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讓父親節脫離折扣戰,變成全年關係經營的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你在零售或電商產業,應該會有同樣的感覺:父親節不是什麼大檔期。無論資源投入、轉換成效,或消費者主動參與度,都遠低於其他節日。

拿服飾零售來說,八月正值季末與換季交界,折扣敏感度已被長期促銷稀釋,幾乎沒有太大空間再玩新花樣。

但每年,還是有不少品牌硬是操作父親節檔期。多半不出三種狀況:

  1. 不知道怎麼跳脫折扣
  2. 順勢應景,把檔期節慶當例行作業
  3. 複製母親節套路,只是把花束換成刮鬍刀

在這些行銷操作裡,幾乎沒人問過一句:

「父親,他本人,想要什麼?」

父親節的 ROI(或 ROAS),為什麼在服飾零售常偏低

在台灣,父親節甚至被戲稱為「付清節」。

原本應該是父親收禮、被慶祝的日子,卻常變成品牌促銷、刷卡付帳的時機。這個說法帶著調侃,但也揭露了商業操作的現實:節日焦點很快從「慶祝父親」轉向「消費行為」,父親本人反而變成了結帳的人。

這種錯位,正是父親節在行銷設計上容易失焦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從 ROI(投資報酬率)或 ROAS(廣告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父親節在服飾零售的表現,常常偏弱。

原因不是「大家不愛買」,而是結構使然。

拿美國的統計資料來看,2024 年父親節消費達 229 億美元,雖然不低,但比母親節少了大約 100 億。台灣沒有直接的 ROI/ROAS 比對數字,但從市場結構與消費心理來看,推論類似,同樣的預算,父親節的槓桿不如母親節明顯。

差異來自幾個面向:

  • 決策與使用者分離:母親節禮物的購買者,常常就是使用者;父親節多半由家人代購,訊息傳到「父親本人」時已經折了一層。
  • 品類缺乏節慶專屬感:男裝在父親節缺乏驚喜感,也缺乏與節日連動的特性,容易和夏季清倉混為一談。
  • 文化上的表達限制:台灣對父親的情感表達較內斂,少有大規模的外顯儀式,品牌要製造話題的難度更高。

國際市場的對比

美國:餐飲、戶外用品、禮品卡是主力,因為家庭聚餐是共識。

日本:高端酒類、西裝、領帶是定番,客單高但購買頻率低。

台灣:餐飲、蛋糕、3C 周邊佔比高,服飾品牌多與周年慶或換季檔期重疊,專為父親節做活動的不多。

差別很明顯。

餐飲主導的市場,父親節被視為「家庭日」;禮品主導的市場,則容易變成「買一樣東西」的行為。對服飾品牌來說,後者的空間自然小得多。

尤其是父親這個角色,在不同文化裡有不同的心理位置與表達習慣。如果忽略這一點,就算廣告再精準,結果也可能不會動人。


所以,回到那個根本的問題:父親本人,怎麼看待「被慶祝」這件事?

從數字回到人

我兒子還在小學,會抱我、會說想我。這樣的互動很自然,情感很直接。

但想到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卻是另一種畫面──我對父親比較內斂,似乎總有說不出口的抱歉;他對我,也可能有同樣的不好意思。

榮格心理學裡有個「阿尼瑪」概念,意思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柔軟、感性的那一面,只是大多在成長過程中被壓下來,慢慢只剩行動,很少表達。

但時代變了。

我這一代,甚至更年輕的一代,越來越多爸爸不再只是工作賺錢,也開始參與家務、主動陪伴、經營與孩子的情感連結。

半夜哄睡、接送上下學、在社群記錄孩子日常……這些行為的背後,是那塊原本被壓抑的阿尼瑪,開始被允許表達出來。

所以我更好奇,如果父親角色正在改變,為什麼我們的行銷語言還停在過去?

我們總說要從受眾出發,但面對父親節,卻還是端出通用祝福和通用折扣,幾乎沒有品牌真正處理過「父親節禮物趨勢」與「父親」這個角色的心理輪廓。

raw-image


如果把父親當成消費者,而不是被動收禮者,你會發現根本不能一視同仁。

有的父親想和孩子一起做點什麼,渴望的是參與感

有的父親需要一句稱讚,勝過昂貴禮物,這是肯定感

有的父親希望留下點什麼,把故事說給家人聽,是一種傳承感

這三個軸線,談的不是促銷力道,而是心理位置。也是我認為,真正應該思考的切入點。

節慶行銷只有折扣嗎?

如果真想做父親節行銷,先不要問「要不要做促銷」,而是先問:「我要對哪一種父親說話?」

因為當一個男人能夠安全地展現他的阿尼瑪,他就更可能對「被慶祝」產生期待。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爸爸口頭說「不用啦」,但收到孩子一封小卡,或聽到一句「我懂你以前說的話了」,會感動很久。

這不是矛盾,而是學會接收的過程。

所以,真正該問的是:我們能不能設計一種節慶體驗,讓那些不太表態的父親,也願意期待過節?

當你願意問這個問題,你的行銷才會從節日操作,進到關係經營。

不是為了賣掉一組刮鬍刀,而是讓一個平常不太說話的父親,覺得自己有被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實的公關人
28會員
51內容數
內容創作者|市場觀察者|品牌思維實踐者 我寫市場趨勢、職場洞察、內容行銷, 有時拆解產業現象,有時只是記錄身邊的真實故事。 寫作不是答案,而是一種提問方式。
誠實的公關人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在 AI 搜尋時代,品牌內容不再只是為了排名,而是要能被 AI 理解、引用,並保有語氣與辨識度。從 GEO(生成引擎優化)到 AIS(AI 可讀性),品牌需布局一致的主張、結構化內容、可信來源,才能在生成式搜尋中留下名字、建立信任。被選中還不夠,重點是被記得。
Thumbnail
2025/05/01
在 AI 搜尋時代,品牌內容不再只是為了排名,而是要能被 AI 理解、引用,並保有語氣與辨識度。從 GEO(生成引擎優化)到 AIS(AI 可讀性),品牌需布局一致的主張、結構化內容、可信來源,才能在生成式搜尋中留下名字、建立信任。被選中還不夠,重點是被記得。
Thumbnail
2025/04/28
我一直在觀察 AI 搜尋對內容產業的影響。 一開始以為只是 SEO 規則要改,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只出在演算法,而是資訊本身開始進入一種「自我重播」。 你查到的內容,看起來是答案,其實是你或別人說過的話,被整理、壓縮、重新丟回來。 如果你是做內容的,這不只是寫得好不好,而是你要怎麼讓自己還能被辨識。
Thumbnail
2025/04/28
我一直在觀察 AI 搜尋對內容產業的影響。 一開始以為只是 SEO 規則要改,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只出在演算法,而是資訊本身開始進入一種「自我重播」。 你查到的內容,看起來是答案,其實是你或別人說過的話,被整理、壓縮、重新丟回來。 如果你是做內容的,這不只是寫得好不好,而是你要怎麼讓自己還能被辨識。
Thumbnail
2025/04/24
當你還在研究 prompt 怎麼寫、模型選哪個、工具要不要升級, 但我更在意的是——方向有沒有定清楚、受眾有沒有講到點上。 這篇是我留給團隊的工具包, 寫給第一線行銷企劃,也寫給那個還在練 prompt 的你。 一份提案清單,幫你在每一次開案前,少錯一次、走穩一點。
Thumbnail
2025/04/24
當你還在研究 prompt 怎麼寫、模型選哪個、工具要不要升級, 但我更在意的是——方向有沒有定清楚、受眾有沒有講到點上。 這篇是我留給團隊的工具包, 寫給第一線行銷企劃,也寫給那個還在練 prompt 的你。 一份提案清單,幫你在每一次開案前,少錯一次、走穩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爸氣」送禮指南:刮鬍刀、AI按摩家電最夯,七夕精品珠寶狂漲7倍熱門好禮下殺3折起、Gucci短夾半價,三星Galaxy Flip6摺疊機等你抽
Thumbnail
「爸氣」送禮指南:刮鬍刀、AI按摩家電最夯,七夕精品珠寶狂漲7倍熱門好禮下殺3折起、Gucci短夾半價,三星Galaxy Flip6摺疊機等你抽
Thumbnail
 中秋佳節倍思親,也是送禮的傳統大節日,身為消費者的您,是否已想好了今年中秋要送的經典好禮了嗎?身為想搶市的業者,您是否也做好賺大錢的準備?想經營好市場,就得做好市場研究;想做好市場研究,就得先瞭解消費需求與行為。請問,大家中秋送禮的真正動機需求為何?
Thumbnail
 中秋佳節倍思親,也是送禮的傳統大節日,身為消費者的您,是否已想好了今年中秋要送的經典好禮了嗎?身為想搶市的業者,您是否也做好賺大錢的準備?想經營好市場,就得做好市場研究;想做好市場研究,就得先瞭解消費需求與行為。請問,大家中秋送禮的真正動機需求為何?
Thumbnail
已經將產品的所有優點與價值都說完了,為何客戶還是無動於衷 在行銷和銷售過程中,即使行銷人員已經全面展示了產品的所有優點與價值 客戶仍然可能會無動於衷 這種情況可能源於多種因素,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行銷人員調整策略提高成功率 這些原因包括: 需求未被激發、資訊超載、缺乏情感共鳴、信任度不足、競
Thumbnail
已經將產品的所有優點與價值都說完了,為何客戶還是無動於衷 在行銷和銷售過程中,即使行銷人員已經全面展示了產品的所有優點與價值 客戶仍然可能會無動於衷 這種情況可能源於多種因素,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行銷人員調整策略提高成功率 這些原因包括: 需求未被激發、資訊超載、缺乏情感共鳴、信任度不足、競
Thumbnail
在整理行銷案例的過程中,發現母親節檔期的案例滿多的,但有沒有一個大家共同的切入點?我發現有 3 點,分別是「提升生活質感」、「減輕勞動付出」、「打造獨特回憶」,下面將用各品牌的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在整理行銷案例的過程中,發現母親節檔期的案例滿多的,但有沒有一個大家共同的切入點?我發現有 3 點,分別是「提升生活質感」、「減輕勞動付出」、「打造獨特回憶」,下面將用各品牌的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母親節即將到來,各家品牌都摩拳擦掌,準備推出各種行銷活動,希望能搶攻這波消費商機。然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傳統的硬式廣告手法已逐漸失去效果。想要在眾多活動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掌握消費者的喜好,才能打動人心。近年來,「共感行銷」成為行銷界的新寵兒,透過營造感性氛圍,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母親節即將到來,各家品牌都摩拳擦掌,準備推出各種行銷活動,希望能搶攻這波消費商機。然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傳統的硬式廣告手法已逐漸失去效果。想要在眾多活動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掌握消費者的喜好,才能打動人心。近年來,「共感行銷」成為行銷界的新寵兒,透過營造感性氛圍,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全方位整合行銷公司傑思·愛德威推薦三大行銷工具,提供品牌在母親節期間制定行銷計劃,掌握消費者購物心理。母親節即將來臨,除了是對母親表達愛意的重要節日,也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的絕佳機會,市場上各式母親節活動已陸續起跑,推出的活動與優惠萬象包羅,品牌需要及早思考布局,把握這個節慶大檔脫穎而出。全方
Thumbnail
全方位整合行銷公司傑思·愛德威推薦三大行銷工具,提供品牌在母親節期間制定行銷計劃,掌握消費者購物心理。母親節即將來臨,除了是對母親表達愛意的重要節日,也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的絕佳機會,市場上各式母親節活動已陸續起跑,推出的活動與優惠萬象包羅,品牌需要及早思考布局,把握這個節慶大檔脫穎而出。全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