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氾濫的年代,企業決策的真正困境:從 McKinsey 報告看科技趨勢的策略佈局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趨勢氾濫,企業決策的真正困境

在商業世界,科技趨勢早已不是新聞。從 AI、半導體到新能源,每年都有新名詞登場。然而,多數趨勢文章有個通病:看似氣勢磅礡,卻難以讓人抓到實際的方向。McKinsey 在 2025 年的科技趨勢報告中,提出了 13 項前沿科技,這份清單表面上像是一個「必追清單」,但更深層的訊息其實在於:企業該如何重新定位自身與這些趨勢的關係

問題在這裡——不是「知道趨勢」的問題,而是「如何把握與過濾」的問題。當每一個科技領域都被說成顛覆性革命,企業高層很容易在資源分配上迷失方向。


當科技成為資源配置的陷阱

試著想像:若你今天是一家中型軟體公司,聽見「Agentic AI(主動 AI)」這個詞,你可能的反應是「又一個 AI buzzword」。但 McKinsey 強調它將改變的不只是效率,而是 軟體工作本身的邏輯。這其實是暗示——企業若仍以「人去操控軟體」為基本假設,可能很快會落伍,因為未來更多時候是「AI 去操控軟體,甚至操控人」。

同樣的情境放到半導體、量子、能源、太空技術,問題就更大。大企業可能錯失佈局時機,中小企業則可能因跟風錯投而陷入資源枯竭。這就是 McKinsey 報告的潛台詞:這些趨勢不是平行發展,而是相互牽動


raw-image

故事與案例

讓我們更仔細看看這 13 個趨勢。McKinsey 並非只是羅列,而是透過一種「編織網」的角度在描繪未來:

  1. Agentic AI 與基礎 AI:前者是主角,後者是舞台。AI 不再只是預測或回應,而是能主動規劃、決定與執行。這意味著,企業將需要思考「如何管 AI 員工」,而不是「如何用 AI 工具」。
  2. 應用型半導體、先進連網、雲端與邊緣運算:這三者是 AI 背後的基礎建設。沒有專用晶片,AI 只是空談;沒有先進連網,AI 無法實時協作;沒有雲端與邊緣整合,AI 永遠無法進入製造線、物流鏈或手術室。
  3. 沉浸式技術與數位信任:VR/AR 不只是娛樂,它與「數位信任」形成對照組。因為越沉浸,就越需要安全感。McKinsey 的弦外之音是:這不只是 UX 問題,而是整個商業模式的合法性問題。
  4. 量子技術與機器人:兩者的交集在於「時間」。量子可能帶來瞬間的計算突破,而機器人則是日常的逐步替代。時間軸的差異意味著企業必須同時投資「即刻回報」與「長線下注」。
  5. 出行、生物工程、太空、能源永續:這四個領域是外部產業的「大舞台」。它們提醒我們,科技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深度綁定。從人怎麼移動、怎麼治療、怎麼探索宇宙,到怎麼生存於能源限制下。

這樣看,McKinsey 其實不是在列趨勢,而是在說:這是一張彼此連動的棋盤,棋子的位置比棋子的名字更重要


從清單到架構:轉化的真正意義

raw-image

如果把這份報告當作「新聞」,價值有限。但若當成「策略藍圖」,就會有不同理解。

McKinsey 潛在的訊息是:

  • AI 是底層邏輯:不論是生物工程還是太空探索,AI 都是驅動力。
  • 基礎建設是槓桿:半導體、雲端、連網,決定誰能擴張,誰只能旁觀。
  • 信任是臨界點:數位信任若不能解決,沉浸式、AI、自動化都將受阻。
  • 產業邊界將消失:機器人與出行、生物與能源、量子與金融,未來的趨勢不是單線,而是跨界重疊。

換言之,企業的轉化不是「挑哪個趨勢投資」,而是「如何設計一個能同時應對多個趨勢的靈活架構」。


三個實際行動的切入點

那麼,企業可以怎麼做?我從報告與觀察中整理三個實際行動:

  1. 以 AI 為軸心,重設組織邏輯:不要只是買 AI 工具,而是思考 AI 如何重寫流程,甚至重寫職位設計。
  2. 建立「基礎建設敏感度」:不管你是金融業還是製造業,都要懂晶片與雲端的變化,因為它們會間接決定你的成本結構與競爭力。
  3. 提前投資信任機制:資料治理、透明度、監管遵循,這些不會馬上產生回報,但缺席時會成為最大的風險。

從清單到決策:不同企業的答案

對於大企業,這份報告是一種提醒:別因資源多就分散火力,應該找出與核心業務緊密相連的 2-3 個趨勢深耕。對於中小企業,報告則是一種篩選工具:不要什麼都追,先找能提升現有優勢的趨勢切入。最重要的是,科技不是未來,而是現在的再分配。誰能理解這十三個信號背後的潛台詞,誰就能更早看清下一局棋盤的走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erson 的沙龍
1會員
73內容數
一個分享國內外新知與有趣科技資訊的紀錄平台
Emerso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美國藥價高居不下,影響全球藥價生態。禮來藥廠將減重藥物猛健樂在英國漲價170%,被視為因應美國藥價政策壓力,避免美國藥價下調的策略。此舉可能導致全球藥價上漲,影響患者負擔。文章探討藥廠、政府、患者三方角力,並建議患者關注藥品替代方案、要求資訊透明化,及支持跨國藥品改革。
Thumbnail
2025/08/16
美國藥價高居不下,影響全球藥價生態。禮來藥廠將減重藥物猛健樂在英國漲價170%,被視為因應美國藥價政策壓力,避免美國藥價下調的策略。此舉可能導致全球藥價上漲,影響患者負擔。文章探討藥廠、政府、患者三方角力,並建議患者關注藥品替代方案、要求資訊透明化,及支持跨國藥品改革。
Thumbnail
2025/08/15
星巴克在澳洲與越南市場受挫,揭示跨國咖啡品牌在地化的重要性。文化差異、口味偏好、價格策略與生活步調的不契合,導致品牌難以融入當地。成功案例如 Gloria Jean’s Coffee 與 The Coffee House,顯示深度在地化、產品共創與空間營造,才是全球市場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8/15
星巴克在澳洲與越南市場受挫,揭示跨國咖啡品牌在地化的重要性。文化差異、口味偏好、價格策略與生活步調的不契合,導致品牌難以融入當地。成功案例如 Gloria Jean’s Coffee 與 The Coffee House,顯示深度在地化、產品共創與空間營造,才是全球市場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8/15
四棵樹銷售思維模式,並闡述其在自媒體時代下,如何作為建立個人品牌和快速贏得信任感的關鍵策略。銷售能力已不再僅限於傳統業務人員,透過有效的方法打造個人品牌並獲取成功。這套思維模式由「專業樹」、「溫暖樹」、「底層思維樹」和「個人品牌樹」組成,共同構建了一個能幹、真誠、思維深邃且真實可信賴的個人形象。
Thumbnail
2025/08/15
四棵樹銷售思維模式,並闡述其在自媒體時代下,如何作為建立個人品牌和快速贏得信任感的關鍵策略。銷售能力已不再僅限於傳統業務人員,透過有效的方法打造個人品牌並獲取成功。這套思維模式由「專業樹」、「溫暖樹」、「底層思維樹」和「個人品牌樹」組成,共同構建了一個能幹、真誠、思維深邃且真實可信賴的個人形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以理解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是值得每一位科技愛好者和預測愛好者閱讀的一本書。它探討了未來社會和經濟的預測,並提供了一種更加廣泛和全面的視角。此外,這本書對於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和各行業的預測都十分準確,因此對於瞭解未來科技趨勢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以理解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是值得每一位科技愛好者和預測愛好者閱讀的一本書。它探討了未來社會和經濟的預測,並提供了一種更加廣泛和全面的視角。此外,這本書對於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和各行業的預測都十分準確,因此對於瞭解未來科技趨勢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準確預測客戶需求並迅速應對市場動態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客戶需求預測的重要性、市場動態的迅速變化以及企業如何透過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來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和精準度。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準確預測客戶需求並迅速應對市場動態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客戶需求預測的重要性、市場動態的迅速變化以及企業如何透過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來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和精準度。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近年來,科技業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前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是人工智慧(AI)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結合。這種結合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和更優質的產品,還有助於解決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問題。在本文中,我將探討這兩個領域的融合,以及我對其未來發展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
Thumbnail
近年來,科技業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前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是人工智慧(AI)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結合。這種結合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和更優質的產品,還有助於解決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等問題。在本文中,我將探討這兩個領域的融合,以及我對其未來發展的看法。 首先,讓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