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高價格後,客人少了很多。」
銷售診斷時,常聽見業績不好的原因,商品變貴了。原物料調漲、商品調價後,業績更是直線下滑。所以我常會問客戶:當物價調漲、薪水沒變時,客人一定會和你買嗎?
以前看專櫃業績,可以知道今日股市行情:客人賺錢時,上萬元的保養品是小錢;客人賠錢時,能退多少算多少。
銷售人員向來很迷信:你可以不買,但不能買了又來退貨;尤其是第一筆單,只要是來退貨的,後面來的人都不是要買的客人。
客人要退貨不給退嗎?
當然不行。有的客人是主顧客,有的連貨都還沒拿到;不退就等著收到客訴信件。
怎麼辦呢?
讓客人捨不得退貨就行
銷售走的是心理戰與策略;關鍵在於創造價值感
每次在「退貨轉成交」課程演練時,銷售員總會想辦法說服客人不要退貨,話術不外乎:這樣很可惜、現在退活動會縮水、退貨就沒有送什麼贈品。
「我都快沒錢吃飯了,還買上萬元的保養品?」
越是這樣說,演客人的學生就更堅定要退貨。
為什麼?
遇到客訴或退貨時,標準流程是:傾聽>分析>建議。
原本客人只是想問問看「可不可以退?」退貨的目的很明顯,銷售人員也能處理;如果照流程來看,退貨給客人就好。結果,銷售員不想退貨,回覆的方式卻是引導客人:退貨成功等於任務成功;客人不退才奇怪。
問題在「分析」和「建議」:
- 客人的分析是:最好的方法是退貨,這樣就能減少支出。
- 銷售員的分析是:你退貨,我不但沒有業績,還會影響接下來的客人。
所以,銷售員會建議:先不要退,過幾天股市變好了,不就有資金了嗎?
萬一沒有呢?
銷售員正在引導客人,把退貨這件事變成「我一定要退貨,為什麼不行?」
怎麼辦呢?正確的做法:
1)確認當初購買原因:
當初客人為什麼買?原因是什麼?百貨裡這麼多保養品品牌,為什麼客人要選你們家?當客人錢就這麼多時,品牌是不是客人的首選?不能是第二名,一定要是第一名。
2)盤點客人現有資源:
客人都買些什麼商品?(包含其他品牌)
讓客人感覺你們品牌是「有錢就會想買」的商品;在錢不多時,第一個放棄的不是你們,是別人,只因為捨不得。如果問題不在產品本身,是不是有其他解決方式?
例如:退別人家的商品,不是你說出口,是用話術引導客人,並提供選擇權。
當物價調漲、薪水沒變時,客人一定會和你買嗎?
請思考,你有讓客人感覺你們品牌是「有錢就會想買」的商品;在錢不多時,第一個選擇的是你們嗎?如果沒有,接來你會怎麼做?
精準銷售只在天使美學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