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學的第一天,我去國小大門口跟孩子的媽媽碰面,我們約好這二天一起在學校正門口接她的孩子,以後我就負責放學後接孩子到教室。
等候的時間,我腦海突然跳出一個問題:我有沒有在開學的第一天接過自己的孩子?(兒子呢?好像有耶!第一個孩子的小學生涯第一天,比較慎重。女兒呢?因為當時公婆已經住一起,公公擔負起接孫女下課的任務。回頭問問他們,二十幾年前的事,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
孩子的媽媽非常鄭重對待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等待的時間,鉅細靡遺跟我叮嚀、約定日後在校門口的某位置等候孩子,讓孩子馬上就可以看到我。又請我主動找孩子,別讓孩子離開集中隊伍出來找我。等候時間,跟我細說他們夫妻對孩子成長的期待,不要求功課多好,倒數第一也無妨,他們可以等待孩子,等到她年紀智力成長到願意讀書、寫作業……。等好一會兒,我們盼望著那一列隊伍終於出現了。孩子看起來傻愣傻愣跟著老師所帶領的隊伍走,走到定點位置,跟著隊伍停下來。媽咪比我早一步上前「認」孩子,孩子看到媽媽開心地笑起來。
我問她上學開心好玩嗎?她語調高昂快樂的回答:好玩,認識了新朋友。
我們關心孩子上課情況後,媽媽不忘先前跟我的對話,又再盯囑孩子一定要在隊伍中等我上前接她,不可以離開班級下課隊伍。過馬路要牽著我的手……。
其實,看得出來媽媽有著很複雜的心情。孩子第一天上小學,她既覺得驕傲與喜悅,卻也處處表現出擔心與不捨、又期待她的成長,又擔憂新的變化。從媽媽緊張孩子第一天放學,怕我們彼此找不到對方,特別請假讓我跟著她一起接孩子,就可體會出媽媽的緊張。或許,緊張中還有一絲絲因為自己無法每天接孩下課的愧疚。
比較當年的我與今天孩子的媽媽,開學第一天,也許,學會放手,對媽媽來說比對孩子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