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五藏:古老經脈裡,藏著你還沒遇見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序|當心理學坐上針灸診椅

我始終記得那天,一位中醫朋友(他自己有也有學心理學)看完我的脈象,默默對我說:「你不是焦慮,是肝木鬱而不舒。」

那一瞬間,我腦中劃過了無數張弗洛伊德沙發。

心理學花了幾十年用「家庭結構」「潛意識壓抑」「社會角色投射」來描繪人心的地圖,但中醫早在幾千年前,就告訴我們:心有五藏,情有五志,魂魄有其歸屬。

我並非要讓中醫變心理學,或讓心理學穿漢服上場。
我只是覺得—— 也許,我們的內在比我們想的還古老。

也許,「焦慮」只是肺氣被掏空的回聲,「憂鬱」是肝膽失調的沉底氣泡。
也許我們真正要修復的,不只是情緒,而是五行失衡的氣場失序


壹|五行不是玄,是系統性人格原型學

在中醫看來,人之身與天地一氣。
我們的五臟,不只是解剖圖上的器官,而是人格原型的五個化身:

這些不是「你是哪一型」的測驗,而是一種動態平衡系統。
我們每個人都五行兼具,只是比例不同、節奏不同。

你可能是肝木太旺的理想主義者,總想改變世界卻常因挫敗而怒火攻心;
你也可能是金行過重的完美主義者,執著於結束、潔淨、距離感,難以親密。

在心理學裡,你也許被歸為「A型人格」「逃避依附」「焦慮型」,但在五行裡,這不只是標籤,而是一場氣血的譜系微調。


貳|心理創傷與五行的「藏象記憶」理論

我們都知道創傷會留在身體裡——但你知道它藏在哪裡嗎?

中醫說,「肝主疏泄」「肺主宣發」「脾主運化」……
這些看似生理的語彙,其實蘊藏了心理的對應場域。

讓我來舉幾個簡單例子:

  • 一個常年無法表達情緒的人,肺金往往虛弱,常感胸悶、嘆氣、甚至莫名掉淚。
  • 一個童年曾目睹父母爭吵、卻被告知「你要懂事不要哭」的小孩,可能長大後脾土失調,變得過度照顧他人、思慮過重。
  • 一位在人際中常被拒絕的人,心火不通,會感到難以信任,對連結充滿懷疑與過度敏感。

這些在心理學裡,是依附理論、情緒壓抑、社會創傷;
在中醫裡,是藏象閉塞、氣機不暢、五志內傷。

而你知道最神秘的,是哪一個嗎?是腎水。
腎主「志」,這個字古人寫作「意志之志」,不是目標導向,而是你活著的根本動力。
那些時常覺得人生沒意義、提不起勁的人,心理師會說你失去了動機,中醫則會說你「腎氣不足、精虧志散」

原來啊,現代人喊的「我好累」,其實是腎在說話。


參|五行如何幫助我們做「情緒調頻」?

五行是一組內在氣象預報系統。你要先知道現在哪個臟腑「在下雨」,你才能決定要不要撐傘還是放晴。

這裡送你一個五行情緒自我對話練習法,五分鐘搞懂自己為什麼爆炸:

這些不是速效靈藥,但都是氣機調頻的開關。
因為有時候,你不是情緒不好,而是五行裡有個小孩在生氣。


肆|跨領域不只是理論混搭,而是療癒重新「對位」

五行不像西方心理學那麼愛「標籤」,
它更像是一場無限流動的氣象舞蹈。

在心理學裡,你是個多重創傷存活者;
但在五行裡,你也許只是「肝木偏虛,腎水不足」,
需要的是疏肝理氣與養腎補志。
這讓我不再自我標籤為「壞掉的人」,
而是知道自己氣場有洞、可以修。

這是多麼溫柔又實在的視角啊。


伍|結語:你不是情緒本身,你是流動的氣

有時候你很生氣,有時你很憂傷,有時你不想活,有時你又想去環遊世界。
這些不是矛盾,是氣的流動。是五行在變化。

你不是焦慮症患者,你是肺氣一時被陰寒纏住。
你不是控制狂,你只是肝木過盛,太想創造結果。
你不是不夠好,而是腎水尚未穩定根基。

如果心理學是顯微鏡,那中醫五行,就是天地的地圖
它看見的不只是你是誰,而是你在哪裡、向哪裡、為何而來。

親愛的,願你從五行裡,找回那個還沒走失的你,願你從氣場的陰陽流轉裡,知道如何在風暴裡立定,在裂縫中補氣,在悲傷裡好好活下去。


因為你不是你的情緒,你,是流動的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3會員
55內容數
攝影師的自我存在|心靈觀察筆記|藝術創作|東方美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內觀課程的心得,詳細描述了作者面對身體健康的執著,並且再次體認佛法是修心,重點不在於出現何種感受,而是如何透過觀察感受來消融心的習氣反應。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高維版心靈手術:  氣功針灸+ 封印解除+能力開發,運用古代智慧療癒現代創傷,針對於內在封印的解除和能力開發,探討自我覺醒和情感治療。
Thumbnail
高維版心靈手術:  氣功針灸+ 封印解除+能力開發,運用古代智慧療癒現代創傷,針對於內在封印的解除和能力開發,探討自我覺醒和情感治療。
Thumbnail
身體是我們連接外在環境的殿堂,當我們的身體對當下的環境或是相處的人, 感受到不舒服或是焦慮時,可以先回歸到自己的內心,照顧自己的需求, 傾聽自己的身體什麼讓你不舒服,我們就別勉強自己一定要馬上做那件事, 讓自己緩一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你最好的指引, 你的人生所有需要的答案都在你的心,
Thumbnail
身體是我們連接外在環境的殿堂,當我們的身體對當下的環境或是相處的人, 感受到不舒服或是焦慮時,可以先回歸到自己的內心,照顧自己的需求, 傾聽自己的身體什麼讓你不舒服,我們就別勉強自己一定要馬上做那件事, 讓自己緩一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你最好的指引, 你的人生所有需要的答案都在你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