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做自媒體的同學,你有沒有發現,為了讓大家都對你按讚,你常常花大把時間修剪每一句話、每一張圖、每一段影音?如果有,那就代表你心中有一個「想被喜歡」的衝動,而這股衝動正好曝露出你心裡最柔軟、最怕受傷的地方。那同學,你不要說,因為你是想靠自媒體賺錢,所以才需要做這些事,這和教練今天要說的事是不違背的,賺錢有很多種方法,但你受啟發而行動,你選了「自媒體」就表示,你心中也同時有想被看見的念頭,這是肯定的,否則你不會選做「自媒體」來當順便來錢的管道。
「想要被肯定」,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但動機一旦跑到「拜託大家覺得我行」這條線上,你的潛意識裡其實早就把自己標註成「我不行」「我不好」。當你越想證明自己,其實越暴露「我原本不夠好」的信念,結果做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是「光鮮卻沒有你的靈魂,只剩自我感動」。
真正有力量的人,反而不介意被討厭,不會被外界評價牽著鼻子走。這是一種骨子裡的篤定「我知道我的聲音值得被聽見,至於你喜不喜歡,那是你的課題」。這份篤定會滲進作品裡,你可能會看到他們的影片畫面普通、音質甚至有點粗糙,可是那股「有血有肉」的味道會直接穿透螢幕,讓人停下來聽。形式簡陋沒關係,重點是真誠,或許外表不夠精緻,但絕對不乏味。反過來,越是汲汲營營想博得掌聲的人,常常端出過度包裝卻空洞的作品,很像精緻的塑膠花,看起來美麗卻沒有香氣。
所以同學,如果你常常礙於「別人會不會不喜歡」而遲遲不敢發佈你的創作,不如把焦點拉回你自己,好好的問自己:
「我真正想說的是什麼?這句話有沒有對得起我做自媒體分享的初衷?萬一全世界都沒人點讚,我還會說嗎?」
當你能對這些問題輕鬆點頭,你的作品自然會開始長出有靈魂的生命力,畫質再模糊、口條再不完美,都足以直擊人心。
同學,下次按下上傳鍵前,先校正一下自己的起心動念,告訴自己,「我不是來取悅所有人,我是來讓聽得懂的人遇見我。」敢於不完美,敢於被討厭,才能真正放出你的能量。那些真的懂你的人,會因為這份真實慢慢聚過來,不懂的人就讓他們隨風離開就好。
當你不再介意被討厭,世界也會開始認真聽你說話。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