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尊者達賴喇嘛於2013 年4月28日與北印度達蘭薩拉達爾豪西公立學校公開演講-
“心的教育”
信徒問:我一直都在持誦唵嘛呢叭咪吽,但實際上卻不知道其涵義,我也向許多的長輩請教,但始終沒有得到答案。 到底這個咒語的含義是什麼?
尊者答:祈禱文還有持誦咒語,(如果)只是單純的重複唸誦,不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唵嘛呢叭咪吽,是佛教的心咒。整個佛教的系統是,充分的運用人類的智慧至極限,通過這種方式轉化我們的情緒,這是佛教的方式。 其他宗教,大多數主張有造物主的宗教,主要是透過信心,祈禱上帝、造物主,同樣有著巨大的力量,非常好...
達賴喇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開示重點
尊者在開示中強調,單純的唸誦咒語幫助不大,持咒必須結合智慧、了解其涵義,才能真正轉化內心。他將六字真言的涵義拆解為三個核心部分進行闡述。
一、基礎:身語意的轉化 (唵)
- 唵(Oṃ): 代表我們的身、語、意。
- 涵義: 這三個字代表將我們不清淨的身、語、意,轉化為清淨的身、語、意。
- 延伸: 尊者提到,不清淨的身語意是痛苦的來源,而清淨的身語意則能帶來究竟的安樂。
二、方法:慈悲與智慧的結合 (嘛呢叭咪)
- 嘛呢(Maṇi): 意指珍寶,代表著利他,也就是無限的慈悲心。
- 叭咪(Padme): 意指蓮花,代表著智慧。
- 涵義: 嘛呢(慈悲)與叭咪(智慧)的結合,是達成清淨身語意的核心方法。這兩者必須雙運,缺一不可。
三、結果:雙運的實現 (吽)
- 吽(Hūṃ): 意指結合。
- 涵義: 代表著慈悲(嘛呢)與智慧(叭咪)的結合。透過這種結合,才能將不清淨的身、語、意轉化為清淨的境界。
總結:持咒的正確態度
尊者強調,持誦六字真言的真正力量來自於以下三點:
- 全面認知: 必須了解佛教教義,並以此為基礎。
- 清淨意樂: 懷抱著純淨且善良的動機(利他)。
- 確定目標: 清楚地知道持咒最終是要達成清淨的身語意。
- 佛教與其他宗教的異同: 尊者指出,主流宗教的核心教義都包含了愛、慈悲、寬恕等,但實踐方式不同。大多數宗教透過「祈禱」,而佛教則強調「運用人類智慧」來轉化情緒,因為佛陀教導「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