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地面的暗黑追蹤術:巨麵包葉蔓綠絨如何找到大樹來攀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哥斯大黎加的低地雨林,地面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與枯枝,光線像被濾紙層層篩過,只剩下暗綠色的幽光。就在這片微光世界裡,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奇特的景象——無數細細的綠色莖蔓,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從四面八方朝著同一棵大樹的樹幹匯聚。牠們不是亂爬,也不是碰運氣,而是像被無形的磁力牽引般,筆直走向那高聳的目標。


這些小小的綠絲線,是熱帶藤本植物巨麵包葉蔓綠絨(Monstera gigantea)的幼苗。要在雨林的微光世界中找到可以攀爬的樹幹,它們的「導航系統」應該不是朝光,但是是朝向什麼呢?


過去有許多生物學家,對於這樣的藤本植物尋找寄主的機制提出過不同假說,包括:

  • 遠光性/背光性(apheliotropism):背向光源生長
  • 負向向地性(negative geotropism)
  • 隨機搜尋(random searching)
  • 正向向光性(positive phototropism)

然而,這些假說都不能直接保證藤本能準確到達寄主。


有科學家想到,會不會這些雨林藤本植物其實是運用朝「黑」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向暗性」(skototropism),讓它們能在昏暗的森林地面,精準鎖定寄主的位置呢?畢竟,大樹的周圍應該是最暗的角落,越靠近樹幹,就越暗!


巨麵包葉蔓綠絨的種子,通常從開在樹幹上的花序掉落在距離母樹幾公尺的地面。萌發後的幼苗會先水平匍匐生長。在這個階段,葉子退化成小小的鱗片狀,幾乎不負責光合作用。此時它們的首要任務,不是長大,而是找到可攀爬的樹。


雨林地面光線微弱又雜亂,樹幹在背景中呈現更深的陰影。這些幼苗的莖端會直立起來,像一支支小天線,不斷偵測四周,想辦法找到寄主樹幹所在。


為了測試幼苗是不是真的是努力在「尋找黑暗」,首先研究團隊進行了林下觀察。他們發現,樹幹周圍的幼苗幾乎都朝著樹幹生長,與方位無關。他們用數學方法計算幼苗生長角度的平均值與標準差,發現距離樹幹越近,方向越準、變異越小;距離越遠,精確度和一致性都下降,但仍有明顯的「指向樹幹」趨勢。


為了確定是「向暗性」而不是單純的避光或隨機,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首先,他們在地面放置不同遮光率的黑網板(40%、64%、78%、81%、89%)。結果顯示當遮光 ≥64% 時,幼苗會在 6~30 天內全部轉向黑網。

但是,若遮光只有 40% 時,幼苗們反應慢且比例低。

測量結果發現,幼苗能在僅 10–100 lux 的低光環境中,分辨 40% 的相對光差。


這意味著,幼苗會朝相對最暗的方向生長,而不是只遠離光源。也就是說,他們的確是努力在「尋找黑暗」,而不是「背向光明」。


接著,研究團隊用了不同粗細的樹幹,來測量幼苗的反應。他們發現,樹幹越粗,能吸引幼苗的距離越遠。直徑 75 公分的樹幹,在約 2 公尺外仍能引導幼苗;而人工豎立的木板必須在視野中佔據一定角度(20度以上)才能吸引幼苗。


由於雨林底層光線微弱,在這裡萌發的幼苗,每月生長速度還不到 10 公分、又極容易被落葉掩埋,它們能不能生存下去,完全靠是否能夠在幾十公分內就鎖定寄主。


但是,向暗性有其風險——如果黑影不是樹幹,而是死巷呢?研究團隊想知道幼苗能不能分別死巷與樹幹的區別。於是他們放了一個三面封閉、朝向幼苗開口的暗箱,觀察幼苗的反應。


兩個月後,幼苗確實進入了箱子,但在光線變得極弱時,牠們會切換成正向向光性(也就是一般植物的向光性),沿著開口邊緣生長,避免深入完全無光的環境。這種「模式切換」類似實驗室中觀察到的第一正向向光反應,但有意思的是,雖然在死巷中幼苗呈現了向光性,但是它們並沒有呈現持續性的第二正向向光反應,而是在多數情況下保持向暗性。


什麼是「第二正向向光反應」呢?一般的植物,當我們給它們一點點光以後,它們會在延遲一段時間後開始彎向光源。這是所謂的第一正向向光反應(first positive phototropism)。


而第二正向向光反應(second positive phototropism)則需要持續不斷的光。這時候,植物會持續彎向光源,直到莖端接近直射光方向。這個技能,是為了確保植物長時間維持最佳的光捕獲角度,而不只是一次性修正方向。


但是,這樣的能力,對巨麵包葉蔓綠絨來說,並不需要--它們當然不能誤入歧途(死巷),但是在脫離黑暗的死地後,卻也不能向光前進...因為它們無法不依靠別人站起來。所以,它們需要第一正向向光反應,但是不需要第二正向向光反應。


研究團隊觀察發現,當水平生長的幼苗觸到垂直樹幹後,會在一個月內轉為正向向光性,並長出圓盤狀的「碟狀葉」,緊貼著樹幹向上攀爬。隨著高度與光照增加,葉子變大、變暗;一旦爬出樹冠進入直射光區域,植株轉換成成株型態,開花、結果,把種子再送回森林地面。


為何向暗性對巨麵包葉蔓綠絨如此重要?


想像一下,在雨林這片永遠潮濕、昏暗的地面上,寄主樹幹的「暗影」比光線方向更可靠。向暗性讓幼苗能直接鎖定目標,而不是隨機碰運氣。對壽命長、成長慢的熱帶樹棲藤本來說,這是演化出的高精度導航系統。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研究團隊甚至懷疑,這可能是許多地面萌發的熱帶雨林藤本植物共有的祕技,只是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不過,對於總是處在有充足光線條件下生長的藤本植物來說,向暗性就不是一種值得練的技能囉!


參考文獻:

Strong, D. R., Jr., & Ray, T. S., Jr. (1975). Host tree location behavior of a tropical vine (Monstera gigantea) by skototropism. Science, 190(4216), 804–80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90.4216.8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0會員
935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老一輩的臺灣人對番薯有複雜的感情。一方面他們靠著番薯度過糧食不足的歲月,所以可以說,當年若沒有番薯可能就活不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又吃番薯吃到怕! 不過,番薯不僅對臺灣人重要,也是世界許多地區餐桌上的主食。最近美國的研究團隊,對非洲品系六倍體番薯做了定序~
Thumbnail
2025/08/13
老一輩的臺灣人對番薯有複雜的感情。一方面他們靠著番薯度過糧食不足的歲月,所以可以說,當年若沒有番薯可能就活不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又吃番薯吃到怕! 不過,番薯不僅對臺灣人重要,也是世界許多地區餐桌上的主食。最近美國的研究團隊,對非洲品系六倍體番薯做了定序~
Thumbnail
2025/08/12
你可能聽過猴子偷喝棕櫚酒的新聞,但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裡,黑猩猩、大猩猩等大型類人猿,早在我們人類釀酒之前,就已經會主動去找帶酒味的水果了。 研究團隊觀察到,許多猿猴有 「撿地果」的行為。這些果實通常都已過熟、發酵,或許這就是人類喝酒的起源!
Thumbnail
2025/08/12
你可能聽過猴子偷喝棕櫚酒的新聞,但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裡,黑猩猩、大猩猩等大型類人猿,早在我們人類釀酒之前,就已經會主動去找帶酒味的水果了。 研究團隊觀察到,許多猿猴有 「撿地果」的行為。這些果實通常都已過熟、發酵,或許這就是人類喝酒的起源!
Thumbnail
2025/08/11
你覺得植物會不會感應到鄰居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感應呢? 過去有些研究發現,植物會釋放氣體告訴鄰居自己的狀態; 但是這個研究發現植物之間還有其他的聯絡方式喔!
Thumbnail
2025/08/11
你覺得植物會不會感應到鄰居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感應呢? 過去有些研究發現,植物會釋放氣體告訴鄰居自己的狀態; 但是這個研究發現植物之間還有其他的聯絡方式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Thumbnail
《起風》 「起風了。」女人看著眼前的樹綠葉擺動,長髮隨風微微揚起。 地面千瘡百孔,都是黑色隕石落下的痕跡,有些已冷卻,有些還殘留熾熱的溫度,坑洞內都有燃燒殘存的焦根。 「起風了。」女孩雙眼冰冷,蜷曲雙腿坐在樹旁早已冷卻的唯一一個大黑坑洞裡,她的雙腳與身旁大樹的根互相連結,粗細不一的樹根
Thumbnail
無論地上如何滄桑/我深知樹木們地下滿布的網 所以我掉落地面時/甚至充滿了些
Thumbnail
無論地上如何滄桑/我深知樹木們地下滿布的網 所以我掉落地面時/甚至充滿了些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參天古木日照蔽 木落蕭蕭人罕跡 虯蟠根腰壯三圍 冠頂鳥鳴聲依稀 樹猶在植人不見 人事蜩螗涕淚翳
Thumbnail
公園一角,發現這個特別直挺的老樹,像吃力伸長了手掌,卻只有四隻手指 綠黃的樹葉在秋天在天空下像是一種極諧調的點綴。
Thumbnail
公園一角,發現這個特別直挺的老樹,像吃力伸長了手掌,卻只有四隻手指 綠黃的樹葉在秋天在天空下像是一種極諧調的點綴。
Thumbnail
充滿生機的日光草原,來自於豐富的自然生態, 而連日來的落葉雨讓草原增添不同風味, 看起來就像是鋪了一片樹葉地毯,讓人覺得很柔軟、很舒服。 孩子們除了在草原上玩著追逐的遊戲和生態探索, 也利用著這陣子飄落滿地的了樹葉, 做了許多想像的事物; 像是均均、展展用樹枝串起一片片的樹葉,
Thumbnail
充滿生機的日光草原,來自於豐富的自然生態, 而連日來的落葉雨讓草原增添不同風味, 看起來就像是鋪了一片樹葉地毯,讓人覺得很柔軟、很舒服。 孩子們除了在草原上玩著追逐的遊戲和生態探索, 也利用著這陣子飄落滿地的了樹葉, 做了許多想像的事物; 像是均均、展展用樹枝串起一片片的樹葉,
Thumbnail
[光] 看不見光的森林 會讓人迷路 路上七彩繽紛的 種種光芒 也會讓人忘記方向   有時候 抬起頭   看看屬於自己的光 就會知道 自己該往哪走 又該去哪裡
Thumbnail
[光] 看不見光的森林 會讓人迷路 路上七彩繽紛的 種種光芒 也會讓人忘記方向   有時候 抬起頭   看看屬於自己的光 就會知道 自己該往哪走 又該去哪裡
Thumbnail
踏在樹林中清脆乾燥的草地,試著閃躲枯枝乾草隱匿自己,相較之下,沙土礫石更為平和寧靜。漫步於叢中的獸徑,走上那光劃過的軌跡,向晚的夕暮如今待到傍晚七點仍未褪去,白晝時間拉長,晚霞紅暈依戀天空,南十字星的出場被迫延後,週末探索的加時賽此刻揭開序幕。   生平第一次,在年末也投入夏日的懷抱。 -
Thumbnail
踏在樹林中清脆乾燥的草地,試著閃躲枯枝乾草隱匿自己,相較之下,沙土礫石更為平和寧靜。漫步於叢中的獸徑,走上那光劃過的軌跡,向晚的夕暮如今待到傍晚七點仍未褪去,白晝時間拉長,晚霞紅暈依戀天空,南十字星的出場被迫延後,週末探索的加時賽此刻揭開序幕。   生平第一次,在年末也投入夏日的懷抱。 -
Thumbnail
每一片樹葉,都會隨著陽光舞動, 即使是剛萌發的小芽,也要找出吸取光線最佳位置。 每一朵花兒,必先含苞等待, 時辰,空氣和陽光都對了,才緩緩登上舞台綻放。
Thumbnail
每一片樹葉,都會隨著陽光舞動, 即使是剛萌發的小芽,也要找出吸取光線最佳位置。 每一朵花兒,必先含苞等待, 時辰,空氣和陽光都對了,才緩緩登上舞台綻放。
Thumbnail
昨夜探尋的步道,目力所及僅有掌中之光。如今天明,雨林的奧秘不再藏於黑暗,進而擴展至頂上樹冠腳下大地。
Thumbnail
昨夜探尋的步道,目力所及僅有掌中之光。如今天明,雨林的奧秘不再藏於黑暗,進而擴展至頂上樹冠腳下大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