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的這首以虞美人為詞牌的作品,是經典的早期詞作,寫於降宋後亡國後,抒發物是人非的哀愁與感嘆。
詞的小檔案
一、起源:詞的體例奠基於中唐,成熟於晚唐、五代,大盛於兩宋。
二、詞的別稱:曲子詞、樂府、詩餘、長短句。
三、地位: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合稱中國四大韻文。
四、格律:詞的格律依據詞牌而作。
1.詞牌是填詞時所用的曲調名,跟作品的內容大多無關。
2.每個詞牌的句數、字數、平仄與用韻,皆有其一定格式規定。
→ 比近體詩規定更嚴格
五、單位
詞一首稱「一闕」 ,一闋詞大多分為上、下兩片。
六、類別
依字數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 (91字以上)。
七、風格
1.婉約詞──詞之正格:以歐陽脩、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2.豪放詞──詞之變調:以蘇軾、辛棄疾、陸游為代表。
*綜合詞的小檔案,我們可以整理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的小檔案是
- 題目:無
- 詞牌:虞美人
- 押韻:
- 仄韻─了、少、在、改
- 平韻─風、中、愁、流
- 下片字首:雕
本闕詞最後以春天春暖融冰後,河水豐沛比喻對故國思念滿盈,並以水綿延東流展現愁綿延無限,透過實體的河流具象呈現思愁,是其一大亮點。
在我們的生命經驗裡,或許不容易理解李煜所歷經的亡國變故,但「物是人非」的感慨並不罕見,不管是因為搬家、畢業或其他的時空轉化,都會令人多少有這樣的感慨。現代中寫詞的人創作者不多,但在同樣概念中進行歌詞創作的人並不少,下次心所感的時候,不妨找一首能唱出自己心思的歌曲,撫慰自己的心。
感謝每一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