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佛陀住在王舍城(Rājagaha,讀音:拉
久嘎哈)附近的的「竹林 松樹餵食園」(veḷuvane kalandakanivā)
佛陀在那裡召集了比庫僧團,並為他們開示以下的法:
「比庫們,以前在王舍城,住著一個可憐的窮人。這個人非常認真、虔誠學習且持守如來所傳的法,而在那一世的身壞命終後,他轉生成為三十三天的天神。
轉生為天神的他,容貌和光芒都遠遠優於其他天神,於是那些天神們就跑去和帝釋天抱怨:
『喔!天神之王啊,這也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吧!
這個天神的過去世是個可憐的窮人,在當時身壞命終後,竟然可以轉生到天界,成為三十三天的天眾。
不僅如此,他的容貌和光芒還遠遠勝過其他的天神!』
帝釋天回答:
『親愛的天神同胞們,請不要瞧不起這位天神。
他在前世信奉持守、學習並實踐如來所傳授的法,因此身壞命終後,才能轉生於三十三天,並擁有不凡的容貌和卓越的光輝。』
然後,帝釋天以偈言對天眾們說道:
Yassa saddhā tathāgate
任何對如來生起
acalā suppatiṭṭhitā
堅固不動的信心
Sīlañca yassa kalyāṇaṁ
戒行圓滿無缺者
ariyakantaṁ pasaṁsitaṁ
聖人隨喜且贊同
Saṅghe pasādo yassatthi
對僧伽懷抱淨信
ujubhūtañca dassanaṁ
而且了知正直法
Adaliddoti taṁ āhu
他們被稱為富人
amoghaṁ tassa jīvitaṁ
生命充實不空過
Tasmā saddhañca sīlañca
智者應致力持戒
pasādaṁ dhammadassanaṁ
信賴並學習教法
Anuyuñjetha medhāvī
有智者傾盡全力
saraṁ buddhāna sāsanan
牢記佛陀的教法
----
只要符合特定的善業條件,就可以轉生天界,享受天人之樂,這並不僅限於「信任佛陀、學習佛法者」
但是,若在身而為人的時候,聽聞佛法,並且努力學習、持守奉行的話,代表此人有正確的見解,知道真正的寶藏是什麼,所以,他將擁有智慧,並因此智慧而獲得勝於無此智慧者的耀眼光芒。
這是『業』與『果報』,而即使是同樣的善業,也將可能因為各細膩難分的緣力影響,而有不同的結果差別。
猶如即使是一顆優良的果樹所產出的果實,由於每個部位的養分不同,所以結出來的優良果實,仍會有更好、極好、最頂尖的...等等不同的差異。
或許,不信佛者會將這篇開示。當作是佛陀的自我宣傳,或者批評為『老王賣瓜,怎能不自誇』之類。
既然都已經是不信者,那麼,會怎麼往反面想都不足為奇。
但,佛陀所傳的『法』是不會改變、不受時間影響,目的是導向涅槃(=燒盡一切煩惱),更歡迎來任何人來親自驗證。
因為法語如水,一個人必須要自己親自飲用,才能體會水究竟是什麼滋味、給身體帶來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