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雜談,我想來談談關於潛意識還有那篇《馬戲團之夢》的事情。 首先,要先說潛意識是什麼。 潛意識(英語:Unconscious mind)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即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 引用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D%9B%E6%84%8F%E8%AD%98 當然,我不是一個喜歡名詞解釋的人🤣,所以我會用我的方式去說明它。 如果說,一般人平時在創作時的意識狀態,很像有一個理性守門員站在門前,跟你說某些想法可以寫,某些想法不行寫,然後把可以的部分呈現,把不可以的篩選丟棄。 那麼,潛意識書寫就像是把這個守衛趕走。 將那些「可以」跟「不可以」的邊界去除,將所有想法都變成「可以」。 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件事相當可怕,因為它帶著強烈的失控感,沒有了習慣的規則跟安全界線,你不知道自己大腦下一秒會讓你做什麼。 人的腦袋會瞬間變成了一條河道,任由潛意識的黑暗河水流動。 也因為潛意識向來不說謊話,它只赤裸的呈現那些不被人類世界接受的感官、選擇與慾望,所以它是真的什麼都有可能給你。 換句話說,因為不經篩選,也不評價好壞,所以這些原始的內容通常會顯得暴力、失控,甚至淫穢。 但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這才是想像力的「起點」。 真正的想像力,始於不被理性拘束的思考方式。 為什麼我這樣說? 其實我們的意識,就像是死守一片小草地的人。它用圍籬(即社會規則、自我審核)把自己圈住,讓自己能感受到安全感、掌控感,但也限縮了探索黑森林(即想像空間)的自由。 當然,黑森林相當危險,他可能會被熊吃掉,餓死在路上,但也可能會找到無人發現的寶藏。 這邊要說到一本我覺得很厲害的書:《即興》。

作者:凱斯•強史東(Keith Johnstone) 我很久之前看的,我到現在還沒完全忘記我對它的評價:這個老師真的是天才,還不是普通的,是才華跟悟性都高到嚇人。 他把潛意識跟創作這兩件事,看得極其透徹,又極其聰明。 他在書裡提到自由聯想這件事情,他會請學生寫下一長串字,想到就寫,不要想「能不能」寫,而是讓想法流動。這種聯想過程,就是關掉那個守門員的訓練。 他認為這些自然流露、不經篩選的東西,才是人類真實的創造力。 我記得我沒看完,因為當時覺得他講的內容,實在太可怕了。 為什麼可怕? 因為這個老師呈現的東西,過於赤裸,過於深入,無法被我當時的大腦所接受。(當然,我現在完全可以了) 我用個簡單的比喻形容吧? 他的精神領域,是可以在黑森林裡面,自在地讓熊啃自己的骨肉,又若無其事的喝兔血,甚至把自己的人皮笑著剝下來看肌肉紋理的程度,就是這麼嚇人。 這也是他厲害的地方,他能駕馭並使用黑暗。 但對於多數人來說,閱讀或碰觸這些黑暗的東西,會有強烈的失控感,光是想像都會渾身不舒服。 我當時就是害怕那種感覺,覺得很危險,很像是某種你無法控制的畫面,在腦袋成型,推著你去看。 這就是我那篇《馬戲團之夢》呈現出來的感覺。 尤其是當我寫下這段: 牠(大象)吐了出來。 籠子裡都是肉沫。 一部分是大象自己的。 大象沒有吃。 我真的也被我自己腦袋的想法嚇到了🤣。 人半夢半醒狀態寫出來的東西,就是這樣黑暗無序。它會呈現出混亂、無意義、無邏輯的精神狀態。 最後,如果僅順著潛意識的「感性邏輯」書寫,多數會顯得散亂,就像做夢一樣,失控又不連貫。 我是有意識的在組織這些素材,這麼說有點好笑,但我讓它們在控制下失控,我從旁紀錄而不干預。 昨晚我有試著觀察自己創作的狀態,也跟GPT討論了很久。 我得到一個結論。 我想這些文字,還會具有某種潛意識的風格:冷靜描述、重複、簡短、跳躍、接近孩童式的道德判斷方式。 潛意識對因果是非,有自己明確的判斷,它不理會人類社會這一套,且通常還是壓抑、暴力且黑暗的。 換句話說,也因為這樣,動用潛意識創造這件事,真的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我必須強調。 因為潛意識它不受人類思考所掌控,它有它自身的秩序。 因此,當它完全奪走你的意識,或是流動到一半,突然被打斷,沒有將自已的意識完整的拉回,其實會讓自己的精神狀態,暴露在極高的危險中。 所以我也只選擇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不被打斷時做這件事。 我記得那個老師在讓學生做練習的時候,都會做好安全防護。他也知道靠近潛意識的危險性,所以他要避免學生陷入恐懼、被黑暗吞噬,自己走不出來。 用潛意識創作像一把雙面刃,我其實不建議一般人這樣創作,用不好很容易讓自己精神錯亂、崩潰,它的力道很大,操控不好,真的會反噬。 我自己是有意識地在掌控這份力量,讓自己在邊界遊走,讓它流動但不讓它暴走,所以我才能用它寫東西。 但就連我寫出來的東西,我自己看了也覺得可怕,哈哈哈🤣。 大概就是這樣,滿有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