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的BLW(Baby-led Weaning)怎麼做?我們的經驗分享

折衷的BLW(Baby-led Weaning)怎麼做?我們的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LW(Baby-led Weaning),顧名思義,由嬰兒在副食品階段,主導自己想吃的食物、份量,當初在懷孕時接觸到這樣的飲食方式,覺得實在太棒了!完全符合我們家與孩子互動的原則:"尊重與信任"。在給予合適的食物(軟硬度、形狀、天然、營養成分)下,尊重孩子想吃的、願意吃多少、想嘗試如何處理食物、相信孩子能選擇他的所需、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食物等等,更遑論就治療師觀點上,BLW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高頻率的練習到手眼協調、問題處理能力、各種感官刺激,於是我們決定在孩子副食品階段採取BLW的進食方式。

剛進行BLW時的蔬菜盤,黑黑的是芝麻蒸糕。

剛進行BLW時的蔬菜盤,黑黑的是芝麻蒸糕。


進行BLW前,有幾個家長與孩子要先具備的能力:

1.孩子已經滿6個月

2.孩子能獨立坐穩、頭部可穩定直立

3.會用手主動抓玩具或其他東西

4.孩子對於大人吃東西有興趣、想嘗試

5.家長有能力辨識 嗆到還是噎到

6.家長需學習寶寶版哈姆立克急救


但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在寶寶4個月開始即可以給予副食品,有助於減少過敏機率,因此我們決定在6個月進行BLW前,以"少量、多樣化的方式"開始副食品之路。

raw-image


  • 4-6個月:餵食方式,少量多樣化,目的在於試敏,若出現過敏反應則停止該食物2-3天,從蔬果類慢慢開始,6個月前孩子幾乎可以吃到蔬菜、水果、豆類、魚、肉、雞蛋、澱粉類等不同食物。
  • 6個月開始:孩子根據當天我們準備的食物有什麼就跟著吃什麼,僅幫孩子調整讓食物好拿取、軟硬適中、不添加調味讓孩子吃到食物原味。(這個時期有個大同電鍋事半功倍~)
  • 11個月左右:給予好操作控制的湯匙、叉子讓孩子使用,一樣保持原則"尊重、信任",在引導後,讓孩子自主操作、決定是否使用。


現在孩子快兩歲了,完全是個小吃貨也能自己吐籽撥蛋殼,很願意嘗試新食物,在給予副食品的階段我們反覆提醒自己以下幾項,分享給大家:

1.一歲前,奶永遠是主食!不必為了孩子這餐少吃了什麼、想要盡快一餐取代奶而焦慮。

2.硬、脆的食物要特別小心!譬如蘋果、堅果等。

3.不管是傳統餵食還是BLW,重點在於大人小孩都吃的開心!愉快的用餐環境讓孩子更喜歡食物。

4.在副食品階段,我們將每樣食材分開擺放,有助於我們觀察孩子是否喜歡、處理得好不好,也讓孩子更清楚每樣食材的味道、樣貌。

5.盡可能地與孩子會接觸到的照顧者溝通介紹,長輩看到孩子的進步多半都會非常的驚訝開心哦!


BLW堅持下來後,對我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整個家庭對孩子在各個方面的信任與尊重
BLW只是一個方式,不同的進食方式各有優缺無關好壞,取決於每個家庭重視的點



avatar-img
馥樂親子
15會員
26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馥樂親子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低肌肉張力如何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包括平衡協調能力、語言發展及專注力等方面。低肌肉張力可能由神經系統疾病、良性先天因素、照顧方式或感覺統合發展不佳等原因引起。文章提供了一些幫助孩子肌肉張力的建議,像是每日熱身運動,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身體動作。若有疑似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
本文探討了提升孩子握筆及書寫能力的關鍵要素,包括肌耐力、手眼協調能力、成熟的握筆姿勢、空間概念和合適的環境。每個要素皆有具體的練習方式,幫助家長瞭解如何在幼稚園階段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國小期間能夠有效提升書寫技能。透過正確的支持與觀察,孩子的書寫能力可望獲得長足進步。
本文探討三個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個人特質、環境及職能。透過理解孩子的能力、拉回注意力的方法及提升內在動機的技巧,家長可更有效地協助孩子增強注意力。注意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續的關懷與引導,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注意力,最終達到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本文探討低肌肉張力如何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包括平衡協調能力、語言發展及專注力等方面。低肌肉張力可能由神經系統疾病、良性先天因素、照顧方式或感覺統合發展不佳等原因引起。文章提供了一些幫助孩子肌肉張力的建議,像是每日熱身運動,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身體動作。若有疑似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
本文探討了提升孩子握筆及書寫能力的關鍵要素,包括肌耐力、手眼協調能力、成熟的握筆姿勢、空間概念和合適的環境。每個要素皆有具體的練習方式,幫助家長瞭解如何在幼稚園階段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國小期間能夠有效提升書寫技能。透過正確的支持與觀察,孩子的書寫能力可望獲得長足進步。
本文探討三個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個人特質、環境及職能。透過理解孩子的能力、拉回注意力的方法及提升內在動機的技巧,家長可更有效地協助孩子增強注意力。注意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續的關懷與引導,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注意力,最終達到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