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有很多保養品、3C 產品或生活用品,但總是會遇到這些困擾:
- 不小心重複購買同樣東西
- 東西壞了想要查保固,卻想不起來保固期限
- 好奇這個東西用到現在的「真實成本」是多少
為了更好管理我的物品,在接觸Notion後,我就決定建立一個「個人物品管理資料庫」,讓所有物品資訊、保固狀態和成本計算都能一目了然。如果你也想要建立一個方便管理物品的資料庫,就繼續看下去吧。最後,我也會免費分享我目前使用的模板。

我個人的物品管理資料庫
為什麼選擇 Notion 做管理?
一開始我試過用手機記事本,但很快就亂成一團。後來想到用 Notion 做資料庫管理,因為它可以:
- 視覺化呈現:介面簡潔,還可以加圖片,一眼就知道是什麼
- 自動計算:套入公式後,可以每日成本或保固日期
- 分類篩選:想看電子產品或保養品,一鍵就能篩選
模板功能與設計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目前的資料庫有這些欄位:
- 種類:我設定了 7 個主要分類,主要是一些單價較高的物品,我會列入管理。
- 運動用品(瑜伽墊、健身器材等)
- 電子設備(手機、平板、相機等)
- 電子周邊(耳機、充電器、鍵盤滑鼠等)
- 日常用品(寢具、眼鏡、背包等高單價的物品我會特別紀錄)
- 廚房設備(咖啡機、鍋具、小家電等)
- 保險服務(各種保險方案)
- 證照課程(線上課程、技能培訓等)
- 品牌:記錄品牌方便我比較不同品牌的耐用度和 CP 值
- 品項:我會寫下完整的產品名稱或型號,後來發現要推薦給其他人的時候蠻方便的
- 購買地點:記錄在哪裡買的,方便日後保固或退換貨
- 價格:這很單純,就是紀錄購買金額,才能計算成本
- 啟用日期:我會自己填寫實際開始使用這個物品的日期(可以是購買日期)。
- 保固期限:依照保固時長,填寫保固到期日
- 使用天數:這是我請GPT幫我寫的公式,他會自動計算從啟用日期到今天的總天數
if( 啟用日期 != "" and now() >= 啟用日期, dateBetween(now(), 啟用日期, "days") + 1, 0 )
- 每日成本:有了總天數和價格,就可以計算每天成本啦!一樣是請GPT幫我寫的
if( 啟用日期 != "" and now() > 啟用日期, round( 價格 / max(1, dateBetween(now(), 啟用日期, "days")), 2 ), 0 )
服務與課程
如果你有仔細看我的分類,會發現我管理的不只是實體物品,還有服務與課程。
這些通常是小資族最容易省略的支出。每次看到幾千元的課程費用,或是萬元以上的健身房年費,總是會猶豫:「這樣花錢值得嗎?」
以前的我也是,直到我聽到一句話深深影響了我:「如果你上了一堂課,老師說的一句話能影響你一輩子,那就很划算了;如果你讀了一本書,裡面哪怕只有一個概念為你的人生帶來改變,那也值回票價了。」
所以我決定也把這些「無形投資」放進管理系統,用每日成本的角度重新審視它們的價值!
實際使用後發現
使用了之後才發現,它不只是個紀錄工具,甚至帶來了幾個小小改變:
- 珍惜已有的物品:看到每日成本隨時間下降,會讓人更想使用那個物品。
- 購買決策更理性:每日成本分析讓我更清楚什麼是「值得的投資」。現在我更願意買單價高但耐用的產品。
- 資訊集中管理:所有重要資訊都在一個地方,要查詢任何物品的狀態都很方便。對於我這個整理控來說,光是看這個資料庫就身心舒暢(?)
如果你也常常為了管理個人物品而頭痛,歡迎點選免費模板,直接點選右上角的建立複本,再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編輯就可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