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要賺多少才算成功?收入真的能代表人生價值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被「幾歲該賺多少」綁架的現代人

 

在這個社會,我們很常聽到這樣的評語:

  • 「你都 30 歲了,怎麼薪水還這麼低?」
  • 「快 40 了還在租房,會不會太失敗?」
  • 「年紀一大把還賺這麼少,你不覺得丟臉嗎?」

這些話的背後,透露出一種「年齡與收入掛鉤」的隱形規則。似乎一個人活到某個年紀,

如果沒有達到「該有的收入標準」,就會被視為「不夠好」、「有問題」。

但我們真的能用「薪水數字」去評斷一個人的價值嗎?

假如有人賺得不多,但生活安穩、心靈富足,甚至比許多高薪卻焦慮不安的人更快樂,

這樣的人真的「失敗」嗎?



一、為什麼「幾歲該賺多少」會變成評斷標準?

 社會比較文化的壓力

人類天生會比較。當我們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在某個年紀買房、開車、投資致富,

就容易產生壓力。社會媒體更是放大了這種比較效應:有人在 25 歲年薪百萬、

有人在 30 歲環遊世界,這些故事讓人不知不覺覺得自己「落後」。

 家庭與長輩的期待

在傳統觀念中,穩定的高薪象徵著「安全感」。很多父母會用「你多少歲應該有多少收入」

來要求孩子,背後其實是希望孩子能有保障。但這樣的期待,也無形中加深了壓力與焦

慮。

 年齡焦慮與標籤化

  現代社會特別喜歡「年齡 + 成就」的組合,例如「30 歲前必做的 10 件事」、

「35 歲前應該存到多少錢」。這種說法看似激勵,實際上卻在暗示:如果你沒做到,

 就是失敗。


二、收入真的能代表一個人的價值嗎?

 低薪 ≠ 沒價值

 有些職業雖然收入不高,卻極具社會意義,例如老師、社工、藝術創作者。

 他們的價值不能用金錢簡單衡量。若只以「薪水」來評斷,等於否定了整個社會

 不可或缺的角色。

 知足的人生未必比高薪差

「夠用就好」並不是懶惰或沒野心,而是一種生活哲學。

  當一個人能用有限的收入支撐喜歡的生活方式,不為金錢焦慮反而更自在,

  這其實是一種智慧

 高薪未必等於幸福

 相反地,高薪常常伴隨高壓與高風險。有些人雖然賺得多,卻長期過勞、焦慮、失眠,

 甚至犧牲了健康與家庭關係。這樣的人生真的比較好嗎?


三、「幾歲該賺多少」的迷思

 忽略了產業差異

 不同產業的薪資天花板差異極大。科技業、金融業可能在年輕時就有高薪,

 但文創、教育、社福領域則需要更多時間累積。若用一個統一標準來比較,

 無疑是不公平的。

 忽略了個人選擇

 有些人選擇「慢生活」,不追求金錢,而是追求心靈平靜與人生體驗。

 這不代表他們「失敗」,而是他們有意識地選擇了另一種人生模式。

 忽略了機遇不同

 一個人的收入,往往也和出身、環境、機會有關。假如一個人家境富裕,

 能在起跑點就獲得更多資源,自然容易達到「高薪」;而另一個人努力奮鬥,

 卻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追上。若僅用「幾歲賺多少」來評斷,不僅狹隘,也不公正。


四、「賺多少」背後的心理問題

 永遠不滿足的焦慮感

 當我們只看金錢,就會陷入「永遠不夠」的迴圈:賺 3 萬想賺 5 萬,賺 10 萬想賺

 20萬。收入的數字永遠沒有盡頭。

 自我價值感被綁架

 把薪水和自我價值綁在一起,會導致「賺得少 = 我不夠好」的錯覺,長期下來會削弱自

 信,甚至引發憂鬱與自卑。

 忽略生活的多元面向

 過度專注在「賺多少」,容易忽略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健康、人際關係、家庭、

 興趣、自由。這些無法用錢衡量,但卻是幸福的基石。


五、如何跳脫「幾歲該賺多少」的迷思?

 建立自己的價值衡量標準

 與其問「我賺多少才算成功」,不如問:

  • 我是否能靠收入支撐我想要的生活?
  • 我是否在工作中找到學習與成長?
  • 我是否保有時間與健康?

 重新定義「夠用」

 所謂「夠用」,不是被動接受,而是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當你能把生活調整到「支出 ≤ 收入」,就已經是另一種財務自由。

 重視長遠發展,而非短期數字

 短期內的收入或許有限,但如果你持續累積技能、拓展人脈,長遠來看,

 價值會逐步顯現。與其焦慮「30 歲前一定要賺到多少」,

 不如思考「10 年後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錢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幾歲該賺多少」這種說法,看似合理,實則是一種狹隘的價值觀。金錢固然重要,

  但它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

 一個人如果收入不高,但能知足、自在、健康,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另一種成功?

 相反地,若一個人高薪卻過得焦慮不安,失去自由與快樂,這樣的成功又有何意義?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年齡與薪水對照表」,而是一種更健康的價值觀:

  • 看重成長,而不是比較;
  • 注重生活品質,而不是數字堆疊;
  • 知足於現有的同時,持續往理想前進。

  成功的定義,不該是「30 歲賺多少」,而是「在任何年紀,都能過上你想要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ysa蕾蕾
1會員
25內容數
Alysa🌸蕾蕾 部落客 ✨ Transformation 一點點的轉變✨ 🦋 走過低谷,也想成為別人的微光 🌿 情緒修復 × 自我成長 × 正能量 🌿 陪你一起療癒,一起變好 💜 歡迎來信留言告訴我你/妳的故事 💌 beautiful@beautifulday.tw beautifulday.tw
Alysa蕾蕾的其他內容
2025/09/07
—學會理解傷口,重新擁抱自己   「我是不是一定要成功,才會被喜歡?」 「如果我不努力表現,是不是就沒有人在乎我?」   也許你曾經這樣想過。   這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常常來自我們最初的歸屬地——原生家庭。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能脫離過去,但事實是,童年的情感傷口,  會以另一
Thumbnail
2025/09/07
—學會理解傷口,重新擁抱自己   「我是不是一定要成功,才會被喜歡?」 「如果我不努力表現,是不是就沒有人在乎我?」   也許你曾經這樣想過。   這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常常來自我們最初的歸屬地——原生家庭。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能脫離過去,但事實是,童年的情感傷口,  會以另一
Thumbnail
2025/09/04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幸福?」 你會怎麼回答? 有人說,幸福是有錢有房; 有人說,幸福是遇到對的人; 有人說,幸福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有人說,幸福是一個可以追夢的自由靈魂。 聽起來都很對,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些幸福,是你想要的嗎?還是你以為你該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9/04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幸福?」 你會怎麼回答? 有人說,幸福是有錢有房; 有人說,幸福是遇到對的人; 有人說,幸福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有人說,幸福是一個可以追夢的自由靈魂。 聽起來都很對,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些幸福,是你想要的嗎?還是你以為你該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9/02
—寫給剛失戀的你,一封陪你慢慢走的信 失戀,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把你的生活全部震碎。 那些共同的回憶、未來的計劃、熟悉的聲音,一夕之間消失,留下一個空空的心。 你是不是也這樣? 明明想快點振作,卻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鼻酸; 明明想忘掉過去,卻忍不住翻開舊訊息,一遍遍折磨自己。
Thumbnail
2025/09/02
—寫給剛失戀的你,一封陪你慢慢走的信 失戀,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把你的生活全部震碎。 那些共同的回憶、未來的計劃、熟悉的聲音,一夕之間消失,留下一個空空的心。 你是不是也這樣? 明明想快點振作,卻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鼻酸; 明明想忘掉過去,卻忍不住翻開舊訊息,一遍遍折磨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私立大學、沒有後門,還做大家都知道薪水不高的「行銷職」。經過多位貴人指導、各行各業朋友圈的分享、職場磨練,成功在30歲前達到年薪百萬的目標!這是一篇經驗&小心機分享。
Thumbnail
私立大學、沒有後門,還做大家都知道薪水不高的「行銷職」。經過多位貴人指導、各行各業朋友圈的分享、職場磨練,成功在30歲前達到年薪百萬的目標!這是一篇經驗&小心機分享。
Thumbnail
幾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Thumbnail
幾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Thumbnail
一年的時間 值多少錢 在不同的人身上 會有不同的結果
Thumbnail
一年的時間 值多少錢 在不同的人身上 會有不同的結果
Thumbnail
幾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Thumbnail
幾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