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羅馬最顯赫的王朝之一,「馬其頓王朝」的開山始祖,巴西爾一世,發家的起點,來自於他與先皇米海爾三世一段不尋常的關係。
巴西爾出身寒微,但這位孔武有力的摔角手,卻讓米海爾皇帝青眼有加,將他提拔成執掌大權的親信與保鑣,乃至於臥榻之側,也與他共享。有些人並且懷疑,巴西爾和米海爾之間,可能有親密的同性愛情誼。巴西爾與米海爾並且共享同一位情婦,尤多莉亞.伊格琳娜。這位女士未來會成為巴西爾的皇后,並且誕下後任皇帝利奧六世——說不定其實是米海爾的兒子,但誰知道呢?
巴西爾透過親近米海爾,躍居東羅馬高位,但久了以後,權力的魔藥終究反過來侵蝕了兩人的關係。有人說米海爾圖謀殺死這名可疑的親信,無論如何,結局最後是:巴西爾最後謀殺了米海爾,自立為帝。這場同性愛情終於以悲劇作結。
巴西爾與米海爾的關係可以看到,「家族」在從古至今的權力場域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中樞地位。
以賽門.蒙提費歐里在最近的譯著《權力的血脈》中所提到的一樣,家族在權力運作之中,不只是血親、或是關係較遠的大家族網路,「僕人」、「太監」、「保鑣」等等在家戶之內服飾家族的人,其實也可算是家族網路的一環。
這些表面上看來身分低賤的人員,因為親近帝王貴冑,建立信任,反而可以取得與其地位不相等的大權。我們可以說,跟這些僕從「結盟」,其實乃是帝皇對抗官僚機制的重要手段。巴西爾的崛起就是這樣的例子。
然而,當權力成為一段關係的基石時,世界上恐怕沒有永存的無條件信任。
我們可能預期家族成員之間,應該要以親愛與奉獻為基礎,但當家族本身就是大權來源時,它就會滲透到家族關係中的每一個角落,腐蝕這些關係。巴西爾和米海爾的悲劇就是如此。而從古至今,真正的王室血親互相殘殺又不知凡幾了。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我們在看到這些王公貴族的家內鬥爭,或許在抱持獵奇心態時,還會有點慶幸自己不在這樣的場域。但正如同有時王國宮廷是放大版的家族一樣,每一個家族,用賽門.蒙提費歐里的話來說,就同時也是一個王朝,「我們都是王朝的成員,而王朝這部家族史是我們所有人的編年史。」每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中,難免都有一絲絲權力的成分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與兄弟之間,權力與親情相混之時,就更難說得清了……
用家族來理解從古至今的世界史,是一種既傳統但歷久不衰的取徑,我們直到今日,家族依然在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用此來重新看待世界史,自也永遠有其生命意義。想要從此了解世界史的人,或許可以嘗試《權力的血脈》這部新近出版的大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