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訊業到瑜伽墊:談談我所認知的瑜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身為一個在資訊業打滾的小菜鳥,前幾週參加了 AI TAIWAN 展覽。那幾天,面對客戶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提供的是一整套系統,不只是設備。」

我發現,我對瑜伽的理解也是這樣。(沒錯,連工作時都在想瑜伽)


瑜伽,不只是體位法的排列組合,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統。

在資訊業,系統不只是設備的堆疊,而是它們有邏地組合、彼此對話,且能持續產出的一套設計。同樣的,瑜伽不只是練身體,也不只是靜心,更是一套身體、心、行為與精神層面相互作用的架構。

就像資訊業中的系統,需要硬體、軟體、整合與維運。(很多客戶為了預算,把設備拆開來買,結果到頭來整合出問題,反而得花更多時間與成本補洞。)瑜珈也包含身體練習、呼吸調度、專注訓練與哲學思想。不只把元素堆起來就好,而是有邏輯、有意識地合作,進而走向「與自己合一」的境界。


瑜伽不只是讓你流汗或改善體態的方法,它更是讓你觀照生活各個層面的一套理論。

大部分的人踏上瑜伽墊,最初是想培養一個動習慣。從體位法開始,熟悉身體的排列與肌肉發力方式,再慢慢開始觀察呼吸。接著,也許有人會翻開《瑜伽經》,發現瑜伽有「八支」,而體位法與呼吸法,只是其中兩支。

它的脈絡很完整,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經典,但形式卻很多元。每個人的瑜珈都不一樣。有人的練習吸收了體操訓練,有人練得像太極,有人專注覺察冥想,有人把它當作放鬆伸展的方式。不同派系也常有批判的聲音。有人說只追求體位法的精進,那不是真正的瑜伽;有人說滿口瑜伽哲學,只是在包裝身體不夠健壯的事實。我覺得這些爭論很有趣,因為伴隨爭論而來的是思考:瑜伽究竟是什麼?對我來說又是什麼?


raw-image


Yoga的字面意義是「合一」,而每個人走向合一的方式都不一樣。

瑜伽對我來說到底是什麼?其實我還在探索。但對我來說,這套系統的目的,不是要讓每個人都走到八支的終點,而是讓每個人,在系統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Yoga的字面意義是「合一」,而每個人走向合一的方式都不一樣。

或許,這就是瑜伽吸引我的地方。它很完整,有跡可循,可以持續實踐,又能自由探索。每一次踏上墊子,都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這套練習真的很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墊上的日子
1會員
4內容數
在這裡,我想記錄我的練習過程、學到的事,以及那些讓我慢慢變得穩定、有力的時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瑜伽作為一種身心靈療癒的活動,強調透過不斷的自我練習來達到全人健康。作者分享了在忙碌生活中如何藉由瑜伽來調節情緒和身體狀態,並推薦了一本名為《瑜伽療心室》的書籍,指出書中的方法能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設定界限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瑜珈師資培訓班」,最近超熱門的課程。   其實我有自己練瑜珈及健身運動,平時會上空中瑜珈和皮拉提斯,主要是怕自己在練習時體位不正確,透過老師的指導就可以加深自己的練習。但我有時會想,運動不是應該要自己先喜歡才會一直努力精進嗎?  瑜珈師資培訓班,曾經有想過但礙於自己很多體位不精進再加上費用也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練瑜伽不衝突練重訓。要定義清楚瑜伽和重訓的目標,需要找到好的老師或教練。另外,要先了解練習背後的基本邏輯以及自己的目的,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瑜伽的起源、定義、以及與其他哲學、經典的關係,從對話中探討瑜伽的意義,作者的個人見解,以及對瑜伽的理解等。文中也分享了作者對瑜伽的理解,以及期待與讀者一同練習的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瑜伽的起源、定義、以及與其他哲學、經典的關係,從對話中探討瑜伽的意義,作者的個人見解,以及對瑜伽的理解等。文中也分享了作者對瑜伽的理解,以及期待與讀者一同練習的心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