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和時間這人生2大資產,只有在使用時其意義才能彰顯出來,否則它們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數字。”
好書分享:高手的養成3(下)-投資終極奧義
作者:安納金法意出版

來自於6/15演講的絕版贈書,投資理財都是大家的嚮往,一部分也反映了大家對於現況想要有所改善,所以才會想要拚搏一下翻身的機會,也讓很多的詐騙有這樣的機會趁虛而入。只是投資理財,除了技巧與方法,更多的其實是觀念,也不會有一套一體適用的策略,而是因人而異有所差異,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然後保持紀律長期投入,才是多數適用的方法,分享一些書裡很棒的觀念。
#用策略取代預測
“如果你能夠把策略與預測兩者獨立開來,你的思維就和頂尖高手們在同一世界”
對於很多主動投資者,很容易看著市場動態又或者是自己的一些消息來源,從而去預測股價並進行交易。策略對應的則是一種穩定的方法(但也是會隨經驗修正調整),然後保持這樣的紀律穩定的進出場。最終就如作者說的,自己要有那樣的眼界,才能容納那樣的財富,否則快錢很快就會花掉的。
時間的複利大家都知道,但卻多數沒有耐心。時間是一個需要拉長期的,甚至是60~100年,當然以富一代為目標的我們可能未必會看到,但要有這樣的思維與教育,才能夠富過三代,這也是國外有那些個百年以上的家族傳承,關鍵其實都是思維。

#贏在策略
“不看盤所存下的時間,會是你最有價值的資產”
對於多數的工作者來說,持續的操盤真的有相當的難度,所以多數還是推薦所謂的ETF投資,跟著大盤,只要相信整個世界趨勢是正向增長的,通常都能有一定的報酬。最簡單的指標大概就是,當股市崩跌的時候,自己是否仍然睡得安穩,甚至手上還有多那麼一點餘裕可以持續投入。
保持本業收入的持續增長,大概是30~50這個世代的最重要核心,然後撥補一定比例保持紀律的投入市場,購買大盤,個股操作不是不行,但相對地至少定期財報要看一下,不要去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槓桿
隨時掌握總部位,限定總槓桿在你習慣的範圍內,高波動使用低槓桿,低波動才用高槓桿。
槓桿是我完全沒有觸碰的領域,畢竟對於我這樣的新手,這絕不是一個好的策略,也不會是我可耐受程度,但對於主動投資者,適當的槓桿確實是追求報酬的一個必要策略,只是比例多少,部位比例如何,就算自己沒有這樣的操作,也要有所理解,才會知道金融市場的規則。
“訓練自己耐心等候一顆好球的重要性,遠大於揮棒次數所能帶來的功力提升”
投資理財絕對是一個大家都該學習的,當然在職涯早期,焦點還是放在如何增加本業收入,投資自己的大腦,就會是關鍵。隨著職涯發展與人生階段,保持固定紀律的定期投資,投入ETF跟隨大盤指數,看好台股就是0050或6208這類,看好美股就是那些VOO,SPY,VTI這些。耐心與紀律才是關鍵,不要高估一年的效果,但也不要低估十年的效果,我們都該學習慢慢致富,絕版好書相當推薦,有機會再挖一下安納金的其他好書來分享。

#阿崴閱讀
#投資終極奧義
#安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