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深藍電腦!」我與深藍握了握手。
雙方行禮如儀,深藍禮貌的對我鞠躬,我竟不自覺的對機器點頭,我面對是一個可敬可怕的對手,卻不是人類。
這回,深藍簡直不堪一擊,一敗塗地,而且,大聲哭起來…
「老兄!別…別叫我電腦!」深藍說:「我應該比你更像人類唷!」
這時,我看到王文燦身邊站著幾位電腦科學家,他們都是深藍的設計者,頻頻叫好,王文燦豎起大拇指,對著我和深藍喊叫:
「成功了!成功了!機器有了情感!」
──節自黃海〈深藍的憂鬱〉
〈深藍的憂鬱〉發表於2006年,以當前最火紅的人工智慧為題,寫下人類棋王與深藍電腦發人省思的對弈。人類棋王在多次輸給電腦後,在絕望之際植入具有超級計算能力的晶片打敗了電腦,同時科學家又對於落敗後的電腦,表現出「難過的情緒」而欣喜若狂。
在最後的對弈中,棋王之所以能夠贏過電腦一方面是因為植入了電腦晶片,擁有超級計算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電腦變得如同人類具有情緒反應,判斷不再只有精準的算術與邏輯,這場對弈究竟是人類或電腦勝利,令人充滿解讀空間。
在追求效率與精確的世界,比起情感的表達,我們總更鼓勵人們展現邏輯判斷的能力,並認為情感會影響精確的判斷。
有些人甚至會將悲傷、害怕、焦慮等的負面情緒視為人類懦弱的象徵。
但若從演化論的角度,情緒卻有它對我們生存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無論是從內部功能或社會功能均如此。
前者指我們直接從情緒獲益,如恐懼幫助我們遠離危險、憤怒幫助我們捍衛生存所需、噁心則是避免我們攝取變質的食物。
後者則是協助我們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們的基因得以持續於後代留存。甚至若是以神經上位系統的角度而言,激起不同情緒神經上位系統將會為我們帶來一連串的子系統反映,協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同時情緒常常也是人類創造力的來源,能夠感受情緒更是我們日常豐富多彩,充滿滋味的原因。
也許在能感受情緒的同時,人類也面對著挑戰。
無論是嚴重心理困擾或是日常情緒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生而為人,我們或許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不想感受那麼多負面情緒的念頭,但縱使負面情緒,也如前所述存在正面的意義,我們所感受到的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但如何表達確有其適當與否的問題。
在愈趨重視情緒健康的今日,我們更加鼓勵在日常中讓情緒流動,而非忽視它。我們可以透過運動、伸展、冥想等方式學習與情緒起伏和平共處。
生而為人學習如何品嘗情緒的滋味,既是特權也永遠的功課,
因為能夠感受,我們世界有別於電腦,因為情緒我們充滿潛力與驚喜。
我們雖然會受困於低潮,但也可以因為愛與喜悅創造或達成許多美好的事物與成就。
感謝每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