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張推理小說中的風景密碼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出於奇妙的觸動和召喚,有時候我會聽見一種聲音說:你許久未碰觸某某專書或某某小說了,你應該拿出來重讀一遍。我認為,這個內在聲音似乎有其道理所在,即便那可能只是一種純粹抒情,只要我執行其抽象化的意志,就能發現某種重要的更新那樣。這樣一來,我以前因急於求成而造成的疏漏,就會在這次重新「閱讀」中統統把它們找回來。當然,這主要反映作家寫作的心理需求,但與此同時,重新閱讀這一行動是開放性的,讀者同樣是受益的對象,他們從傑出小說家所耕耘的語言沃土之中,依然可以學到用散文體記述的技法,將它運用在自己日常的記述裡。

 

這一次,我改變方法從松本清張的傑出短篇集(六)《驛路》(新潮社,2009年第80刷)入手,試圖挖掘松本清張早期推理小說中的風景(參見:《半生記》。原來在他的筆下日本1960至1970年代的鄉村景色是如此樸實而美麗,浸入其中的讀者豈能不受觸動呢?在此,我列舉三部短篇小說中描景的片段,既是作為對消逝時代的追憶,亦是提醒自己:你想描述什麼就立即寫下來,否則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只能用不可靠的記憶來拼湊往事了。

 

 

〈俳句刊在卷首的女人〉

 

石本麥人和藤田青沙下了火車,距離慈善醫院「愛光園」還有六公里遠,他們又坐上一輛巴士,一路上可以看見麥田、油菜花田和遠處泛著微光的大片沼澤,這一帶也被稱作水鄉。「愛光園」座落在樹林深處,三棟木構的建築物老舊又髒,看起來有些陰森逼人。幸好,在門前花圃裡的杜鵑花綻放得格外絢麗。離開「愛光園」以後,石本麥人看到白色暮靄在麥田間隨風縹緲。

 

〈化淡妝的男人〉

 

三月三日,清晨五點半。黎明的曙光穿過樹林射出一道蒼白的寒光。周圍仍然有些昏暗。晨靄在樹林邊和遠處的屋簷上飄渺。田野和道路上都落滿了白霜,這裡是郊外,田地比家宅還多。

路上有個騎著自行車送牛奶的人。他在車把上掛著一個裝有牛奶瓶的袋子,奶瓶相互輕撞而叮叮作響。他將牛奶送至每家的門口。

他們離開住宅區以後,往下一個街區移動。在這其間,道路兩旁盡是廣闊田地,偶爾還能見到幾棟茅草屋頂的農戶。屋頂上覆著薄霜看起來像白雪。路上沒有行人。

 

〈萬葉翡翠〉

 

恰逢暑假期間,三個大學生利用假期,出發去找「渟名川」。他們買來比例為五萬分之一的地圖準備展開調查。他們發現無論是西頸城郡或者東頸城郡,都有著數不清的河流,像毛細管一樣密布在山林之間。西頸城郡的「沼川庄」舊址,其現在的中心是糸魚川市,其實覆蓋了向北延伸的、隸屬北阿爾卑斯山系的白馬與乘鞍的山嶺地帶。而東頸城郡的「奴奈川」則沿著「上信越高原國立公園的山岳向西北延伸。無論東郡還是西郡,都有無數涓涓細流在深山幽谷間蜿蜒。翡翠常見於冷冰冷的溪流中,所以,在這一點上,很難決定哪個位置適合做田野調查。

 

姬川大體上沿著連結系魚川和信州大野的大糸線方向流淌。上流在上野線的鹿島槍山麓,奔流入海之前,匯集了無數條枝椏般的支流。姬川也叫能生川、早川、海川、青海川或田海川。同一條姬川可分成根知川、小瀧川和大所川三部分。所有溪流都如同靜脈般密布在山川河谷間。

 

車上的乘客看上去很多都是登山客。沒過多久。這趟中央線的夜車就閃著紅色尾燈消失在鐵軌盡頭,奔向遠方。

 

 

(2025年8月4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振瑞的沙龍
14會員
400內容數
邱振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他進而指出,在他出版《城鎮書店是如何倒閉的》不久前,鹿島茂的《古本屋の誕生》即已問世,有同行建議他可否就這方面議題做總體性的記述,但他承認,僅為戰後新書店的歷史調查與撰寫,即已弄得精疲力盡了,實在沒有餘力碰觸古舊書籍這一領域。他認為,舊書業界和二手書愛好者都之甚詳,直到昭和初期之前,許多店家販售新書
2025/08/01
他進而指出,在他出版《城鎮書店是如何倒閉的》不久前,鹿島茂的《古本屋の誕生》即已問世,有同行建議他可否就這方面議題做總體性的記述,但他承認,僅為戰後新書店的歷史調查與撰寫,即已弄得精疲力盡了,實在沒有餘力碰觸古舊書籍這一領域。他認為,舊書業界和二手書愛好者都之甚詳,直到昭和初期之前,許多店家販售新書
2025/07/31
我在「日本古本屋」網站上讀到飯田一史〈近くて遠い、戦後新刊書店の経営史〉的文章,對其解析和探討日本城鎮書店倒閉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在智慧型手機尚未大行其道、便捷的網路書店勃興之前,日本的愛書人到住家附近書店看書買書的身影,幾乎是日本社會中常見的生活場景之一。如今,這美好的讀書
2025/07/31
我在「日本古本屋」網站上讀到飯田一史〈近くて遠い、戦後新刊書店の経営史〉的文章,對其解析和探討日本城鎮書店倒閉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在智慧型手機尚未大行其道、便捷的網路書店勃興之前,日本的愛書人到住家附近書店看書買書的身影,幾乎是日本社會中常見的生活場景之一。如今,這美好的讀書
2025/07/30
我時常在想,比起閱讀的歡樂,若非將寫作當成終生所愛願以獻身的對象,它真的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充滿不確定性,各種精神壓力隨時傾瀉而至,所以,莫怪務實主義者多半要採取趨吉避凶的態度。我知道這樣說,似乎不得不補充一個說法:既然投入寫作竟然給作家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何不就此放棄這個念想轉向
2025/07/30
我時常在想,比起閱讀的歡樂,若非將寫作當成終生所愛願以獻身的對象,它真的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充滿不確定性,各種精神壓力隨時傾瀉而至,所以,莫怪務實主義者多半要採取趨吉避凶的態度。我知道這樣說,似乎不得不補充一個說法:既然投入寫作竟然給作家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何不就此放棄這個念想轉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由於自己有在做房間的療癒範圍, 為什麼想要做房間療癒,某件事啟發, 讓我想要去做, 為了想要探討的更多的事, 就在想要去找什麼才能更深度了解, 此時沒幾天,到了書店,無意見看到他的存在, 真的很妙...耳朵響起了這首歌!(徐懷鈺的妙妙妙(⁠≧⁠▽⁠≦⁠)) 這本是後面買得,還有其它本.
Thumbnail
由於自己有在做房間的療癒範圍, 為什麼想要做房間療癒,某件事啟發, 讓我想要去做, 為了想要探討的更多的事, 就在想要去找什麼才能更深度了解, 此時沒幾天,到了書店,無意見看到他的存在, 真的很妙...耳朵響起了這首歌!(徐懷鈺的妙妙妙(⁠≧⁠▽⁠≦⁠)) 這本是後面買得,還有其它本.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Thumbnail
迎來週末 圖書館沒有開 隨即轉往戶外 這彷彿已經是我的直覺反應 無論室內室外 都有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迎來週末 圖書館沒有開 隨即轉往戶外 這彷彿已經是我的直覺反應 無論室內室外 都有不同的風景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Thumbnail
你知道緣份這種事有多麼奇妙嗎? 前陣子在誠品的新書陳列架上看到一本名為「城北舊事」的散文書籍,第一眼看到上面的推薦序寫著「北投最溫柔的地誌書寫」就吸引到了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這個地方生活著,因此看到家鄉相關的書籍便頓時來了興趣。 開始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作品,雖為散文卻擁有小
Thumbnail
偶然迷戀上的那些事物都是十分美好的,包括後來認識的每一個人。
Thumbnail
偶然迷戀上的那些事物都是十分美好的,包括後來認識的每一個人。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其實我對舒國治老師毫不認識,只記得當時因為出版商發出的宣傳電郵,我對節錄的一段篇章深感共鳴,結果就隨手買了(還要買了簽名本?!)🤗 我已頗長時間沒讀散文,對比之前艱澀的工具書,這次閱讀的感受就像是遊花園般寫意恬淡😌
Thumbnail
其實我對舒國治老師毫不認識,只記得當時因為出版商發出的宣傳電郵,我對節錄的一段篇章深感共鳴,結果就隨手買了(還要買了簽名本?!)🤗 我已頗長時間沒讀散文,對比之前艱澀的工具書,這次閱讀的感受就像是遊花園般寫意恬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