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動能沉寂了好一段時間,如高原凍土,凝結自上一個冬季。途中沒有經歷什麼重大創傷,沒有遭遇世俗對白裡可能會闡明的那些原因,但就是這樣的怠速了,不過又非全然停滯。以河川來比喻,我所經歷狀態就像是原先湍急的河川,改變了流速,變得平穩緩慢,但仍在前進。
登機前一晚,扮演起不專業的女巫,邀請同行的朋友和自己各抽了一張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課題,而我抽到的提醒,牌意大致上可以解釋為—相信宇宙的神秘力量:「我們的生命被包含在宇宙的奧秘裡,生命、宇宙以及我們自身,皆是巨大謎團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對於這個秘密一無所知,然而卻正是這個謎團,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將自己置身於某個神聖的場域,例如宏偉的教堂或寺廟。讓自己沉浸在這神奇的氛圍中,領悟那決定我們生命隱密意義的偉大奧秘。我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宇宙的仁慈。」對於務實、理性的人而言,這大概讀起來像是在故弄玄虛的文句吧,但沒辦法,我就是一如往常這麼感性的相信著宇宙裡有這般神秘的力量存在。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引發這樣怠速前進的源頭,自我覺察到大概是出自於自身所配備的,難以忽視的矛盾感。過去總認為,創作能提供一個出口,表露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想法,但是實際進行創作時卻又時常感到退卻,我不確定自己究竟願意向世界坦露到什麼程度,於是索性放慢腳步,先去經歷一些創作之外的事。
八月中旬的泰北,漸漸來到雨季的尾聲,已不如月初抵達時的整日酷熱,暫居在半山腰上,房間裡的棉被單薄,與個人偏愛的如剛出爐麵包般的蓬鬆厚度差異甚遠。室友入睡後,默默將空調調整成28度,穿上外套,還是不敵室外積攢了一天,終於凝聚至臨界點降下的水氣所帶進室內的寒意。
「泰國非常靈性,祝福你能夠從旅途中收穫良多。」來自朋友時差一小時的遠端祝福,甚是感謝,我會用延遲一個小時的時區,緩緩走向那裡。前幾日在半山腰上的房間裡,提筆開始構思起了一個關於海邊的故事,身為水象星座,總是能在海邊展開奇妙的緣分,於是打算把這一兩年來,穿梭在幾個在不同海岸,與不同的人和風景相遇的故事做一個階段性的整理。
「難的不是開始和結束,而是過程。」浮潛結束,踩著浪裡的礁岩緩緩走回被太陽烘烤得溫暖的砂岸,朋友分享他幾年來在大海裡練習所收穫的經驗,雖然談的是與海的相處,但卻充滿了人生哲理。不論是潛水也好、生活也好、創作也好,練習升級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總需要直面自己的脆弱面,並且經驗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驗證。所以或許真如這來自大海浪花所帶來的禮物,困難的從來不是開始和結束,而是過程。
我開始不介意分享這些,讓我感覺我的靈魂已通過試煉,逐漸長成一個完整的人。
—寫於倒數二十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