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什麼都不想做,是身體的提醒
有時候,你也會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只想靜靜待著嗎?
人不是機器,無法一直運轉不停,所以適時停下來、休息與放空,是有必要的。
尤其當生活中突然有很多事情擠在一起時,如果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耗盡所有力氣,
往往只會弄得自己身心俱疲,無法好好應對。
🌿關於生命的離開,和那些來不及再靠近的遺憾
最近家中長輩突然過世,將近 97 歲的高齡真的很不容易。
但他突然的離開,還是讓人不免感到難過。
腦海開始浮現以前互動的畫面,也會忍不住想:是不是當初應該再多去看他一點?
但還好,最近他住院時,我還有再去探望一次。
每當生命中有人離開,也總會再次提醒我 ——
有一天,我們終究都會離開這個世界。
那麼,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可以怎麼做,才能減少遺憾?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哪天爸爸、媽媽也不在了,那又會是多麼難以承受的事?
現在還在身邊的人,還能見幾次?還能相處多久?
生命,真的很無常。
🌿爸爸的身影,也讓我思考「責任」與「脆弱」
這段期間,看著爸爸為了處理後事忙進忙出,真的很辛苦。
他是長子,責任心很重,什麼都想扛,結果卻因為沒好好休息而發燒、生病。
他也有個習慣: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太願意聽別人的建議。
所以很多事情,就只能自己承受。
看著他的模樣,我也深深感受到:
學會覺察並坦誠自己的脆弱,其實很重要。
身體需要休息,經濟上若有困難,也該讓人知道,不必為了面子逞強。
他真的很有孝心,想把一切都做到最好,但也希望他別忘了,照顧好自己也是一種愛。
還好後來家族有協調好費用的分擔方式,很多細節他們也沒讓我們晚輩過問太多。
這也讓我意識到,在家族中,學習怎麼拿捏好彼此的界線,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一種成長。
你身邊,也有這樣總是撐著的人嗎?
還是,其實你也常常當那個「不能倒下的人」?
如果可以,願我們都能適時鬆一點手,給自己一點餘裕,
也是給關係多一點溫柔的空間。
🌿相聚與分離,也許就是這樣交錯
一位親人的離開,也成為多年不見的親人再度相聚的機會。
好久不見的姑姑、堂兄弟們,彼此模樣早已與記憶不同。
我們在這個時刻聚在一起,為的是陪長輩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平常大家其實不太聯絡,儘管知道「要趁彼此都還在的時候,好好把握相處的時間」,
但有些情分、緣分,真的不是強求得來的。
我想,只要盡力去結善緣,彼此心中問心無愧就好。
🌿 留一點空白,給自己
這些天,心裡總是亂亂的。
有時腦中會突然冒出很多想法,讓人不自覺一直延伸思緒。
這時候,我提醒自己:要讓自己「有空白」,才能好好沉澱。
因為靜下來,才能用心體會每個當下、去感受那些流動的情緒。
所以,如果你有時沒什麼幹勁,也沒關係。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時刻。
適時停下來,是為了在之後,能更溫柔地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