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選一條近年爭議最多的捷運路線,我自己會把第一名寶座頒給基隆捷運,不管是到底要不要蓋、要花多少錢蓋、台鐵廢不廢、要用甚麼系統、運量夠不夠、甚麼時候能完工通車,從推動以來真的碰到各種議題。
而經過這些爭執、時至今日,基隆捷運第一階段路線,相對來說已經非常明朗,唯一的重點是目前進度究竟走到哪裡?什麼時候能聽到正式開工的消息?另外更重要的,是從八堵到基隆的第二階段路線,未來究竟會怎麼走?現在有沒有出現哪些規劃方向呢?👉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GujWhgHMdQo
一階段經費大暴漲
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是從台鐵八堵站附近開始,向西沿著明德一路、工建西路、實踐路,跨越基隆河進入國軍北五堵營區,後續轉到新北市大同路三段的長榮貨櫃汐止場、茄安路、新台五路二段,後續在同興路跟大同路二段,跟汐東捷運分開後,最終以地下潛盾隧道方式,走南港路到終點,也就是南港車站附近的南興公園北側,全長 15.59 公里,以高架車站居多,只有八堵的平面、南陽大橋半地下化,而南港附近的兩個站則是地下。
另外從轉乘來看,分別是八堵與汐科能跟台鐵銜接,再來是靠近南港的南港展覽館和棕線藍線,以及南港站的藍線、台鐵跟高鐵,系統則是跟汐東線、民汐線一樣採用 LRRT 系統。

不過之前整個第一階段真的出現太多太多爭議,既然現在已經定案、而且有不少項目開始進行,這邊就不再多整理過去發生事情,先著重在最近出現問題跟消息上。首先蓋捷運的現實考量,就是經費多寡,而這部分在 2025 年初有傳出,似乎經費會大幅增加的消息。
簡單來說,基隆捷運第一階段行政院核定的總經費,是來到約 697 億元(696.89),其中基隆市政府負擔 47.92 億。不過主管機關、也就是主要負責建設的新北市政府,在去年底基本設計工程經費提報的時候,因為常見的營建市場缺工缺料,還有國內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企業,整體案量都相當龐大,導致市場飽和、廠商承攬意願低,也就是大家選擇性比較多,不一定要接比較不好蓋的政府案件,而且能蓋捷運的營造商,在台灣也不是很多,因此新北市政府認為必須把經費,調整到 1261.54 億元,才能在通車期限內完成第一階段的工程興建。

其實在一千兩百多億這個數字出來之前,就已經出現基隆捷運上看千億元的消息,只是直到確切數字公布、大家才真的體會到整體漲幅非常驚人,而在新北市政府把新數字送到交通部的時候,有新聞指出後續被中央打回票,而且要求只能按原預算、 697 億元蓋完,所以目前只能暫時以原本核定數字繼續往下走,連帶讓有些人擔心,整個建設最終是不是會縮減或打折,並且舉出以目前各項數據回推,最少最少也要 1000 多億元以上,才能把工程興建完成,所以後續會可能出現延長興建年限等等方式因應。
不過交通部對這個消息是有反駁的,認為他們並沒有打回票,而是修正計畫的程序問題,大概的解釋是,新北市政府提出的 1200 多億元基本設計工程經費,已經超過原本核定的 697 億,而以程序來說如果要調整經費或期程,一個方式是先用原本經費提到交通部,再轉工程會審議經費,然後工程發包之後再辦理修正計畫,把不足的經費補起來。不然就是直接辦理修正計畫,修正之後再報到工程會審議,而不是在工程經費審議階段更改。

目前看起來新北市政府應該是選擇走方法一,也就是先用原本經費提報,等發包完再辦修正計畫、補足經費。但麻煩的是,因為目前已經知道 697 億元,沒辦法完成整體工程下,有不少人擔憂未來中央對於修正計畫的態度,以及究竟整個計畫到真正通車,總經費到底會上看多少,這些一定是未來大家會持續關注的議題。
再來從整個進度來看,除了剛剛提到的基本設計工程經費審議報告,新北市在今年7月底送了第 4 次到中央審查之外,目前也還有各種不同項目在進行,包括都市計畫變更、用地取得等等,像是八堵車站附近居民,就出現私人土地被計畫拿來蓋變電站的抗議,這部分目前還在協調,確切定案還沒這麼快出來。
另外細部設計在7月初傳來好消息,也就是高架段,汐止保長坑 SB16 、到基隆八堵 SB22 順利決標。而後面的招標階段,因為整條路線蠻長的,高架段沒意外會分段進行招標,而靠近南港的地下段則是採統包方式。所以從這邊就能知道,基隆捷運第一階段還有很多關卡得過,短時間還看不到真正的實體開工,目前依然以 2033 年完工為目標。

各車站發展規劃
既然有新的捷運站,附近地區的規劃一定就會跟著調整,畢竟新建設出現,的確能帶動周遭土地發展。而以基隆 5 座車站來看,是有對各區域規劃不同的發展方向,像是北五堵站的基隆智慧科技園區、百福站的水岸優質住宅區、六堵站則是聚焦老舊工業區的都市更新與立體化、七堵站是住商產複合新核心、八堵站則是雙鐵共站宜居生活城,嗯...每次看到這些名詞,都想大喊這些取名也太花俏了吧。
不過是可以理解啦,畢竟這塊帶狀區塊、又或者說基隆河谷區,是位在汐止跟基隆市區中間,有不少土地都是拿來作為貨櫃場,也有工廠散落其中,甚至跟住宅就只有隔一條街,整個規劃其實還滿奇特的,尤其在基隆港近年貨運衰退、以及跟台北港競爭之下,有些工廠跟貨櫃場都直接閒置在那裡,要怎麼讓這片土地能因為人流重新復活,趁著基隆捷運興建的時刻,的確是存在不錯的契機。

舉例像是六堵站就是工業區的重新檢討,希望把土地限制放寬,帶動以工業立體化的概念重新發展。百福站則是因為附近已經發展成熟,所以希望以都市更新的方向走。八堵站則是跟新北市捷運局討論,看能不能把周圍閒置的空地做聯合開發,畢竟八堵站前後站發展差異還蠻大的,而且根據之前的規劃案,未來大部分的核心發展區,會集中在靠近基隆河那一側,同時強化捷運站跟台鐵的連結,讓前後站交通更方便,吸引更多人來搭乘。

另一個也滿特別的就是北五堵站,位置大約是在台鐵百福站的西北方,也就是大同路三段、明德三路跟大德路之間的區域。這邊除了國軍的北五堵營區以外,大部分都是剛剛提到的貨櫃場,而在北五堵站即將設立的情況下,基隆市政府是希望利用汐止、南港、內湖的產業外溢效果,讓這個區塊發展成智慧科技園區,同時周圍土地也能提供完整的生活跟商業機能,預計今年下半年提出草案,並且以市地重劃方式進行。

不過這些都還在規劃階段,也不知道通過後究竟能不能發展成功,而且北五堵營區跟捷運站位置其實蠻接近的,之前的確有傳出有些人希望營區遷移的風聲,但在協商之後,因為這裡附近就是國 1 跟國 3 ,以及台 5 線、台 5 甲線跟台鐵,這些都是能夠快速進出雙北地區的路線,對首都圈的東部防禦來說是重要戰略地點。因此目前看起來,是只有基捷路線以西的地區會遷移,大部分還是保留給國軍使用。
二階段進度到哪
既然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已經大致確定,剩下就是什麼時候能開工,以及何時完工通車的問題,所以下階段要思考的,就是怎麼從八堵延伸到基隆車站,擺脫目前基隆捷運到不了基隆的尷尬。

先從大方向來看,在比較早出現的不管是示意圖還是影片,第二階段路線幾乎都是跟台鐵並行後,再接到基隆車站。不過以目前進度跟最近釋出的消息,目前基隆市政府似乎比較希望朝向安樂區的方向走,最後一樣接到基隆車站。
而從實際地圖來看,路線大概走法是在一階段的八堵站轉往北邊,跨越國 1 後走麥金路、抵達長庚紀念醫院,隨後往東北經過安樂路與自強隧道,最終走中山一路進入基隆車站附近,而這個繞進安樂區的路線,比直接近市區大約多五百公尺,同時也能看到這個路線走法,跟現在的台鐵可以說分別走兩個不同方向進入基隆車站,所以也讓不少在地居民,對於不同路線的選擇存在許多意見,同時也有另一派支持「基隆捷運不要再延伸」的主張。

不過在今年 5 月,基隆市政府公布了他們針對二階段路廊的調查民調,結果是有 78% 的民眾,贊成捷運要延伸到基隆車站,同時在「拆台鐵換捷運」,跟「捷運走麥金路並保留台鐵」兩個方案中,以走麥金路、也就是進入安樂區有 65% 的民眾支持。看起來也是基隆市政府,目前希望走麥金路的立場來由,尤其還有個說法是,因為麥金路這邊比較有土地可以進行聯合開發,而聯合開發對捷運興建的經費籌措,有非常直接的關聯,相較台鐵路線附近的土地則是比較零碎,而且要跟私人地主協商,推動進度相較起來會比較慢。

當然,對於不管是基隆市政府的目前立場、還是公布的調查民調,也是存在很多不同的正反意見,包括民調有沒有提供更詳細資訊讓民眾判斷。另外也有人提出捷運除了進入基隆車站,要不要再往北,延伸到未來可能出現開發案的西岸,或是東岸停郵輪的碼頭,又或是更往中山或中正區延伸,都是二階段甚至未來可能會碰到的問題。

而以目前的進度來看,交通部在去年有補助基隆市政府, 1950 萬元進行第二階段的可行性研究作業,不過跟其他縣市的捷運建設一樣,以順序來說,得先完成整體路網評估,才能進一步推某條單一路線,所以現在得先等評估報告出來,才會看到八堵往基隆的更詳細進度。而目前是預計在 8 月底,可能會有整體路網的期中報告釋出,不確定未來會不會舉辦民眾說明會。
總整理
以上就是基隆捷運目前的進度,簡單來說,第一階段還在等基本設計的工程經費審議,完成之後才能進到工程招標,同時沒意外後續也會送修正計畫,看能不能補足所需要的經費。而第二階段則是得等整體路網評估出來,才能繼續完成八堵到基隆的可行性研究。

今天這集會比較聚焦在基隆,反而新北跟台北的車站就輕輕帶過,主要是基隆捷運之前都跟著雙北捷運混一起講,但都因為篇幅的關係,沒辦法說的太詳細,這次就多把注意力放在基隆身上。不過跟基隆捷運息息相關的,還有共用軌道的汐東線,如果未來要順利運行,也要加減看一下它的進度,因為之後還會更新雙北捷運,這邊就先簡單更新一下就好。
汐東捷運的重點進度,是前陣子已經有不少相關的工程陸續啟動,而主體工程則是在今年 3 月底正式開工,暫定 2032 年完成,如果基隆捷運有按照時間表、 2033 年完成的話,同時搭到兩條線的間隔是不會太久,同時只要順利完工通車,不管是汐止還是基隆河谷地區的大家,在交通往返上應該會方便不少,未來就持續關注這些工程的推動進度啦。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GujWhgHMd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