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瑜珈和空中瑜珈一段時間後,我開始好奇它們的起源,也逐漸在一次次的練習中發現兩者之間的差異。這篇來簡短地聊聊瑜珈和空瑜吧!
瑜珈|古老的身心修練系統
瑜珈起源於古印度,涵蓋了哲學、冥想、呼吸法和體位法等內容,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結合身心靈的修練系統。現代人熟知的瑜珈課程,主要以體位法(Asana) 練習為主,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習各種姿勢與動作的組合。
從生理層面來看,瑜珈體位法的練習能夠有效提升身體柔軟度、增強肌耐力、提升身體穩定度與控制力。更重要的是,瑜珈強調呼吸與動作的結合,在身體鍛鍊的同時,也會提升覺察能力。
空中瑜珈|華麗的馬戲藝術訓練
空中瑜珈的發展歷程其實有好多不同說法。據我所知,最初的「掛布」概念來自馬戲團,作為特技表演者在受傷期間進行復健運動的輔具(如果有錯請指正><)。隨著時間推移,結合了傳統瑜珈、芭蕾舞蹈、皮拉提斯等不同領域的動作元素,經過不斷地改良與創新,最終發展成為獨特的運動形式。
空中瑜珈的「掛布」就像一個由布料製成的不穩定鞦韆,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控制能力,它就會不停地搖擺晃動。要能穩定掛布並順利完成各種動作,特別是向上拉起身體的動作,需要強大的核心肌群和上肢力量支撐。
當你聽到有人說「空中瑜珈並不是瑜珈」時,這說法有其脈絡可循。空中瑜珈在本質上更接近馬戲藝術與舞蹈的結合,而傳統瑜珈更強調身心的修行。
墊上或空中,我該從哪個開始?
身邊朋友經常問我:「我應該先練瑜珈還是空中瑜珈?」
如果是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初學者,其實我會建議先從墊上的瑜珈練習開始,熟悉一些基本瑜珈體式的動作與發力方式,再嘗試空中運動,樣的學習順序能建立更穩固的身體基礎,也比較能在不穩定的掛布上理解老師的指令。
然而,不管你專注於哪一種練習,經過一段時間,一定能明顯感受身體活動度增加、肌耐力提升,身材也更緊實。兩者的練習是相輔相成的,也非常互補。
完美的肌力互補組合

傳統瑜珈中有許多「推」的體式,例如鱷魚式(Chaturanga)、倒立、下犬式都是推力的動作,很常訓練到三頭肌(跟蝴蝶袖說掰掰!),但幾乎沒有「拉力」的訓練,而空中瑜珈恰好可填補拉力訓練的缺口。
在空中練習中,練習者需要大量運用「拉」將自己撐在空中,無論是抓著掛布、維持懸吊姿勢,或是各種翻轉動作,都會大量使用背闊肌、後三角和二頭肌等肌群。(用掛布引體向上的概念)
對於瑜珈練習者而言,空中練習能夠強化傳統瑜珈較少訓練到的拉力肌群;對於空中瑜珈練習者來說,傳統瑜珈則能培養呼吸與動作的連結能力,更提供心靈層面的平靜與專注。
瑜珈與空中瑜珈各有其獨特魅力,不論動機是要拍美美的照片,還是單純想要流流汗、動動身體,兩者都一定能帶來正面改變。不管選擇哪一種練習方式,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自己有興趣的運動。
重點是開始行動!去你家附近的教室看看吧,一定能在練習中發現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