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次衝突都是別人的錯,導火線有時在你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有時候同學都會私訊跟我說,誰欺負他、誰霸凌他、誰對他不好,對象可能是主管、同事、家人都有,問我這是什麼信念的顯化?

同學,真相是呀,很多時候和信念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人間遊戲處事的觀念單純的調整一下就行,真正所謂的「純種壞人」,在我看來不到 1% 到 2%,甚至這樣講都算多了。因為只要把事情追溯到源頭,大部分都會發現,其實自己也參與在裡面。「你不是所有衝突的原因,但你一定參與了它的發生」。

有時候,是別人一句話讓你不開心,你就放在心上,下一次有機會就帶著情緒回擊。這樣一來一往,事情只會越鬧越大,感情也越來越差。很多關係不是被一次衝突毀掉的,而是被一次又一次的「記帳」拖垮的。當我們只盯著別人怎麼對我,而不去看我在中間做了什麼,就很容易把責任全推給對方。

感情裡也是一樣,有些人交往前把自己包裝得很乾淨、很勤快,但實際生活習慣完全不同。這就跟職場上一些人在面試時,明明不會的技能硬說自己會,或謊報工作經驗是一樣的道理。進去之後如果願意學、願意改,那還有機會彌補,但如果不想改、也不想面對,衝突只是遲早的事。你在關係或職場裡隱瞞的每一件事,最後都會變成一顆地雷。

而且教練說實在的,大部分人不管是家人、主管、同事,只要沒人影響到他做事或生活,通常都是懶得有衝突或特別針對誰的。職場上大家有時間、有空檔,都寧可偷偷躲起來爽,享受片刻輕鬆。尤其是主管,他們要是沒碰到讓任務執行卡住的狀況,根本沒什麼興趣去針對誰,因為他自己能自在輕鬆過日子才是重點。

就像你明明知道獅子本來就會咬人,卻偏偏要去拍牠屁股,被咬了還抱怨獅子很壞。事實上,只要不去招惹牠,事情根本不會發生。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那頭獅子,你知道他的脾氣、習慣、界線,卻一次次去挑釁或試探,最後受傷還要喊冤。不是每個人都該改成你喜歡的樣子,有些人要敬而遠之,而不是去改造。

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明知道主管最討厭臨時塞一堆沒頭緒的資料給他,還偏偏選在他趕報告的時候丟過去,換來一句冷言冷語或是被盯,就說主管針對你。其實,只要換個時間或整理好再送就行了,結局就會不一樣,很多時候,你遇到的「針對」,只是自己先拍了那獅子的屁股。

所以同學,每次覺得自己被對待不公、被針對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反擊,先回到源頭看看,這件事的起點是什麼?我在中間做過什麼,讓它走到這一步?如果我一開始的選擇不同,結果會不會不一樣?當你願意看到源頭,就會發現,解開問題的鑰匙,其實一直都在你手上。

當你開始誠實面對自己在故事裡的角色時,衝突會少一半,剩下的一半,你自然有智慧處理。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81會員
194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8/11
許多人誤把技巧經驗當成真理,本文提供三個原則區分真實法則與虛幻方法,助你擺脫方法限制,掌握顯化核心。
Thumbnail
2025/08/11
許多人誤把技巧經驗當成真理,本文提供三個原則區分真實法則與虛幻方法,助你擺脫方法限制,掌握顯化核心。
Thumbnail
2025/08/10
這篇文章探討「吸引力法則」的概念,說明你遇到的每個人和事都是你意識的投射。你的信念和狀態會塑造你周遭的世界,當你內在改變,世界也會跟著改變。文章鼓勵讀者擁有主控權,選擇離開不適合的關係,並專注於創造正向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8/10
這篇文章探討「吸引力法則」的概念,說明你遇到的每個人和事都是你意識的投射。你的信念和狀態會塑造你周遭的世界,當你內在改變,世界也會跟著改變。文章鼓勵讀者擁有主控權,選擇離開不適合的關係,並專注於創造正向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8/06
別害怕被討厭,做自媒體的真誠力量!許多自媒體創作者耗費大量時間追求完美,只為博得讚賞,卻忽略了自身聲音的獨特性。文章指出,真正有力量的作品源自真誠,而非盲目迎合他人喜好。作者鼓勵創作者回歸初衷,勇敢表達自我,即使不完美,也能吸引真正懂你的人。
Thumbnail
2025/08/06
別害怕被討厭,做自媒體的真誠力量!許多自媒體創作者耗費大量時間追求完美,只為博得讚賞,卻忽略了自身聲音的獨特性。文章指出,真正有力量的作品源自真誠,而非盲目迎合他人喜好。作者鼓勵創作者回歸初衷,勇敢表達自我,即使不完美,也能吸引真正懂你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了一些事,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調節團隊彼此間的矛盾,雖然在職涯中經歷過的類似事件已多不勝數,但每一次處理衝突都還是會耗費許多心力,只是現在可以學著不把衝突的情緒放在自己身上,而是針對問題的癥結找出對各方傷害最小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了一些事,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調節團隊彼此間的矛盾,雖然在職涯中經歷過的類似事件已多不勝數,但每一次處理衝突都還是會耗費許多心力,只是現在可以學著不把衝突的情緒放在自己身上,而是針對問題的癥結找出對各方傷害最小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衝突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許多人卻害怕衝突,試圖逃避甚至壓抑不滿。本文將探討害怕衝突的原因、應對衝突的方法和衝突處理能力的鍛鍊,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衝突,促進人際關係的進步。
Thumbnail
衝突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許多人卻害怕衝突,試圖逃避甚至壓抑不滿。本文將探討害怕衝突的原因、應對衝突的方法和衝突處理能力的鍛鍊,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衝突,促進人際關係的進步。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中,認知差異常常引發衝突。每人獨特的思維和內在地圖,造成看法多元,但亦可能導致誤解。本文將探討認知差異的成因,並分享以尊重、好奇和同理,化解衝突的方法。通過理解對方的內在世界,我們可以在溝通中建立更深的連結,促進和諧關係的建立。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中,認知差異常常引發衝突。每人獨特的思維和內在地圖,造成看法多元,但亦可能導致誤解。本文將探討認知差異的成因,並分享以尊重、好奇和同理,化解衝突的方法。通過理解對方的內在世界,我們可以在溝通中建立更深的連結,促進和諧關係的建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