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把「汽車新訊」和「投資觀察」放在一起看:一台車會不會賣到國外,不只是銷量問題,它牽動供應鏈接單、代工量能、品牌能見度,進而影響像鴻海這種代工+製造合作夥伴的市場想像值
一、目前關鍵事實速覽(幫你把訊息都攤平看清楚) 裕隆 / Luxgen 已把以 Model B 為基底的量產計畫推進,並有計畫在未來對外銷售(包含澳洲、紐西蘭等)。公司與媒體表示出口活動可望在 2026 年起啟動。 Foxtron(鴻海 + 裕隆等合資)與日本車廠簽約或洽談 CDMS(設計+代工)合作的消息已被報導,意味著 Foxtron/鴻海體系可能同時承接 OEM 訂單與自有/代牌外銷。 但也有結構性風險:鴻海過去在美國 Lordstown 廠的角色與未來規劃出現變化(廠房賣出但仍保留部分運作與承諾),使得美國本地化製造的不確定性仍存在。
二、短中長期對股價的機制(市場如何把消息轉成股價?) 1. 情緒與預期面:任何「首批外銷量產/簽約」都會帶來情緒性回升(短線波動),尤其媒體與法人對未來成長故事加碼報導時。 2. 基本面面:要把股價從「故事股」變成「實質成長股」,需要看到營收、毛利與 EPS 的實際改善(例如:鴻海自報表中披露來自 EV 業務的具體貢獻)。 3. 風險折價:若像 Lordstown 或美國廠房規劃出現不確定(廠房賣出或資產處分),市場會折價並回補風險溢價,造成股價震盪。 --- 三、投資人應該追蹤的 9 個關鍵訊號(第一手變化馬上看得懂) 公司公告的「出口合約金額與認列方式」。 預購 / 訂單數字(逐月或季度)。 當地製造/裝配的投資公告(工廠、設備購置)。 關鍵零件供應鏈名單與其訂單變動(電池、電機、ECU)。 毛利率變化(EV 事業單獨披露最佳)。 當地政策、關稅、補助變動(影響售價與競爭力)。 匯率波動(出口以外幣計價影響實收台幣營收)。 廠房 / 生產設備交易或轉讓(例如 Lordstown 的處置)。 法人/大戶持股動向(提前反應機構對前景的定價)。 --- 四、結語:我會怎麼操作(粉色花海女孩小筆記) 1. 短期:追蹤「合約與出貨數據」,若只是小量 OEM,我不會追高。短線以消息面為主,但設定嚴格停損。 2. 中期:若看到「連續兩季以上」的出貨放量 + 毛利率提升,則開始分批加碼,因為這表示從故事到真金流的轉變。 3. 長期:把鴻海視為「AI+車用+代工」的複合賭注;若 EV 生態鏈(硬體+軟體)能被驗證,將是估值重新定位的契機。 --- 參考(我查到的幾個重要新聞/報導) Yulon to begin EV exports by 2026, outlines 2025 strategy. Foxtron contracted to make new EV model for Mitsubishi (Focus Taiwan). Foxconn sells Lordstown factory; future EV plans uncertain. Foxtron to launch new EV; sales begin Q4 2025 (Taiwan News). Foxconn's Model B / Model C production & MIH platform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