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試圖讓人掏錢的產品都會先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吸引注意,或是更長線布局建立形象,建立影響力,例如房地產建案或政治人物會買下交通要道的大幅廣告,電商或甚至詐騙集團會買下社群媒體或搜尋瀏覽器的廣告,把關鍵資訊送到決策者眼前,看似無關緊要的資訊,背後有著龐大的利益,這樣的現象當然包括股市裡的各種新聞、傳聞、報導也隱含傳送關鍵資訊與影響決策的安排。
理論上投資決策是理性評估思考的結果,不應受到各種新聞與傳聞的影響,實際人性的許多決策是直覺、從眾、模仿等未經思考的結果,所以買廣告有效,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思維,成為詐騙集團的工具,股市大戶主力也是利用人性的直覺、從眾等天性,可以在股市中吸引資金追價,從中投機獲利。
股市裡的大戶主力如何影響媒體、創造出廣告式的新聞報導?只要拉抬股價,股價強勢就會吸引投機客注意,媒體自然會去報導,投資人自己就會創造出前景樂觀的想像,許多影響投機決策的資訊,都是利用人性,設好陷阱,自動在投機客的頭腦裡自動生成。
當然主力大戶也是冒著風險在市場中求生,現實中還有許多條件配合才能達成上述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投機決策的目的。投機能夠盛行的關鍵是市場裡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否則就像砸錢買了廣告,消費者卻買不起產品,就達不到原本預期的效果,而另外一個重要條件是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