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啊,請先思考再提問!別中了3種人性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國中會考剛結束,然後在網路上就可以時常看到“請教暑假要先修高中課程,有推薦的教材或書籍嗎?”類似的提問出現,每次看到都只能搖搖頭...

孩子,當你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可知道其實你的學習已經走偏了嗎?

 

伸手牌

高中銜接課程並不是新東西,相信依照當下世代的搜尋能力,網路上找到對應的資料並不是難事,甚至只要往書局走一遭,就可以直接找到對應自己程度的參考書,所以為什麼還要提問呢?依經驗,這類人有一個最大的共通問題:不願意自己思考!

怎麼說?提問的內容,充分反映出並未經過思考,而是單純的想找到立即解方,如果有經過思考,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類似這樣的:「我的國文會考成績是XX、作文分數是OO,知道自己的問題是閱讀古文並不是這麼順暢,有準備一本古文觀止作為閱讀練習,但是還是覺得偏難,請問有更容易上手的古文讀本嗎?」

首先,用會考成績作為客觀標準,讓大家對你的程度有一定的認知。

接著,提到自己的弱項,並且已經嘗試去加強它,表示自己有思考過,並且去嘗試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很好。

最後,說明目前的解決辦法還是不適合,表示已經將個人的認知發揮到極限,仍然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才來提問求指導。

 

有沒有發現兩種提問的差異??

 

撇責任

這是伸手牌的通病,既要別人提供解答,也要別人為解答負責,因為不是自己提出的,沒有責任。一樣是相同的例子,別人不知道你的程度下,不知道你的偏科狀況下,直接建議去看麻省理工的開放式課程https://ocw.mit.edu作為先修,還可以練習英文,一舉兩得,合適嗎?如果你還真的照建議去執行,結果自己的程度是會考中段水準,看不懂不說,還浪費大量時間,最後回過頭說:「當初是網路上有人這樣建議的,我覺得不錯,只是沒想到都聽不懂。」

這責任,到底算誰的?

 

求速成

這是考試升學主義下的產物,即使是強調多元入學的現在,依然如此(因為門檻標準主要還是要求校內成績或是大考成績)。試問,在相同的時間內,為了取得較高的分數,會不求速成嗎?大考先不論,每次的段考就是在固定的學期週期、固定的學習科目範圍、固定的每節考試時間,比較大家的考試成績。吸收快的學生占優勢,其他學生為求好成績,補習還算正常手段,激進的連作弊也習以為常。

所以,不經思考直接在網路上提問,就是在求速成!

 

孩子學習走偏掉,怎麼解決?

學校教育不能放棄,因為這是目前的遊戲規則,避不掉的。只能從家長和孩子身上做調整,對家長的建議是不要再這麼看重成績,畢竟資質不同,學業吸收速度不同,考試自然有高低之分,這很正常。反而是要從和孩子的日常相處對談和行動中,觀察有沒有進行思考這件事,這比較費腦袋,不過家庭教育影響極深,當家長的辛苦點也是值得。

小孩則建議多看看不同領域的影片、文章、書籍,或是聽別人的Podcast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先吸收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再逐步建立自己的普世價值觀,會讓自己受用一輩子。

 

個人經驗是利用“親子共創業”的家庭活動,用經營部落格的方式,帶孩子認識網路行銷、商業運作、人際心理、最新科技、投資理財等,做中學、學中做,目前看來成效不錯,供大家參考。


PS. 縮圖取自Pexels

認為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變化? 認為教改離親子共同理想愈來愈遠嗎? 帶著孩子一起創業吧! 沒方向,那就一起創業找想法吧! 遇問題,那就一起創業尋解答吧! 缺成果,那就一起創業求突破吧! 我是兩女寶的爸,我推行"親子共創業" 運動! 歡迎來信討論,可聯繫corningl@yahoo.com.tw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古有明訓:「人貴自知,自知者明」 但是,請問真的清楚認識自己的人有多少?不說自己好了,與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又有誰能斷言對所有家庭成員的個性瞭如指掌?那麼就可以借用外部工具來協助認識自己這天大難題。
ChatGPT 4o分析"親子共創業"的有5大優勢,而這些優點涵蓋親子關係、興趣探索、跨領域學習、實作的重要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包含所有中學生素養的訴求。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方格子發表第30篇!! 階段性任務完成!! 統整這段時間的數據,漏了5天沒有發文(天天發文是一個小目標),然後十分意外地接了人生中第1件業配,還有4篇文章選入即時精選。 該持續努力的有:追蹤者人數下一階段100人,天天發文不要斷。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古有明訓:「人貴自知,自知者明」 但是,請問真的清楚認識自己的人有多少?不說自己好了,與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又有誰能斷言對所有家庭成員的個性瞭如指掌?那麼就可以借用外部工具來協助認識自己這天大難題。
ChatGPT 4o分析"親子共創業"的有5大優勢,而這些優點涵蓋親子關係、興趣探索、跨領域學習、實作的重要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包含所有中學生素養的訴求。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方格子發表第30篇!! 階段性任務完成!! 統整這段時間的數據,漏了5天沒有發文(天天發文是一個小目標),然後十分意外地接了人生中第1件業配,還有4篇文章選入即時精選。 該持續努力的有:追蹤者人數下一階段100人,天天發文不要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可以和親朋好友或高三以上的孩子們,一起選擇一個題目來做深度的思考與討論…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社會畸形的要求你做完人,習慣的你還會替他們想好理由,那不坑你坑誰呢。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可以和親朋好友或高三以上的孩子們,一起選擇一個題目來做深度的思考與討論…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社會畸形的要求你做完人,習慣的你還會替他們想好理由,那不坑你坑誰呢。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