支持那些勇敢前行的人。
這不是時代要求我們的,是我們身為人的基本修養。
Donk 是一個象徵。
他不是只代表《CS2》,而是象徵著 勇氣、突破、與對未來的信任。
而我們,也應該學著與時代並肩,不是嗎?
如果你的孩子/朋友擁有那麼強的能力,
如果他有願景、有實力,也願意向你敞開心扉, 那請你不要急著用老舊的觀念去拉回他。 他願意與你分享他的夢想和成果, 那請你以良好的眼光去陪伴他、去激勵他。 如果今天他只是天天打遊戲、不務正業,那是另外的問題; 但如果他真的是那種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的人, 當他敘述他的構想與追求時, 請你別阻攔,也別指責, 試著相信他、鼓勵他,甚至成為他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