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精神 × 創作者哲學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不斷挑戰不可能。他們不是因為擁有最多資源,而是因為擁有最深的信念。他們是企業家,也是創作者。他們用技術改變世界,也用哲學定義自己。
張忠謀先生創辦台積電,開創了晶圓代工的模式,讓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的心臟。他說:「誠信是最好的生意。」這句話不只是商業準則,更是創作者的底層信仰——真誠,是作品最有力的語言。
黃仁勳先生帶領輝達走進AI時代,他說:「我不是在賣晶片,我在賣希望。」這句話像極了創作者的心聲:我們不是在販售內容,而是在傳遞可能性。
他們完成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也讓我相信:只要有信念、有格局、有誠意,世界真的會為你讓路。
企業家的精神,是創作者的哲學延伸
企業家擁有的,不只是技術與資源,更是一種靈魂的肌肉。他們的核心能力,像是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鍛鍊的內在力量:
- 創新力:不只是做得更好,而是敢做沒人做過的事
- 使命感: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讓世界更完整
- 韌性:在低谷中仍能創造,在失敗中仍能相信
- 整合力:把技術、情感、文化、語言,融合成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而創作者呢?我們用語錄卡、插圖、文字、聲音,去回應世界的混亂與美好。我們在每一次創作中,都在問自己:「我想傳遞什麼?我想陪伴誰?」
創作者的哲學,是企業家精神的柔性版本
我們也在創業,只是創的是靈魂的品牌;我們也在領導,只是領的是情感的流動; 我們也在創新,只是創的是語言的可能性。創作者不是在販售內容,而是在傳遞可能性;創作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靈魂的姿態。
這篇文章獻給所有正在創作、正在思考、正在尋找自己的人。
願我們都能在創造中找到信念,在信念中找到陪伴,在陪伴中找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