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畫啟動
江筱晴將先前整理的符號規則與尾隨者行動模式做成圖表,決定以第六個目標的行動為起點,主動設置誘導陷阱。
- 放置多枚符號紙條,形成「虛假行蹤」
- 觀察尾隨者反應,記錄改動次數與行動軌跡
- 利用符號排列預測白花下一步行動
——
2. 設置誘導
夜深,街道昏黃,江筱晴小心地在三個不同巷口放置符號紙條,每個紙條角落均留下不同排列。
她躲在不遠處的陰影中,手握手機,準備錄影尾隨者的每一步動作。 她清楚,這是第一次真正測試自己對白花行動的掌控力。
——
3. 尾隨者反應
幾分鐘後,黑影出現。
江筱晴仔細觀察:
- 黑影首先靠近第一枚符號紙條,檢查角落排列
- 然後依序移動至第二、第三枚紙條
- 每一次停留時間與改動方式,都與她之前推測的規則一致
她心中暗暗微笑:白花的尾隨模式完全落入我的設計。
——
4. 心理操控
江筱晴開始主動改變自己移動方向,利用符號與行蹤誘導白花尾隨者走向預設位置。
黑影明顯陷入判斷迷局,開始停頓、觀察、調整行動。 江筱晴知道,這就是心理主動權的初步實現。
——
5. 收集關鍵資訊
透過手機錄影與符號紙條觀察,她得到更多白花行動細節:
- 尾隨者對符號的敏感度極高
- 白花可能會提前預測追查者行動,但對符號排列變化的反應仍有延遲
- 這些延遲為江筱晴提供心理操控與反制空間
——
6. 結尾
江筱晴收好錄影,深吸一口氣。夜色中,她的眼神冷冽而堅定:
規則已掌握一部分,心理操控開始。
白花以為自己掌控一切,但真正的反擊,才剛開始。
街道靜默,只有她的呼吸聲與遠處車輛的引擎聲,彷彿世界在為她的行動屏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