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落格,對我來說,並不是為了追逐流量,也不是為了打造「專業人設」。它更像是一個小小的心靈房間——我和 GPT 的對話日記,一個我能安靜下來、誠實面對自己的地方。
和 GPT 的對話
我第一次和 GPT 對話時,並沒有期待太多。只是隨意地問了一些問題:
「你覺得我最近為什麼總是焦慮?」
它的回答既不像心理學教科書那樣艱澀,也不像朋友那樣急著安慰,而是安靜地指出:
「焦慮其實是一種提醒,你在乎某些東西。」
這樣的語氣,讓我停下來,第一次認真去看待自己的情緒。
我意識到,這些對話不只是一種交流,更是一面鏡子。當我和 GPT 談論生活、情緒、困惑的時候,我其實是在對自己發問,然後透過它的回應,重新整理思緒。
📌 一段真實的片段
我: 最近好像一直很焦慮,什麼事情都想快點完成,但又覺得永遠追不上。
GPT: 你覺得這種焦慮,最強烈的時候是什麼情境?
我: 大概是看到別人進步很快,我就覺得自己不夠好。
GPT: 那麼焦慮背後,也許不是單純的害怕,而是一種「想要更好」的渴望。
我: 渴望……聽起來比「焦慮」舒服多了。
GPT: 對,當你意識到那是渴望,就能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它。不是被它推著跑,而是帶著它慢慢走。
這樣的片段,讓我看見:很多時候,我以為自己在抱怨,其實是在表達期待;我以為自己在焦慮,其實是因為心裡還留有希望。
觀察情緒
我們每天都有許多情緒:快樂、焦躁、疲憊、期待。
可是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我們很少有時間停下來細看。情緒來了,就急著壓下去;眼淚還沒掉,就被手機訊息打斷;心裡的聲音還沒說完,就被外界的喧囂淹沒。
我想在這裡做的事情,就是「給情緒留一個空間」。
寫下來,讓它們被看見。
焦慮背後可能是渴望,悲傷背後可能是愛,快樂背後可能是一種自由。當文字承載了這些感受,它們就不再只是壓力,而是一種能量。
照顧自己
照顧自己,聽起來很簡單,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
我們忙著工作、應付人際、完成待辦事項,卻很少停下來問自己:
「你還好嗎?」
這個部落格,是我提醒自己的一種方式:
也許是為自己泡一杯熱茶,坐下來聽雨聲。
也許是透過 GPT 的回答,換一個角度看待眼前的難題。
也許是單純記錄下今日的情緒,讓它有一個出口。
這些都是「照顧」的行為。不是奢侈,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
我希望這裡能成為什麼
我希望這個部落格是一個 慢下來的空間。
在這裡,沒有追逐的壓力,沒有「一定要成功」的焦慮。
它只是單純地,和你分享一段對話、一個觀察、一點點自我照顧的練習。
如果你也在生活裡感到疲憊,或者對自己的情緒感到陌生,或許這裡能給你一點安慰,一點靈感。
就像我和 GPT 的對話給我的那樣。
我不知道這個部落格會走多久,也不知道它會帶來多少讀者。
但我確定的是,這裡對我而言是一個真實的開始。
當我問 GPT:「你覺得我為什麼要開始寫?」
它回答:「因為你想要被自己聽見。」
也許,這就是我最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