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持續運用這個概念,其實就可以累積非常多的文字創作。這個概念就是「記錄而非創造」,這也是來自於 Gary Vaynerchuk(Gary Vee)學到的一個策略。
如果你有聽我的 Podcast,就會發現我光是用這個策略就錄了三百多集,並一步步邁向四百集的內容。這些 Podcast 都是運用同一個策略。如果把同樣的策略運用在文字創作上,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效果。放下完美主義,「記錄而非創造」可以累積非常多內容,再從中抽絲剝繭,找到值得使用的素材,這樣就能源源不絕地產出創作內容。
過往我們在學習上大部分都是比較被動的。從學生時期到工作階段,我們通常都是被動學習:有老師、有教材、有課本、有 PPT,老師講、學生聽。但我一直覺得這種填鴨式教育不是最理想的方式。我從一些書籍中發現,自學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自學讓你能夠掌握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針對遇到的問題去學習。一本書提到:「自學才是真正的競爭力。」如果你希望自己具備競爭力,就必須自學,而非被動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識。
我自己有業務與講師的經驗,也發現一個道理:越厲害的人,通常是因為他們持續輸出與分享。不管是一對一、一對多的講授,或是面對面、線上的溝通,只要持續分享、教別人,你在那個領域的知識根基就會越扎實,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所以,自學才是有競爭力的。現在我們擁有非常多工具,例如 AI、ChatGPT、Google,以及各種書籍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探索不同領域,了解誰在某些領域表現優秀,誰創造了巨大影響力與財富。我也會好奇這些創業家或企業家的故事,並透過速讀策略快速了解他們的經歷,進而找到新的問題,再運用 Google、AI、ChatGPT 或與他人交談來更清楚掌握。這樣的學習過程充滿新鮮、有趣的發現,而不是單純為了應付考試。
如果只是為了考試、取得證照或學歷,我並不能說這有錯,因為這是現有體制下的安排。但這種方式往往違背了學習的樂趣。學習應該是好玩的、有趣的,它能幫助你找到解決方案、獲得附加價值。如果只是為了考分,那就顯得枯燥無味。
如果將來你有孩子,我建議從小就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即便閱讀量不大,這個習慣能帶來很多解決問題的思路。生命中有許多值得提升的面向:溝通、表達、演講、行銷、銷售、職場關係、親密關係、情緒控管、自我成長,或在某個領域鑽研提升。透過閱讀、收集故事,你不僅能啟發自己,也能影響他人。
最棒的是,將所學落地執行,應用於人生、財務、人際關係中,能帶來巨大的改變,甚至創造不可思議的成果。
總結重點:自學是有趣好玩的,自學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如果你想更具備競爭力,從現在開始就培養自學的習慣,幫助自己不斷進步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