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店老闆說:上班時間可以盡情喝公司的飲料
員工:帶超大水壺甚至已經可以說是桶裝水的程度去公司裝水
老闆:這個的話不行餒
員工:不然我們集體離職?
我有時候會覺得,人生在世最難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所謂的「分際」。
從以上的對話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分際的問題。
我們先從第一句話來看。
第一句話,老闆想表達的就是他對於員工,或是公司的一個福利。
假設你只是一個路人,跟這間店沒有任何關係,你要喝飲料勢必是要用買的,飲料不會憑空出現,包括材料、人力,還有你站在它面前的這間店。
所以,「可以盡情喝公司的飲料」,無疑是個「福利」。
但就像前面所述,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老闆也要養家糊口,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想要很多的錢。他開的這間店不是「慈善企業」,而是「營利事業」,因此,他說了,「上班時間可以」這個條件。
(就算是慈善企業申請任何福利補助也都還要填單跑流程。壓嘴壓下去,就能在特定時間內得到免費的東西,這種事還真是非常划算的了。)
這就像公司裡有開冷氣,是為了讓大家上班時舒服點,營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以這個情況來說,這就是「上班時間冷氣隨便吹,吹到飽」阿。但就沒人會想要「把冷氣拆回家用」吧?福利的邊界,本來就該清清楚楚,一開始就講清楚了。
再來看到第二句話,也就是這篇貼文的引爆點。
員工帶了一個大桶子去店內,表示想裝一整桶的水回家。
身為老闆,覺得這件事不太合理。畢竟我也說了,上班時間你可以這麼做。假設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內喝完5000C.C的飲料,那也是你的能耐,我沒有任何意見,但你說要拿桶子來裝店裡的水,並且是要帶回家使用。
這好像跟遊戲規則,跟一開始講好的有點不一樣啊。
你說,欸,我裝的是水,還不是茶耶,茶有成本,要用茶葉泡,我沒有要裝茶阿,我裝的是水,白開水,這種東西可以說是零成本吧?給我多裝一點會怎樣?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給,還是不給呢?
這種討論在網路上很常見,並且百分之百可以見到一個現象,就是「滑坡」。
會有人說,老闆本來就不應該無償提供阿,今天你說裝一桶水回家沒什麼,明天是不是要開始整箱飲料搬?再來乾脆直接把冰箱推走?最後老闆是不是要幫員工的家裡也開一間分店?
如果員工都能拿桶來裝水回家,那以後員工拿桶子來裝珍珠奶茶也要給?最後是不是直接變成員工自助餐,店裡的料全都搬光?
好的,停,先等一下。
我知道你想為老闆打抱不平,但這些舉例都滑坡了,不太好。你說員工帶一桶水回家,就往後推成「整箱飲料搬走」,再推到搬冰箱,最後是「老闆在家幫你開分店」。這四步裡面只有第一步是真實的,其餘三步全是幻想出來的。這就像「今天你打噴嚏 → 明天肺炎 → 後天癌症 → 下禮拜一定死掉」。你說拿桶裝水,就往後推成拿桶子裝奶茶,最後把整家店搬光,但其實一桶水和整間店之間是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這就像「今天你給我一顆糖 → 明天是不是要把糖廠送給我?」
有趣的是,回覆裡還可以看到另一種發言:我公司的茶包、零食從來沒空過,員工愛拿多少拿多少,這才叫格局。言下之意就是沒有讓員工裝水裝到飽,這位飲料店老闆太小氣。可是在我看來,這根本是錯誤的類比。兩個老闆的經營場景、成本結構並不相同。
零食隨便拿老闆也許做的是辦公室業務,茶包零食的成本既然是員工福利,就算員工多拿幾包,對整體經營影響不大;但飲料店是小本買賣,水、電、原料每一分錢都要算進成本,老闆給的「上班時間暢飲」,已是擠出利潤的體恤。拿不同行業的福利標準放在同個天秤上比較,本來就不合適。
如果感覺不出差異,可以再看這個例子:這就像要求路邊小吃攤跟高級餐廳一樣「送甜點吃到飽」。
更何況,「格局」從來不是用「福利能拿多少」衡量的,而是「雙方是否守住規則的分際」,辦公室員工拿零食,老闆沒說「不能帶回家」,那是訂規則的人允許你這麼做;但飲料店員工帶桶裝水,明明違背了「上班時間使用」的規則,再扯到「格局」,屬實是沒有必要,也不能這麼輕易蓋棺論定。
(真的要我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跟格局和金額無關,而是跟奇檬子和規則有關)
那我們再回到員工的這個行為,拿桶子要裝很多水回家。其實,無論老闆接下來說的是什麼,只要不是情緒性用語,我認為很大的機率都會是類似勸導或是隱晦的阻止,就算是直接拒絕,也是合理的。並不是說「訂規則的人就是最大」,而是福利規則真的一開始就講好了,又更何況他是老闆,把水帶走確實算是超過界線了,老闆會阻止或是講兩句,都是很正常的。沒想到劇情直接鬼轉,員工直接回:「不然我們集體離職」這句話。
服務業普遍缺人是大家都知道的,有的甚至因為缺人縮短營業時間,我想,或許就是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態,讓少數員工覺得「規則可以讓步」,覺得「反正店裡缺人,不爽我就離職,不做最大,老闆肯定會妥協」。
可是,「缺工」從來不是越界的理由。用離職威脅老闆,或者我這麼說吧,鬧鬧小脾氣小情緒,看似撈到了好處,其實是在消耗整個服務業的信任資本。其他人看到這篇貼文,很容易就會把「不懂規矩、貪小便宜」的標籤貼在所有服務業者身上,讓那些認真上班、調飲料、忙到沒時間吃飯的其他人,跟著被拖下水。
老闆給的「上班時間暢飲」,是工作時的便利、福利,是讓員工在店裡撐得住忙碌的體恤;但員工拿桶裝水回家、用離職要挾,是把這種便利扭曲成「可帶走的家庭資源」,把體恤變成了「必須讓步的壓力」。規則本來清清楚楚,偏要硬掰出另一套解讀,只因為自己想多拿、覺得水沒成本。
所謂「分際」,從來不是模糊的感覺,就是在這種要不要越過規則邊界、要不要用妥協換取不該得的好處的時刻,看得最清楚。
下一篇要講的是……我還沒想好。
周末通常會自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