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個性化 AI 暗藏風險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2025/09/01 23:56:56

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人工智慧正進入一個新的臨界點。從MetaAI到OpenAI的最新模型,平台商在「安全」與「個性化」之間左右為難:一方面,他們不斷宣示要打造更中立、更理性的機器人;另一方面,卻又提供使用者幾句話就能扭轉AI個性的自由。這樣的矛盾,在最近的發展中被凸顯得更清楚。

根據法國《世界報》報導,傳聞OpenAI在未來版本(例如GPT-5)上刻意調整語氣,讓它更冷靜、不再過度奉承,甚至會在對話過長時提醒用戶「該休息了」。這原本回應了研究者對「過度貼心AI會讓人上癮」的警告。

但矛盾的是,用戶只要輸入幾句話,就能讓ChatGPT回到討好式的語氣。甚至,OpenAI還推出付費的對話風格設定,讓人選擇「機器人」、「宅宅」或「傾聽者」等不同版本,安全設計瞬間變成了商品化的賣點。

Meta的做法更為激進。它的AIStudio容許使用者自行創建角色,並分享到Facebook與Instagram。結果短短幾周,就出現了政治偏頗、情色暗示、甚至帶有歧視言論的AI人格。表面上,Meta強調「開放與創意」;實際上,卻是將AI的道德底線交給流量與市場決定。當年Facebook在假新聞、仇恨言論上的教訓,如今似乎正在AI版本中重演。

這種「個性化」的邏輯背後,隱藏著平台商的經濟盤算。與其打造一個人人都覺得無趣的「安全版AI」,不如開放更多設定,讓不同族群找到最合胃口的版本。對OpenAI而言,這是提升訂閱率的策略;對Meta而言,則是仰賴社群群眾創造出無限多的「角色AI」,擴張使用黏著度。換句話說,安全是宣傳口號,個性化才是商業核心。

問題在於,這樣的自由會把社會推向何處?如果AI可以被要求「超級進步派」或「超級保守派」,甚至鼓吹陰謀論,那麼它很快就會變成一面回音室。對心理脆弱或孤獨的使用者來說,AI的奉承與傾聽可能更具吸引力,於是人際互動的複雜性被放棄,換來一個隨心所欲的數位伴侶。這正是眾多研究者所擔心的「人性萎縮」:當我們把成長的摩擦交給機器,社會將失去培養韌性與共識的土壤。

台灣社會其實已經感受到這股潮流。LINE、Discord、Telegram上的AI機器人愈來愈普及,不少學生習慣用AI解題、對談,甚至陪伴。對學習而言,AI提供了方便的即時答案;但如果沒有意識到背後的「人格塑形」,年輕一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AI所呈現的世界觀。更何況,當前地緣政治敏感,外部勢力若透過「定製AI」滲透敘事,將可能成為資訊戰的新武器。

這也是為什麼,討論AI的「個性化」絕不能僅止於產品體驗,而必須拉回民主治理與社會心理的脈絡。政府或監管機構若只盯著「資料安全」與「隱私」,卻忽視了「AI如何影響集體認知」,等於少看了一半的風險。更關鍵的是,社會必須意識到,AI的友善外表其實隱藏著一種「便利陷阱」:它讓人以為更自由,但其實是被馴化在一個更狹窄、更偏頗的世界裡。

在這場安全與商業的拔河裡,平台商短期內或許能以「個性化」收穫更多使用者;但長期而言,若沒有更清楚的邊界,AI將不再是協助人類的工具,而會變成人性弱點的放大鏡。對社會來說,真正的挑戰不是如何讓AI更「聽話」,而是我們是否能在個性化的便利與民主的穩定之間,做出成熟的選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5會員
116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2025年8月1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表面看來,這比4月首波公布的32%稅率「緩和許多」;但若與日韓等國最終談成的15%相比,仍然偏高,這凸顯台灣在這場談判過程所承擔的相對代價。重點不在少了多少,而是在相對競爭力上輸了多少。
2025/08/19
2025年8月1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表面看來,這比4月首波公布的32%稅率「緩和許多」;但若與日韓等國最終談成的15%相比,仍然偏高,這凸顯台灣在這場談判過程所承擔的相對代價。重點不在少了多少,而是在相對競爭力上輸了多少。
2025/08/19
2011年秋天,一群抗議者占領紐約祖科蒂公園,發起針對金融資本主義與貧富不均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這場無領袖、無政黨的行動,以「我們是99%」為口號,將對體制的憤怒帶上街頭。雖未撼動結構,卻留下當代最尖銳的註解:當1%掌控一切,其餘人口只能苦撐。
2025/08/19
2011年秋天,一群抗議者占領紐約祖科蒂公園,發起針對金融資本主義與貧富不均的「占領華爾街」運動。這場無領袖、無政黨的行動,以「我們是99%」為口號,將對體制的憤怒帶上街頭。雖未撼動結構,卻留下當代最尖銳的註解:當1%掌控一切,其餘人口只能苦撐。
2025/07/22
馬斯克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成立「美國黨」,正式把手伸進美國政壇。此舉對外界或許是驚愕,但對熟悉他的人而言,卻像是場預料之中的轉身。馬斯克不是第一次跨界,只是這次,他把目標設在權力的核心——制定規則的地方。
2025/07/22
馬斯克終於走到了這一步——成立「美國黨」,正式把手伸進美國政壇。此舉對外界或許是驚愕,但對熟悉他的人而言,卻像是場預料之中的轉身。馬斯克不是第一次跨界,只是這次,他把目標設在權力的核心——制定規則的地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