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關係前,先照見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呢?

因為最近聽到作家角子在 Podcast 裡分享交往前的「七個判斷」,

他認為如果沒達到,基本上可以先不考慮。

我聽了覺得很實用,也可以先用來檢視自己。


以下是作者提到的七個標準,也加上我的一些思考:

1. 專一 → 專注投入

不論是愛情、友誼還是合作,能否把心力放在當下,而不是三心二意。

看似花心的人,一開始就要小心,否則容易掉進複雜的關係裡。

現代的關係型態很多元,如果你追求的是「開放式關係」,那也應該說清楚,不欺瞞。

「真誠」是任何關係裡最基本的原則。

畢竟,若付出許多心力後才發現自己只是第三者,那會是多麼痛苦的事啊!


2. 尊重 → 尊重界線

尊重彼此的差異與界線,是舒服互動的基礎。

作者提到的是身體界線:一開始就毛手毛腳的人,其實就是不懂尊重。

還有思想界線:能否聽見你的聲音,而不是一切以他為主?

我有朋友遇過曖昧對象,還沒開始交往,對方就不斷強調「性的重要性」。

我想,那也是一種不尊重吧?因為還沒有到那個階段。

你覺得呢?現代人談感情,是不是都太快了?


3. 溝通 → 真誠交流

願不願意說清楚、傾聽對方,而不是逃避或隱忍。

有些人一拍即合,能無話不談;有些人則讓人覺得雞同鴨講。

如果長期無法好好溝通,那就別再勉強。不是誰不好,只是頻率不同。


4. 在乎 → 真心在乎

在乎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能把你的需求放在心上。

我朋友很喜歡散步,但對象卻嫌浪費時間,還不願陪伴。

至少,在乎你的人,不會總是貶低你的喜好吧?

偶爾願意陪你做喜歡的事,才會讓人感到被珍惜。


5. 經濟獨立 → 自我獨立

這裡不只指金錢,也包含情感與生活。

如果一方總是依賴,久了會像「能量吸血鬼」,讓人疲憊不堪。

我也希望自己能是獨立的人,不依附誰,才能在關係裡保有自在。


6. 互相 → 互相支持

健康的關係一定是雙向的。

相處中難免有摩擦,但若能你退一步、我讓一步,就能保持平衡。

這份「互相」也能從生活細節看見:像家務分工,

一人煮飯,另一人收拾,才不會讓一方心累。


7. 釋懷過去 → 不重複舊模式

走出過去的情傷,才能好好開始新的關係。

否則容易把對方當拐杖,等自己療傷完了,就把人推開。

也要覺察自己有沒有還在用控制、逃避或貶低的方式去面對關係。

能打破舊慣性,才是真正的成熟。


我的收穫

這些判斷可以幫我們初步理解自己與他人。

當然,還有價值觀、金錢觀、生活習慣等,都需要時間去觀察。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找尋伴侶之前,先成為一個自己會喜歡的人。


我也想到大人學 Podcast 有一集提到,尋找伴侶就像逛夜市。

不要帶著過度強烈的目的性,而是放輕鬆去體驗,去嘗試。

這樣才能慢慢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不論是否遇到合適的人,自己生活得開心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們都能「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瑜小姐札記
0會員
5內容數
瑜小姐札記,分享圖文創作・學習筆記・生活啟發。 希望和你一起慢慢變好。
瑜小姐札記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我們常會有很多想法、夢想與計畫,但一拖再拖,最終什麼也沒完成。其實,行動力不足往往有跡可循。這篇文章將分享 3 個常見原因與實用解法,幫助你降低行動門檻,真正把想法落地,避免「想了很多卻一事無成」的空虛感。
Thumbnail
2025/08/10
我們常會有很多想法、夢想與計畫,但一拖再拖,最終什麼也沒完成。其實,行動力不足往往有跡可循。這篇文章將分享 3 個常見原因與實用解法,幫助你降低行動門檻,真正把想法落地,避免「想了很多卻一事無成」的空虛感。
Thumbnail
2025/07/27
有時候感到沒勁、什麼都不想做,也沒關係。 這是一種來自身體與情緒的提醒,讓我們學會放慢腳步、溫柔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7/27
有時候感到沒勁、什麼都不想做,也沒關係。 這是一種來自身體與情緒的提醒,讓我們學會放慢腳步、溫柔照顧自己。
Thumbnail
2025/07/13
有些變得很自然的生活方式,其實不見得適合自己。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為什麼我選擇離開一份不快樂的工作與一段難以平衡的關係,並在改變中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你也正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或許能從這段經歷中找到一些共鳴與陪伴。
Thumbnail
2025/07/13
有些變得很自然的生活方式,其實不見得適合自己。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為什麼我選擇離開一份不快樂的工作與一段難以平衡的關係,並在改變中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你也正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或許能從這段經歷中找到一些共鳴與陪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你愛一個人時往往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但很多時那了解只是腦中的想像,並不是真正的了解,相處久了就才發現對方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有時是自己或對方為自己畫了一個圈,根本不想走出那個圈子以外讓對方去了解自己。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你愛一個人時往往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但很多時那了解只是腦中的想像,並不是真正的了解,相處久了就才發現對方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有時是自己或對方為自己畫了一個圈,根本不想走出那個圈子以外讓對方去了解自己。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如何界定是磨合還是執著。如果連走進去的勇氣都沒有,永遠不會有答案。 選擇一個讓自己舒服,但不愛的人。還是選一個愛的,卻要用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去磨合的人。是好是壞,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是否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們渴望進入一段關係,希望一路照著自己預期的進行。如果經歷過情感的洗禮,便知道沒有一段關係
Thumbnail
如何界定是磨合還是執著。如果連走進去的勇氣都沒有,永遠不會有答案。 選擇一個讓自己舒服,但不愛的人。還是選一個愛的,卻要用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去磨合的人。是好是壞,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是否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們渴望進入一段關係,希望一路照著自己預期的進行。如果經歷過情感的洗禮,便知道沒有一段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