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碧璽沒想到李大同會突然抬出這個AI大哉問,只見他低頭整理了一下思緒後,說道:
「目前AI的議題的確是受到產業界所有人的關注,最近這陣子常常會有客戶問起這個問題,他們也很想知道設備商在AI應用的發展進度。」
「不過就我的觀察,不只我們設備商,下游製造業那邊也一樣,大多處於觀望,或是摸索探詢解決方案的狀態,我到目前還沒看過真的走出實驗階段,效用和成本方面都足以導入實際生產的解決方案。」李大同點點頭,接著問道:
「你覺得AI在智慧生產的應用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嗎?」
「其實在最近AI成為議題之前,智慧生產本來就一直在發展,生產機台從早年的幾個按鍵操控,到現在普遍的微電腦人機介面就是一個例子,只是目前智慧的程度比較受限。」
「AI要成為智慧生產的一部分,我個人認為有三大前提,一是它能提供明顯的效能提升,二是能讓製造業接受的導入價格,三是一個可以保證客戶生產機密不外洩的商業模式,如果這三點都能達到,那AI在設備業和生產業絕對是趨勢。」
「湯副總認為迦德如果要發展AI,可以從那些設備開始發展?」
「目前就各方面得來的回饋,再加上迦德本身的能力考量,如果我們能夠得到AI技術的挹注,我個人認為可以首先發展的AI產品有瑕疵檢測機台,以及在我們既有的機台加入耗損零件的維護預測。」
「湯副總對如何讓迦德得到AI技術的挹注,有什麼計畫嗎?」
「嗯,以迦德的情況,要嘛找到具有AI能力的合作夥伴,要嘛和具有AI能力的夥伴合併,我們目前的幾個軟體外包商並沒有這個能力。」
湯碧璽這話也道出了目前迦德的困境,具備AI技術的公司或單位目前都是香餑餑,以迦德的規模根本搶不到,只能等AI普及的那天,跟著分一杯羹。
「您對這次的案子,個人有什麼看法?」李大同接著問道。
湯碧璽想了一會,淡淡地說道:
「主要是侯董的個人生涯規劃,對我來說⋯⋯迦德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說到這裡,湯碧璽就停住了,其實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李大同稍微停了一會,沒再問話,湯碧璽這時突然想到什麼,問道:
「請問李先生的公司是和元辰一起參加這個案子的嗎?」
「是的,這次的買方是元辰和同盛一起參與。」Edward唐回答。
「我看李先生的名片,同盛是軟體外包商,所以覺得奇怪,可以問一下李先生為什麼會想入股迦德?」
李大同理解湯碧璽的疑惑,因為一般軟體商不會想主動入股設備商,他會覺得奇怪很正常,於是回道:
「我們會想入股迦德是因為我們有AI技術,有了迦德的硬體技術,加上元辰的生產應用經驗,可以很快推出能夠讓業界普遍接受的AI生產設備。」
「AI技術,真的嗎?」
湯碧璽這話一出,他自己馬上後悔了,覺得問得太直接,對這位李先生有些不禮貌,李大同並不以為意,直接拿出手機,把那個3D頭部模型生成app又拿了出來,這次以湯碧璽為對象,產生了一個栩栩如生的3D頭部模型。
這裡除了王肇川,都沒看過這個app,頓時幾個人輪流拿了手機饒有興致地看著上面的3D人像,李大同也同時在旁邊解釋這個政府標案。
等每個人都看完手機的3D人像,李大同拿回手機後,他接著道:
「這個AI技術只是同盛擁有的具實作能力的AI產品之一。」
接著他轉頭向坐在旁邊的Yuri藍說道:
「Yuri,可以跟妳借一下那份報告嗎?」
Yuri藍一聽,馬上將李大同在車上發的迦德報告遞給李大同,李大同則將之轉遞給了湯碧璽,然後說道:
「我是前天才知道迦德這個案子,這個報告是使用我們公司發展的AI,在一天內完成的報告。」
湯碧璽聽了李大同的話,馬上迫不及待低頭翻看起報告,Edward唐這時看湯碧璽旁邊的田茂杰靠了過去想一起看,於是也將手上的那份厚實報告拿給了田茂杰。
稍早從Edward唐口中知道,至少還有一組買家會參與競爭這個案子,李大同認為實在沒必要藏著掖著裝神秘,必須要把自己這邊的能力全盤托出,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尤其從剛剛湯碧璽的話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還沒有放棄這間他和好友一起親手打造的公司,雖然迦德已經連續幾年的虧損,但只要他能看到希望,就應該不會放棄。
也因此這個併購案能不能成功,就不再是價錢上的較量,李大同覺得能不能獲得湯碧璽的青睞,可能是關鍵,而同盛這邊的AI及其它軟體能力,正好可以補足迦德的短板,這點必須要讓湯碧璽知道。
湯碧璽和田茂杰快速地翻看這份六、七十頁的報告,越看越是驚訝,他們也常買企業徵信的報告,一個報告通常得花幾個禮拜的時間,花那麼多時間拿到的報告也沒手上這份報告全面。
報告裡除了一般徵信報告的公司基本資料,還包含歷史沿革、產品分佈、客戶分佈、市占率概估、詳細的高階主管資料、整整十五年的公司新聞頭條整理、訴訟案彙整、以及詳細的專利彙整,包含申請中、維護中、以及已經放棄維護的專利,可以說包山包海,但又整理得井井有條,六十幾頁的報告其實是經過濃縮的結果。

兩人並沒有仔細研讀,只是約略地翻看,大致看完後,湯碧璽抬頭看著李大同,問道:
「這真是使用AI技術做出來的報告?」
「是,如果使用人工,一天是做不出來的,即使用現在很紅的大型通用型生成式AI,一樣需要大量的人工校正,沒花個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還是不可能做得出來,這是我們獨有的技術。」李大同肯地答道。
Edward接著唐補充:
「我是三天前告知王董迦德這個案子,而王董是前天才告知李先生,這報告真的是用一天時間完成的。」
「這報告有什麼錯誤的地方嗎?」李大同問道。
兩人同時搖搖頭,湯碧璽說道:
「目前我沒找到錯誤。」
「我也沒找到。」田茂杰接著說道。
李大同點點頭,繼續說道:
「發展大型通用型生成式AI的難度,比之生產線用到的小型專家型AI要大很多,同盛雖然小,但以同盛目前的技術要跨入小型專家型AI這塊並不難。」
王肇川這時也加碼推銷了起來:
「同盛他們本來就是專攻生產資訊系統的軟體外包,元辰最近完成的生產資訊系統更新就是同盛完成的,他們非常瞭解製造廠對AI智慧生產的需求,這是元辰找同盛一起參與這次的案子的原因。」
「這個報告可以給我們嗎?」
湯碧璽問道,顯然對這個報告很有興趣,李大同點頭說道:
「可以啊。」
接著他轉頭對Edward唐和Yuri藍說道:
「我再傳電子檔給你們。」
兩人當然不會有意見,說道:
「好。」
「謝謝。」
Edward唐看兩邊不再說話,於是說道:
「感謝湯副總和田副總撥空見我們,那我們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為止。」
就在這時,李大同對面,也就是湯碧璽和田茂杰身後的牆壁另一邊的空間,突然傳來一陣隱隱的哄笑聲,聽起來牆壁的另一邊也是一個房間,會議室裡面的人對笑聲並沒有特別注意,但一號卻突然說道:
『謝天齊和侯億繕在牆後面的那個房間裡。』
李大同被一號的話嚇了一跳,問道:
『你說什麼?』
一號馬上在李大同的視線裡,勾勒出對面房間裡的四個人形輪廓,其中兩個人形輪廓的頭部上方分別標示出謝天齊和侯億繕兩個名字,另外兩個人形輪廓則是以問號來表示,一號繼續說道:
『這個廠房和行政大樓是相連的,只有一牆之隔,就是你前面的那道牆,我猜牆後面的房間就是侯億繕的辦公室,裡面四個人暫時只認出謝天齊和侯億繕兩人,我的掃描精度差二號很遠,你找機會靠近那面牆,在那裡我的掃描精度才夠。』
『好。』
說完,李大同極力隱藏此刻心中的驚濤駭浪,微笑著走到對面,和湯碧璽、田茂杰兩人分別握手言笑,順便讓一號再仔細掃描一遍,不一會,一號說道:
『確定是謝天齊和侯億繕沒錯,另一個女的是勞頓的執行董事Emma鍾,鍾艾曼,至於最後一個男的還沒找到。』
『我猜是高點背後的大老闆,查查看是不是上嶺科技的人。』
幾秒鐘後,一號說道:
『沒錯,是上嶺科技的策略長,叫彭旭廉。』
一聽這消息,李大同的心情馬上沈重了起來,看來和自己這邊競爭的另一組買家已經很明顯了,高點的打算和自己是一樣的,都是在為進軍製造AI化這塊市場進行佈局,只是他從沒聽說高點有AI的技術。
不過高點就算沒有也不要緊,他的富爸爸肯定有,高點的第一大股東上嶺科技是國內前五大電子製造廠,李大同猜測上嶺絕對有自己的AI團隊,元辰加上同盛根本沒辦法跟人家掰手腕,不管體量或者名聲都相距甚遠。
難怪今天連侯億繕的面都見不到,對純粹想賣股份的人來說,如果兩邊要選的話,任何人都會選上嶺那邊,李大同心裡想著。
湯碧璽和田茂杰陪著李大同一行人來到迦德大門口,禮貌地和一行人道別,看著廂型車離開才回頭進了公司。
廂型車離開迦德後,李大同首先開口,問王肇川道:
「王董,您覺得湯碧璽這人可以合作嗎?」
李大同這麼問理由很簡單,因為在知道競爭對手是誰後,他覺得自己這邊唯一的機會是湯碧璽選擇了自己這邊,所以王肇川的態度決定了一切,如果王肇川不想和湯碧璽合作,那這個案子就玄了,王肇川想了一會說道:
「我覺得可以,他這人是有心經營的,為人也不滑溜,算是實實在在做事的那種人。」
「那王董打算怎麼合作?」Edward唐插話道。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釋放一些股份,讓三方各持三分之一的股份,當然如果他願意賣更多也歡迎。」
Edward唐是老江湖,知道湯碧璽目前持股近半,如果元辰和同盛只接收侯億繕的股份,那湯碧璽勢必成為最大股東,迦德會虧錢,高層要負很大的責任,實在沒理由再讓原來的大股東繼續主導迦德下去,王肇川應該不會想當這種送錢童子。
湯碧璽的專長在研發技術,不在經營,股權不宜過大,Edward唐想了解王肇川的打算,這樣他才知道怎麼跟迦德繼續談下去。
「了解,回去後我會準備一份合約,王董這邊什麼時候簽約方便?」Edward唐問道。
「嗯,這禮拜公司裡面要先安排一下,就下禮拜吧。」
Edward唐接著對李大同問道:
「好,那李先生這邊下禮拜可以嗎?」
「可以。」
「對了,同盛這邊開始要找律師了,之後慢慢會有一些合約文件需要律師過目,記得找大一點的律師事務所,好的律師可以幫你規避掉很多後續的麻煩。」王肇川提醒道。
「如果不知道要找誰,可以找我,我可以幫你推薦幾個合適的律師事務所。」Edward唐補充道。
「好。」李大同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