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行政院宣布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第72-2條的30%上限之外。這項政策迅速引發社會熱議:它究竟是年輕人購屋的「VIP通關證」,還是政治算計下的「薛丁格的承諾」?
政策背景:72-2 的枷鎖與新青安的解套
根據《銀行法》第72-2條,商業銀行辦理住宅與企業建築貸款,不得超過其存款及金融債券總額的30%。這原本是為了避免銀行資金過度湧入房市,造成金融風險。然而隨著房價從2000年的600萬躍升到今日動輒1800萬,貸款額度翻了三倍,30%的水位卻始終未動,導致銀行額度吃緊、審核排隊動輒三四個月,市場俗稱「房貸荒」。
行政院的解套方式,是在2025年9月1日起,將「新青安貸款」自72-2的計算中剔除。換言之,青年首購族不再與整體房貸額度綁在一起,銀行可以「愛怎麼放就怎麼放」。短期內,這確實為許多首購族與即將交屋的預售屋買家打開一道門。Zack 的觀點:避免斷頭潮,但埋下道德風險
房產分析師 Zack 認為,這次鬆綁的直接目的就是「幫助年輕人買房成家」並避免預售屋市場爆發斷頭潮。過去兩年,許多符合資格的年輕人雖然想申請新青安,卻因銀行額度不足而借不到。如今排除72-2,這群人終於能借到錢。
他進一步指出,受惠最大的是 總價1200萬元以下的小宅,通常是一到兩房產品。換言之,這並不是全面放水,而是對首購市場的補強。
不過,Zack 也提出警告:
- 短期內房價難跌,交易量會回溫,但屋主信心將更強,價格更難鬆動。
- 政府一邊央行踩煞車,一邊行政院踩油門,這是矛盾政策。
- 經濟學上這種強力干預會製造「道德風險」,讓人誤以為政府會永遠護盤,進而低估風險。
- 最關鍵的是,這並未解決2027年「新青安炸彈」問題:許多屋主屆時開始要還本金,若收入不足,斷頭風險仍然存在。
帥過頭的觀點:打房過頭後的強心針
另一位專家帥過頭則用「強心針」來形容。他認為政府其實是「打過頭了」,才不得不修正。
- 72-2 是 2000 年定下的,當時房價才 600 萬,如今平均價已三倍,但限制仍維持 30%,顯然不合理。
- 鬆綁後,貸款排隊時間將縮短,甚至幾天內就能核貸。
- 銀行能重新恢復 八成貸款成數,解決許多預售買家的交屋困境,也讓換屋族敢重新進場。
他預期,928 檔期會出現「報復性買盤」,市場將由冰冷轉為活絡。雖然投資客仍受二房五成、三房三成的限制,影響有限,但建商與代銷業會因此大幅受惠。
LINE 群聊的真實聲音:政策與現實的落差
在一場網友的對談裡,話語更加貼近基層感受:
- 網友L 認為政府之所以敢鬆綁,是因為新青安只到明年七月。屆時若房價沒漲,就延長新青安;若房價暴漲,就結束計畫重新限縮。換句話說,無論漲跌,政府都能找到說法。
- 網友C 更尖銳地指出,這是讓「勞工成為房奴」的政策,富人與財團才是真正受惠者,年輕人只是被綁在房貸上的齒輪。
- 網友B 批評這是「政治表演」,銀行仍能用「條件不好」為由拒絕貸款或提高利率。他直言:「總結,銀行的錢是給懂搬的人拿的,72-2沒影響。」還諷刺這是一個「薛丁格的72-2」──對有人存在、對有人不存在。
- 我則認為這很矛盾「踩著煞車加油門」,銀行授信仍然遵守 5P 原則,對條件不佳者依舊「看得到吃不到」。
這些展現了群眾吃瓜的真實心情:一方面對政策懷抱希望,一方面又充滿懷疑與無力感。
綜合觀察:短期護盤,長期未解
從專家到網友,幾乎有一個共識:
- 短期效應:確實能解決房貸荒,讓首購與預售買家有機會交屋,交易量將回溫。
- 長期隱憂:房價難跌、結構矛盾依舊存在,真正受惠的可能仍是條件好的中產與建商。
新青安的鬆綁,像是把水龍頭再度打開,但水流往哪裡去?是澆灌年輕人的成家夢,還是再次滋養房市泡沫?
這正是「薛丁格的72-2」:它既存在,也不存在。對能借到的人,它是一條救命繩;對借不到的人,它只是另一種幻影。
參考資料
超級房仲學院|Zack - 行政院鬆綁新青安,房貸荒終於解套,這是新一波的房價起漲點嗎?|2025下半年可以買房了嗎?2027新青安炸彈還會爆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