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 ChatGPT 發問:
Prompt 應該「條列式 /結構化」還是「自然語言語句」?
-
我:
我一直以為Prompt 應該「條列式 /結構化」與「自然語言語句」交替轉換著使用。
但,我確實無法掌握,何時該條列式、何時該使用自然語言語句。
可否給我一些建議,關於如何判斷什麼時候哪種情境應該使用條列式、而又在什麼時候哪種情境下應該用自然語言?當在設計 Prompt 時。
ChatGPT 說:
這是一個非常高層次且實用的問題,涉及到提示語設計中的表達策略選擇──也就是你說的「條列式 vs. 自然語言」的切換時機。這點在設計多步驟流程時,例如:Agent-based Prompt Engineering 尤其重要,因為你 不只在輸入資訊,而是 在引導模型行動、理解、執行。
🎯 一句話原則:
條列式是用來「明確結構、分解任務」;自然語言是用來「引導理解、模擬語境」。
✦ 一、何時使用「條列式」?
條列式的重點在於:
▪︎ 建立明確執行步驟
▪︎ 凸顯邏輯結構、流程順序
▪︎ 指令性強(適合讓模型 知道要做什麼)

「條列式」適用情境
✅ 舉例。以「任務分解」為例:
請依據以下步驟優化本文:
1. 分析原文邏輯與結構。
2. 改寫不清楚的段落,使更易於初學者理解。
3. 插入適當的關鍵字,提升SEO可見性。
✦ 二、何時使用「自然語言語句」?
自然語言的重點在於:
▪︎ 模擬使用者語境(讓模型「進入角色」)
▪︎ 引導語氣與風格
▪︎ 建立語用情境(提升回應自然度、語感)

「自然語言」適用情境
✅ 舉例。以「角色扮演」設定為例:
你是一位具備語言學背景的 SEO 專家,擅長撰寫結構清晰且符合搜尋引擎優化原則的教學內容。請閱讀以下段落,並根據你的專業,提出優化建議。
✦ 三、怎麼「混用」條列式與自然語言?
在實作上,兩者通常交替使用,先用自然語言建立情境,接著用條列式明確指令:
✅ 例如:
你是一位具備語言學背景的 SEO 專家,擅長撰寫結構清晰且符合搜尋引擎優化原則的教學內容。
請根據以下三個步驟,優化這篇教學文章:
1. 分析文章邏輯結構,確認是否有跳接或遺漏。
2. 改寫過於專業或晦澀的詞句,使其更適合初學者理解。
3. 插入相關關鍵字,使內文對搜尋引擎更友善。
↑↑ 這種結構,既有語境,也有指令。
✦ 四、總結判斷原則
▶︎為何不建議只用一種形式?
- 若只用自然語言,會得到模糊不夠結構化的回應,模型容易偏離預期流程。
- 若只用條列式指令,模型可能沒有清晰理解角色定位與語感要求,難以模擬自然語境內容。
所以最佳實踐是:自然語言 + 條列式結構式指令互補運用。
▶︎結論
當設計 Prompt 時,選擇使用 條列式/結構化 或 自然語言語句,根本上仍是取決於希望引導模型完成的任務類型。
- 條列式:讓指令和流程更明確,也有助於控制模型按照可控結構依序執行指令。
- 自然語言:幫助模型理解角色定位與表達風格,更容易模擬人類對話氛圍。
而,搭配情境/脈絡也可幫助判斷。

適用情境/脈絡
總而言之:
- 角色與語境 → 用 自然語言語句。
- 具體執行步驟、格式指令 → 用 條列式結構。
- 混合兩者,是設計有效 Prompt 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