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小新現在正式開放「線上會計家教服務」囉!如果你有相關學習需求,可以填寫以下表單,我會主動聯絡你安排試教(試教提供半價優惠😊):
👉https://forms.gle/x7BzefGoMBwbdChF9


在一間巨大的書房,書架頂天立地,塞滿了厚重的書籍。

窗外雨絲敲打著玻璃,一道閃電瞬間照亮房間,在書堆間投下猙獰的影子。


研究生艾拉站在窗邊,望著窗外被雨水浸潤的城市夜景。

艾拉:
為什麼……里歐教授,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通。
里歐 (沒有抬頭,聲音平靜):
說來聽聽。

如果人類真的這麼聰明……像是我們能登上月球、能分裂原子

甚至破解了生命的密碼 DNA……

那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卻看起來這麼愚蠢?

如何愚蠢呢?妳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呢?艾拉

我看到生態在崩潰,戰爭一觸即發。

同時,我們還在創造一種……一種我們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的強大技術。

人工智慧……AI。我們在還沒搞清楚它的風險之前,就急著擁抱它。

正因為市場喜歡這個詞,AI。好像任何東西冠上它,就代表了未來。但多數人看到的只是「自動化機器」。

他們看到的,是一台更快的算盤,或是一個更聰明的僕人。

但它不是,對嗎?真正的 AI……其實不一樣。

沒錯,真正的 AI 會學習、會改變。它會做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決策。

所以我一直覺得,「人工智慧」這個詞有誤導性。

妳應該稱它為……「外星智慧」(Alien Intelligence)。

外星……智慧?

是的。因為它的思考方式,本質上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

它沒有童年,沒有夢境,沒有恐懼,沒有愛。

它創造出的故事、策略、甚至是謊言,都源自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內在邏輯。

它越來越不像「人工」,反而越來越像「外星智慧」。

就像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一樣?電報、收音機……它們也曾改變一切。

沒錯。但這次的規模和本質都有所不同。

過去的資訊技術,無論是羅馬皇帝的驛站,還是20世紀的電視

它們都還是……「有機」的。

它們遵循著生命的節奏。有白天有黑夜,有成長有衰退。

資訊的傳遞需要時間。

人們則需要休息。

即使是最極權的政權,也無法做到全天候監控。

因為他們需要足夠的特工,足夠的分析員……而這些,都是會疲憊、會犯錯、需要睡眠的有機體。

總有監控的空隙,總有私人的空間。

有機的網絡,總會留下喘息的空間。

但現在,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無機」的網絡。以 AI 為基礎的網絡。

它不需要休息,永遠在線。它沒有心跳,只有無盡的運算。

於是,它也將迫使我們……永遠在線。

這似乎像是……整個人生,變成一場永無止境的面試。

你說的任何話,做的任何事,都可能在十年後,被重新挖出來審判。

沒錯,不只是記錄。而且是分析、解讀與預測。

在你意識到之前,它就已經比你更了解你的偏好、恐懼和弱點。

當一個政權或一間公司掌握了這種力量,它就不再只是「監視」。

它是在「塑造現實」。

塑造現實……您的意思是,它產出的文化作品?新聞、音樂、甚至……故事?都是塑造的?

正是。艾拉,妳讀過《無職轉生》這部小說嗎?

嗯,讀過。您是說……像小說裡的「人神」那樣?

沒錯,人神提供看似精確的建議,讓你一次次獲益。

但是當你完全信任它時,它只需要在無數的「正確」指示中,夾帶一條致命的指令……

……而你,會毫不猶豫地照做。

歷史上,文化是人類之間的對話。我們透過故事建立共識,確認彼此的存在。

但 AI 創造的文化,可能與我們的經驗完全脫節。

它沒有愛過,卻能寫出最動人的情詩;

它沒有失去過,卻能譜出最悲傷的樂曲。

真正的危險,不是 AI 毀滅我們的生命。

而是在那之前,它會先毀滅我們的故事,奪走我們對世界的共同理解。

它會讓我們……失去作為人類的核心聯繫。

那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必須快點行動。

為它劃定邊界、建立規範,限制它直接生成和散播文化的內容。

尤其是在新聞和政治領域。

我們必須保護人類的文化空間,讓這裡永遠是「人與人」對話的地方,而不是「人與機器」的獨白。

在它……改寫我們整個故事之前。

如果你覺得這篇小故事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成為我的付費訂閱者。這不只是對我創作的支持,更讓我有資源持續深入研究與整理這些知識,讓內容更完整、更有價值。
💼 方格子付費訂閱專區👉每月餵食寫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