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交通部(DfT)在最新的《2024–2050 港口貨運長期預測》中指出,海運產業正面臨結構性轉折。數據顯示,液體散貨(石油與石化產品)將在未來 25 年內大幅萎縮,而單位化貨運(渡輪、Ro-Ro 與集裝箱)則將持續增長,並成為主流。
石油貨運量的衰退
2023 年,液體散貨運量達到 1.693 億噸,但預計到 2050 年將跌至 6,210 萬噸,減幅高達 63.3%。這代表石油將不再是港口貨運的核心,海運石油時代逐漸走向尾聲。
標準單位化貨運(unitized freight)的崛起
與此同時,標準單位化貨運將在 2050 年增長56.7%,佔比從目前的 34% 提升至 52.5%。這類貨物具備高度電氣化潛力,與數位化物流、電動化運輸相互契合,將成為港口的主要業務增長來源。

岸電與能源基礎設施投資
伴隨貨運結構轉型,港口能源基礎建設正同步升級。NatPower Marine 已宣布投入 1 億英鎊,於英國及愛爾蘭八大港口建設岸電設施,並規劃到 2030 年將投資擴大至 2.5 億英鎊,打造全球首個涵蓋 120 座港口的清潔岸電網絡。此外,NatPower 也計劃在 Teesside 建立英國首座結合海事電氣化基礎設施的 大型電池儲能園區(GigaPark),支援電網與港口岸電整合。
未來趨勢與意涵
這一連串預測與投資顯示,英國港口與航運業正邁入脫碳與電氣化時代:
- 石油依賴減弱:石油相關貨運量的快速萎縮將重塑能源與航運市場。
- 電氣化成為主軸:單位化貨運與岸電基礎設施相互推動,將帶動港口與船舶的全面電氣化。
- 新商業模式出現:儲能、岸電及清潔能源供應商將取代傳統油品供應商,成為港口發展的新核心。
綜合而言,英國政府的預測與產業投資訊號一致,皆指出海運石油時代正在結束。隨著電動化與清潔能源的滲透,港口和航運業的未來將不再以石油為中心,而是轉向以岸電、儲能與低碳物流為核心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