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三藏-相應部7.18 💠 Kaṭṭhahāra-suttaṃ(撿柴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佛陀法語 | 關於執著

佛陀法語 | 關於執著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枸薩羅國境內的一個樹林之中。 某日,一些跟隨一位巴拉德瓦賈族姓的婆羅門修行的年輕學生,進入森林中撿拾柴火,看到了在樹下打坐的佛陀。 他們覺得非常驚訝,怎麼會有人在這麼恐怖、杳無人煙的森林裡,打坐得這麼安詳的人?! 於是,他們趕忙回去告訴他們的老師。 老師聽了也覺得很好奇,就立刻和學生一起回去看看。 看到正如學生們所說,確實有一位修行人,他盤腿而坐,容貌殊勝、身直端正、具足正念、十分寧靜。 他感到不可思議,便上前以偈言詢問: Gambhīrarūpe bahubherave vane 叢林幽深多怖畏 Suññaṁ araññaṁ vijanaṁ vigāhiya 身處無人空林野 Aniñjamānena ṭhitena vaggunā 平靜穩定且優雅 Sucārurūpaṁ vata bhikkhu jhāyasi 禪定乞士是美景 Na yattha gītaṁ napi yattha vāditaṁ 在此無音樂歌曲 Eko araññe vanavassito muni 牟尼獨自住林中 Accherarūpaṁ paṭibhāti maṁ idaṁ 令我驚奇疑問生 Yadekako pītimano vane vase 林中獨處樂何來 Maññāmahaṁ lokādhipatisahabyataṁ 我猜您想升天堂 Ākaṅkhamāno tidivaṁ anuttaraṁ 希望長伴天主旁 Kasmā bhavaṁ vijanamaraññamassito 您獨住荒山之因 Tapo idha kubbasi brahmapattiyā 是否為修習梵道 佛陀以偈言回答: Yā kāci kaṅkhā abhinandanā vā 基於期待與希望 Anekadhātūsu puthū sadāsitā 凡夫黏著各種界 Aññāṇamūlappabhavā pajappitā 無明為根生渴愛 Sabbā mayā byantikatā samūlikā 此根我已經斷盡 Svāhaṁ akaṅkho asito anūpayo 我無所求無嚮往 Sabbesu dhammesu visuddhadassano 已經徹知一切法 Pappuyya sambodhimanuttaraṁ sivaṁ 獲得無上智庇護 Jhāyāmahaṁ brahma raho visārado 離群索居亦無畏​ 聽完之後,婆羅門導師盛讚佛陀,並帶領他的學生們誠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終生皈依。 ---- 和多數的西方宗教相比,東方宗教大部分是多神教,人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不同性格、住在不同地方、各自具備不同的神通力(超能力)的『神明』,他們的組織架構和人類的君王制度類似,也是有一位統領眾神之王,在婆羅門教中,成為『梵天』 佛陀的教導中,他看見總共有以感受區分的五大區域(五道,或也有『六道』之說) 五道再細分31個不同的生存領域。 其中生命形態皆優於人類的區域是天界,在那裡的眾生生活快樂美滿、幾乎沒有苦受,所以成為多數修行人追求的來生目標。 而看明白了輪迴是無止盡地反覆受苦的佛陀,完全不希望、也不鼓勵弟子們去『追求』『轉生天界』 『追求』這個動詞,代表著一個人有『願望、想要』,因為心思對某個結果產生渴望、喜愛,所以帶來執著和一切苦。 『轉生天界』業的果報、是根據不同的條件而形成的結果。 根據佛陀在本經中的教導,當信仰梵天的婆羅門,問佛陀是不是也是因為想要往生天界,才如此精進在危險的森林中修行? 佛陀不回答和轉生有關的部分。 那是因為轉生何處,並非修行的目標,那是修行的結果。 例如,農夫都想要種出高品質的產物,但產物的品質並非由農夫的願望而決定。有時候即使已經很努力,但是作物的好壞還是不如農夫所預想。 佛陀只回答「我沒有什麼想追求或希望」 因為沒有期望,代表沒有執著的目標。 佛陀是已經完成正覺證知的天人導師,所以對他來說,已經到達了山頂巔峰、沒有更高的去處,所以他可以回答:我已經沒有追求的目標。 一般還沒有證悟的凡夫,沒有資格說這句話。 我們還需要修行、需要目標。 就如同登山時,攀爬垂直的繩梯,我們的手必須抓住下一個階段,一段一段爬上去。 在還沒抵達以佛陀為首的阿拉漢們所抵達的境界之前,我們沒有條件說自己「無所求」 因為若我們不努力以某個階段為目標來精進修行,我們就會成為被風吹來吹去的蒲公英,或是在水中浮浮沉沉的枯枝落葉,沒有目標、沒有依靠處。 換句話說,佛法是我們暫時必要的皈依處,必須努力直到證悟涅槃,才可以真正放下這個想要和需要。 ---- 婆羅門教中,梵天是最高位階的神祇,但他們所知的梵天,在佛陀教導的世界觀中,是欲界天中的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天。 佛陀所說的大梵天住在更高的色界,若想要轉生該處,必須至少有初禪。 因此,不太確定此篇經文中的婆羅門導師的教導。若只是轉生他所說的三十三天,初禪不是必要條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陀的智慧寶庫
1會員
44內容數
透過學習巴利三藏的經藏、律藏、論藏,累積波羅蜜、藉佛法僧三寶之力,願早日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的智慧寶庫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在枸薩拉(Kosala,古譯:拘薩羅)國住著一位巴拉德瓦賈種姓的婆羅門,他是個林木業的工頭,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某日,當他指揮工人們完成工作,對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心滿意足的時後,他看見了在娑羅樹下打坐的佛陀。
Thumbnail
2025/08/06
在枸薩拉(Kosala,古譯:拘薩羅)國住著一位巴拉德瓦賈種姓的婆羅門,他是個林木業的工頭,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某日,當他指揮工人們完成工作,對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心滿意足的時後,他看見了在娑羅樹下打坐的佛陀。
Thumbnail
2025/08/05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婆羅門,名叫「樂駁(Paccanīkasāta)」,他總是以反駁他人為樂。 某日,他心想:『我何不去沙門喬達摩那裡,不管他說什麼,我都反駁他!』
Thumbnail
2025/08/05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婆羅門,名叫「樂駁(Paccanīkasāta)」,他總是以反駁他人為樂。 某日,他心想:『我何不去沙門喬達摩那裡,不管他說什麼,我都反駁他!』
Thumbnail
2025/08/04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名叫「傲世」的婆羅門青年,他總是目中無人,從不禮敬父母、老師或他的兄長。 某日,當佛陀正在舍衛城的一處為大眾說法時,他心想: 『那個沙門喬達摩被眾多的群眾圍繞,在那裡教導世間道理。我何不也走過去瞧瞧,如果他和我說話,那我才要和他說話。如果他不和我說話,那我也不和他說話。』
Thumbnail
2025/08/04
在舍衛城,住著一位名叫「傲世」的婆羅門青年,他總是目中無人,從不禮敬父母、老師或他的兄長。 某日,當佛陀正在舍衛城的一處為大眾說法時,他心想: 『那個沙門喬達摩被眾多的群眾圍繞,在那裡教導世間道理。我何不也走過去瞧瞧,如果他和我說話,那我才要和他說話。如果他不和我說話,那我也不和他說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20240803 寫在< 普巴金剛佛 >布施供養迴向之後 那年,本尊練習完成後的某天夜裡,在山上的鐵皮屋,接受大善知識的指導。 他說:你應該開始學習「不空成就佛」的法門了。 我:啊?不空成就佛?為何? 大善知識依著往常的習慣,吸了一口煙,沒有任何回答,只是看著我,淡淡笑了一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最近天氣大好,陽光不太熱,春風徐徐吹,舍利弗尊者近來就把上課改到蓮花池畔的菩提樹下。大家在課前靜心打坐,在呼吸之間與天地、自然融合為一體,當然,也少不了念頭在那裏東奔西跑,進進出出的。
Thumbnail
最近天氣大好,陽光不太熱,春風徐徐吹,舍利弗尊者近來就把上課改到蓮花池畔的菩提樹下。大家在課前靜心打坐,在呼吸之間與天地、自然融合為一體,當然,也少不了念頭在那裏東奔西跑,進進出出的。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座下的高僧大德,想生即生,想走就走,留下大量舍利堅固子或肉身金剛不壞,很多人從報章刊物上都看到過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座下的高僧大德,想生即生,想走就走,留下大量舍利堅固子或肉身金剛不壞,很多人從報章刊物上都看到過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