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 LM 全方位介紹,把文字堆變成知識庫!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產生和接收大量的資訊,無論是工作筆記、課堂內容、研究資料、甚至是生活規劃。如果這些內容只是堆在筆記本裡,很快就會變成「找不到、用不起來」的知識黑洞。

這時候,Notebook LM 就像是為筆記而生的智慧助手,幫你把筆記轉化為活的知識庫。

什麼是 Notebook LM?

Notebook LM 是 Google 推出的 AI 工具,LM 代表 Language Model(語言模型)。它的核心理念很簡單:

讓你的筆記不只是靜態文字,而是能和你互動、理解內容、提供洞察的智慧夥伴。

它不像傳統的搜尋引擎只比對關鍵字,而是透過大規模語言模型來「理解」筆記的內容和上下文,讓你用自然語言就能與筆記對話。

支援的資料來源超多樣

Notebook LM 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可以匯入多種資料格式,讓知識集中管理。它支援:

  • Google 文件、Google 簡報
  • PDF
  • YouTube 影片(支援逐字稿分析)
  • Markdown
  • MP3 / 語音檔(轉文字後可分析)

更厲害的是,你也可以直接用「探索來源」功能輸入主題,讓它主動幫你找到相關資料來源,適合做研究或準備簡報。

(目前我輸入了AI、SQL/NoSQL、Python等主題,獲得了10個來源)

raw-image
raw-image

功能亮點與實際應用

1. 內容搜尋

假設你有一本 200 頁的研究報告,以前要找到某個重點可能要翻到天荒地老。

現在只要問 Notebook LM:「報告裡有沒有提到OOO?」、「在哪一個段落可以找到XXX?」它就會直接告訴你答案所在的段落,甚至附上原文引用。

2. 摘要生成

Notebook LM 可以幫你快速總結重點,不管是文字、音訊還是影片內容。

  • 文字摘要:長篇文章壓縮成重點清單
  • 語音摘要:變成可聽的 podcast,邊通勤邊複習
  • 影片摘要:目前僅限英文影片,但我覺得拿來練英文聽力還不錯

    應用場景:
  • 學生快速複習考試內容
  • 主管快速掌握會議紀要
  • 創作者整理採訪資料
raw-image
raw-image

3. 心智圖與報告生成

Notebook LM 內建心智圖功能,可以將內容結構化視覺呈現,幫助你快速理解知識的關聯性。(不過心智圖我比較少用)。

此外,還能自動生成四種報告格式:

  1. 簡介
  2. 使用指南
  3. 常見問題
  4. 時間軸

這對需要交付文件的職場人來說,節省了大量整理時間。

*若是不適合只看重點的資料,我還是會先逐頁閱讀有個概念,再用NotebookLM快速回顧。

自然歸自然,不過有時候會出現奇怪的語助詞像是「呃… …」🤣

自然歸自然,不過有時候會出現奇怪的語助詞像是「呃… …」🤣

拿來練英聽還不錯!

拿來練英聽還不錯!

4. 創意啟發

除了資料整理,Notebook LM 也能幫你發想新點子。

  • 幫你延伸文章主題
  • 建議新的企劃方向
  • 提出與現有資料相關的應用方式

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優點

  • 節省時間:搜尋與整理速度極快
  • 多格式支援:文件、影片、音訊都能用
  • 跨文件整合:知識不再分散
  • 視覺化工具:心智圖幫助理解

缺點

  • 資料準確性需驗證:AI 生成內容可能有錯(建議重要資料二次查證)
  • 影片摘要需要等待較久,且目前僅支援英文
  • 部分功能需良好網路環境

PLUS版功能更多

  • 語音摘要、影片摘要、筆記本、查詢和每個筆記本的來源數量增加至 5 倍以上。
  • 享有自訂對話、進階共用選項和筆記本數據分析等進階功能。
  • 另外也有 Google Workspace 方案或 Gemini Education 方案,供企業或學校使用。

NotebookLM 最多可建立 100 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的來源上限為 50 個 (每個來源的字數上限為 50 萬字),每日可以有 50 次對話查詢、生成 3 次語音內容和 3 次影片。NotebookLM 升級為 Pro 功能後,最多可建立 500 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的來源上限為 300 個,每日可以有 500 次對話查詢、生成 20 次語音內容和 20 次影片。共用筆記本不會改變任何協作者的來源數量上限 (300 個)。(文章來源:NotebookLM說明)

總結

Notebook LM 不只是筆記整理工具,而是知識管理的加速器。它讓資訊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可以互動、提問、啟發靈感的夥伴。

在 AI 工具百花齊放的今天,Notebook LM 專注於「筆記與知識應用」這個場景,讓我們能更有效率地把資訊轉化為行動與成果。如果你常常在資料海裡迷路,不妨試試,讓你的筆記庫變成智慧庫。

一起讓AI助理把「文字堆」變成「知識庫」,工作、學習更輕鬆有效率!

精選筆記本裡目前主題蠻多,竟然還有莎劇全集!

精選筆記本裡目前主題蠻多,竟然還有莎劇全集!

(小提醒:NotebookLM 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記得查證回覆內容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ling的腦內劇場
1會員
15內容數
學習AI的新手,在這邊分享學習筆記跟知識,希望文組轉戰AI也可以闖出一片天💪 大學學的是戲劇,擁有服務業12年經驗,擔任銷售顧問;2025.07開始學習python與AI商業應用,目標是讓職涯變得更自由有彈性,做出好玩有趣的東西! 💬喜歡打電動、看動畫、K-pop佛系追星,偶爾可能會出現這些主題的文章。
Galing的腦內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08/11
原本學SQL的時候,心想:原來這就是資料庫啊!太燒腦了吧(以前怎麼傻傻的以為Excel就夠用了) 結果後來老師說,還有NoSQL喔!那我們來下載MongoDB吧! 簡直是晴天霹靂,我的Notion筆記已經長到可以用滑鼠滾輪往下滾20下還沒結束🥲 MongoDB…我還去查了正確發音:https:/
Thumbnail
2025/08/11
原本學SQL的時候,心想:原來這就是資料庫啊!太燒腦了吧(以前怎麼傻傻的以為Excel就夠用了) 結果後來老師說,還有NoSQL喔!那我們來下載MongoDB吧! 簡直是晴天霹靂,我的Notion筆記已經長到可以用滑鼠滾輪往下滾20下還沒結束🥲 MongoDB…我還去查了正確發音:https:/
Thumbnail
2025/08/09
(本篇為心得分享,不是教學文唷> <)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原文找不到,大意大概是:「現代人一天接觸到的訊息量,比中世紀的人一輩子接觸到的還多。」,雖然不確定怎麼研究出這個數據的,不過的確很符合現在的世代呀!
Thumbnail
2025/08/09
(本篇為心得分享,不是教學文唷> <)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原文找不到,大意大概是:「現代人一天接觸到的訊息量,比中世紀的人一輩子接觸到的還多。」,雖然不確定怎麼研究出這個數據的,不過的確很符合現在的世代呀!
Thumbnail
2025/08/08
學習Python大概一個半月了,老師出Leetcode上的Valid Sudoku當作業給我們練習,也就是寫出一隻程式,檢查9X9的數獨直排、橫排、小宮格是否合理。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綜合練習!
Thumbnail
2025/08/08
學習Python大概一個半月了,老師出Leetcode上的Valid Sudoku當作業給我們練習,也就是寫出一隻程式,檢查9X9的數獨直排、橫排、小宮格是否合理。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綜合練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Readwise 自動匯入資訊(如 Kobo 電子書、網路文章、社群媒體),輕鬆建立個人知識庫,更自動匯出至 Google Docs 或 Notion...等!還能設計測驗內容,透過 APP / Email 每日推播筆記內容,幫助複習加深印象!更能針對重點摘要「自行設定標籤」,運用關鍵字快速檢索資料
Thumbnail
Readwise 自動匯入資訊(如 Kobo 電子書、網路文章、社群媒體),輕鬆建立個人知識庫,更自動匯出至 Google Docs 或 Notion...等!還能設計測驗內容,透過 APP / Email 每日推播筆記內容,幫助複習加深印象!更能針對重點摘要「自行設定標籤」,運用關鍵字快速檢索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