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AI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為什麼你問不出好答案?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作者:「概念與文章架構」AI:優化與提出問題讓作者修改

新手與專家的差距:為什麼「快速工程」依然重要?

raw-image



1. 開場: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挫折感?

打開 AI,輸入問題,卻得到不完整、不貼近需求,甚至完全不對的答案。很多人會說:「現在 AI 這麼厲害,還需要學什麼提示語嗎?」 對專家來說,也許真的不必。但對新手而言,快速工程(Prompt Engineering)仍是掌握 AI 的關鍵入門技巧


2. 問題在哪裡?

快速工程,簡單來說,就是設計出能引導 AI 提供更精準、完整內容的提問方式。專家有領域知識,即使提示語不夠完美,也能透過追問與互動,得到想要的答案。新手則不同——他們對任務缺乏完整畫面,不知道怎麼開口。

  • AI 回覆內容時,也不確定該怎麼追問。
  • 最後容易覺得「AI 不好用」,甚至放棄使用。

3. 觀點:先學會「提問架構」比死背提示語更重要

對新手而言,直接設計完整提示語很難,因為他們不熟悉任務流程,也沒提問經驗。與其讓他們背範例,不如先給一套簡單的提問思考架構,讓他們先模仿,再發展自己的風格


4. 方法與案例

在我的課堂上,我會這樣引導學生:

專案規劃 → 用 OGSM 架構(Objective, Goals, Strategies, Measures)釐清總目標、階段目標、策略與衡量標準。

目標設定 → 用 SMART 原則(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檢查目標是否具體可行。

AI 輔助

    1. 先讓 AI 提供一個提示語雛形。
    2. 學生針對情境修正與補充。
    3. 用 AI 深度研究功能,讓架構更完整。

多次練習後,新手不只能自訂提示語,甚至能將其轉化為自動化 AI 代理,主動幫忙完成任務。


5. 收斂與行動呼籲

實際驗證下來,這種方式能讓新手更快進入狀況,輸出的內容也更完整。所以我認為,快速工程不是過時技能,而是幫助新手有效使用 AI 的「加速器」。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 AI,或想幫助別人學會更有效提問,不妨先準備一套提問架構,讓你的問題更精準,你的答案更貼近目標

彩蛋..............提示語架構、範例說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1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會員專屬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ediao的沙龍
91會員
115內容數
我每個月的閱讀量非常驚人,現在將注意力放在數位趨勢、數位閱讀還有生成式AI應用上,喜歡寫跟人不一樣的東西,更喜歡讓你知道我是如何思考的,歡迎訂閱跟我一起成長。
deed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你還只用 AI 查作業嗎?AI 能幫你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從課業輔助、數據分析、時間管理到生活規劃, 學會正確使用 AI,讓你的大學生活更輕鬆、更高效。 原文網址:My Ethical ChatGPT Cheat Sheet — Surviving University with AI 「本
2025/08/13
你還只用 AI 查作業嗎?AI 能幫你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從課業輔助、數據分析、時間管理到生活規劃, 學會正確使用 AI,讓你的大學生活更輕鬆、更高效。 原文網址:My Ethical ChatGPT Cheat Sheet — Surviving University with AI 「本
2025/08/11
昨天我嘗試用 ChatGPT-5 陪孩子複習「二元一次方程」,沒想到效果相當不錯。不同於傳統的學習平台,這次的 AI 體驗讓我發現,數學複習不一定要從「看影片 → 做題目 → 回頭找答案」這條老路走。 它不只是答題工具,更像是隨時在線的專屬家教。我分成兩種模式 實測流程與發現 1. 兩種模式
Thumbnail
2025/08/11
昨天我嘗試用 ChatGPT-5 陪孩子複習「二元一次方程」,沒想到效果相當不錯。不同於傳統的學習平台,這次的 AI 體驗讓我發現,數學複習不一定要從「看影片 → 做題目 → 回頭找答案」這條老路走。 它不只是答題工具,更像是隨時在線的專屬家教。我分成兩種模式 實測流程與發現 1. 兩種模式
Thumbnail
2025/08/09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Google 的 Gemini 已經處理完 13 歲以下禁止使用的議題,目前國小的學生已經可以使用。為了證實這個說法,我便登入了學校的學生帳號。因為以學校的學生帳號來說,普遍都會設定年齡管制條款,如果學生帳號能夠使用,基本上這個議題應該就比較不會有爭議。 結果登入後發現,Ge
Thumbnail
2025/08/09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Google 的 Gemini 已經處理完 13 歲以下禁止使用的議題,目前國小的學生已經可以使用。為了證實這個說法,我便登入了學校的學生帳號。因為以學校的學生帳號來說,普遍都會設定年齡管制條款,如果學生帳號能夠使用,基本上這個議題應該就比較不會有爭議。 結果登入後發現,G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使用人工智能寫作中文教材時可能遇到的語言錯誤。透過例子指出常見的語病,包括誤解詞語、詞類誤用、前文後理不通和累贅表述。建議使用者在檢查由AI生成的教材時,應特別注意可能出現的語言錯誤,以確保教材的品質和邏輯連貫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使用人工智能寫作中文教材時可能遇到的語言錯誤。透過例子指出常見的語病,包括誤解詞語、詞類誤用、前文後理不通和累贅表述。建議使用者在檢查由AI生成的教材時,應特別注意可能出現的語言錯誤,以確保教材的品質和邏輯連貫性。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