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迎接寶寶的新手爸媽來說,最常遇到的疑問之一就是:「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其實餵奶不只是「餵下去」這麼簡單,從奶量安排到餵食姿勢、吐奶處理,處處都藏著細節。
這篇文章就為你整理 5大新生兒喝奶注意事項,幫你掌握新生兒喝奶的黃金原則,減少焦慮,讓育兒生活更輕鬆!
1. 奶量怎麼抓?先了解寶寶的胃有多大
新生兒的胃容量非常有限,剛出生時大約就像一顆彈珠大小,因此一開始應採取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兩種常見計算方式:
- 依體重估算奶量:體重(公斤)x 100~150ml = 每日總奶量。
- 參考月齡建議量:例如出生1週的寶寶每餐約80120ml,一天68次;3個月大時可達每餐120~180ml。
提醒:以上僅為參考值,實際餵奶量應根據寶寶的需求與成長狀況靈活調整,不必過度執著。
2. 餵奶姿勢要正確,才能預防吐奶與脹氣
正確的餵奶姿勢不僅讓寶寶喝得更順暢,也有助於預防嘔奶與胃食道逆流。
建議採「斜抱式」或「頭高於胃」的姿勢進行餵奶
避免讓寶寶平躺喝奶,尤其剛喝完奶就立刻躺下,容易引發吐奶。
餵完後記得掃風(拍嗝),這是幫助排氣、減少脹氣和吐奶的關鍵步驟。
3. 寶寶吐奶怎麼辦?先分清「溢奶」還是「嘔奶」
吐奶是許多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但爸媽首先要懂得分辨兩種情況:
- 溢奶:奶水慢慢從嘴角流出,通常沒有不適。
- 嘔奶:奶水突然大量、用力噴出,可能讓寶寶不舒服或哭鬧。
若寶寶體重穩定、精神正常,這些都是常見且可改善的情況。不過若嘔奶頻繁、影響食慾或體重,建議諮詢小兒科醫師。
4. 餵奶後這些事千萬別做!
寶寶喝完奶後,爸媽還有幾件「不能馬虎」的事情要特別留意:
- 避免立即平躺:餵完後應抱直立15~30分鐘。
- 避免劇烈活動:餵奶後避免洗澡、玩耍或太多動作,會壓迫腹部導致吐奶。
- 掃風+觀察:即使沒打出嗝,也建議抱直一段時間幫助消化。
5.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餵完奶後,爸媽最關心的莫過於:「他吃夠了嗎?」觀察這些徵兆就能有答案:
- 吸吮動作變慢或停止,主動鬆開奶嘴
- 手腳放鬆,臉部表情滿足
- 喝完奶後能安穩入睡
- 每天尿布濕5片以上、排便正常
同時,體重穩定成長是最明確的指標,只要寶寶長得好,爸媽就不用太擔心!
結語:育兒沒有標準答案,找到你和BB的節奏最重要
新生兒喝奶雖是每日例行事,但對爸媽來說每一口都牽動著心。與其焦慮,不如多觀察寶寶的反應、建立良好的餵食節奏,再搭配正確的知識與工具,就能讓餵奶不再是壓力,而是你們之間最溫柔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