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ing 知識養成 Day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24天:無提示工程 (Promptless Prompt Engineering)

(很多我自以為的理解的理解筆記...)


1.什麼是「無提示工程」?

Promptless,顧名思義,是不產出 Prompt。更準確地說,是不再由人來產出實際指派任務的 Prompt,而是轉向利用元指令(Meta Prompt) 產出指派任務 Prompt。也就是說,Prompt Engineering 的目標不再是設計生成能讓 LLM 執行最佳的 Prompt。

那麼,Prompt Engineering 要做什麼?答案是:透過設計出最佳的元指令,讓 LLM 有能力自行設計產出 Prompt。

*一般的流程:
Prompt → LLM → Output
--
在這流程中,LLM 直接根據指示完成任務。指示可能提供了「如何完成」、也可能沒有。而對應這種情況,LLM本身也會有一套「如何完成」的處理方式。在一般流程中,「如何完成」與「完成什麼」是混雜且不明確的。

*無提示工程的流程:
Meta Prompt (元指令) → LLM (as a Prompt Generator)** → 自動生成 Prompt → LLM(as a Task Performer) → Output
(**註:接收元指令的 LLM 與產出output的 LLM 不一定是同一個)
--
在這流程中,我們可以注意到,透過「自動生成 Prompt」的步驟,「如何完成」被先行區分出來了。而這使得在接下來的部分,LLM只需專心處理「完成什麼」。而這就意味是,原本混在一起的工作步驟被明確劃分開來。

白話說,LLM 先是「Prompt 設計師」,生出prompt、解決「如何生成」。然後 LLM 是「任務執行者」,專注於執行每一個被設計好的 Prompt,只需要把內容生出來就好。


2.應用「無提示工程」的好處是?

在只用單一 Prompt 模板時,難以應付的三種情境:指令複雜度、指令衝突、跨範式/規模化生成,透過無提示工程,便可化繁為簡地處理「複雜性」並增加「彈性」。

「複雜性」是指:
(a)當需要完成的任務極其複雜,也就是「如何完成」極其複雜,透過讓 LLM 先行自動生成 Prompt,便可將 Prompt的複雜度降低,想像在一般情況下設計一個 Prompt要求生成15個創作風格的文案,將使 Prompt長度多長、多容易形成LLM 的理解誤區及幻覺。更不論,當這些創作風格彼此衝突(ex明亮陽光/悲觀憂鬱)。
(b)有效降低系統維護的複雜度。想像在一般情況下設計15個創作風格Prompt模板,系統維護上,每當變動需要逐一調整,透過讓 LLM 先行自動生成 Prompt,便可免去一一維護Prompt模板的複雜程度。

「彈性」是指:
(a) 當出現新需求時,在不須調整LLM本體的情況下,僅憑藉無提示工程即可達成。
(b)在單一LLM框架中,接收到生成多種不同、甚至相互衝突的風格、語氣或範式的任務時,可滿足生成多樣化內容的能力。

這兩點尤其是在「大規模(ex 跨領域的資料處理)」、「高度個人化(ex 消費終端的客製行銷內容)」、「自動化(ex A/B 測試)」和「動態(ex多語言)」的應用場景中經常出現**
(**註:這些應用場景通常是混合出現的,ex大規模且需自動化...etc.)


3.「無提示工程」的困難

(1)元指令的設計決定了自動生成 Prompt 的品質,如何設計至關重要。設計重點在於:讓 LLM 可以根據元指令中指出的任務特性,生成(一至多組)明確可重複執行的 Prompt 模板。

(2)數量上,當數百個自動生成的 Prompt 又再自動產出數百個生成內容時,如何進行效果的評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量變造成質變)

(3)一如我們有時很難理解 LLM的生成內容,由於無法第一時間理解其內部的生成邏輯(CoT),當連Prompt都是自動生成之時,很可能會更難以被人類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255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8/02
第23天:提示連鎖 (Chaining Prompts) 與協同提示 (Collaborative Prompts) - 當我一看到這兩個技巧,就感到很熟悉,才發現它們與之前學過的CoT、MAS是相類似的概念,只是在不同層面的運作。 *提示連鎖 (Chaining Prompts):以一種線性
Thumbnail
2025/08/02
第23天:提示連鎖 (Chaining Prompts) 與協同提示 (Collaborative Prompts) - 當我一看到這兩個技巧,就感到很熟悉,才發現它們與之前學過的CoT、MAS是相類似的概念,只是在不同層面的運作。 *提示連鎖 (Chaining Prompts):以一種線性
Thumbnail
2025/08/02
第22天:Prompt Engineering 中的 Agentic Workflow (代理工作流)與 Function Calling (函數調用) 之前已經學過 LLM 作為代理人(as an Agent)的概念,今天就要來進一步理解,當 LLM as an Agent 時的細部流程,也就是
Thumbnail
2025/08/02
第22天:Prompt Engineering 中的 Agentic Workflow (代理工作流)與 Function Calling (函數調用) 之前已經學過 LLM 作為代理人(as an Agent)的概念,今天就要來進一步理解,當 LLM as an Agent 時的細部流程,也就是
Thumbnail
2025/07/31
第21天 Prompt Engineering 中的安全性與倫理考量 (Safety & Ethical Considerations) 這是我私心非常在意的一塊 (儘管這裡的內容仍很表淺...)。以下是理解摘要筆記。 - 如果將 LLM 比擬為所向無敵的孫悟空,想像沒有戴著金箍的孫悟空會
2025/07/31
第21天 Prompt Engineering 中的安全性與倫理考量 (Safety & Ethical Considerations) 這是我私心非常在意的一塊 (儘管這裡的內容仍很表淺...)。以下是理解摘要筆記。 - 如果將 LLM 比擬為所向無敵的孫悟空,想像沒有戴著金箍的孫悟空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工具打造 AI 英文口說家教!只要在 LINE 聊天室上傳語音檔,已串接 OpenAI (ChatGPT) 的 LINE 機器人會自動回傳逐字稿,並針對口說內容提供回饋建議,包含文法校正及用字措辭,並將回饋以 Google 文件形式保存,方便未來複習和檔案管理。
Thumbnail
透過 No Code 工具打造 AI 英文口說家教!只要在 LINE 聊天室上傳語音檔,已串接 OpenAI (ChatGPT) 的 LINE 機器人會自動回傳逐字稿,並針對口說內容提供回饋建議,包含文法校正及用字措辭,並將回饋以 Google 文件形式保存,方便未來複習和檔案管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