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就業博覽會諮詢現場,有一位女孩走進來,語速急促,聲音不小。她用英文說著,自己正在尋找一份與精品零售相關的工作,她問:「誰可以幫我了解台灣的零售市場?」
那一刻,現場的人有些困惑,她需要的是什麼?由於她的音量有點大,引起了一些騷動。然後有人走到外頭休息區,問剛結束服務的諮詢師們:「有誰有外商零售背景?可以進去幫她嗎?」
我想也許我的背景能提供些協助。於是,我走了進去。我們一開始用英文交談,直到發現我能理解她的處境,她開始安定了下來,慢慢轉換成中文,開始更清楚的訴說起她的故事。她是馬來西亞華僑,全家在她高中時搬到了荷蘭,後來一邊念書,一邊在精品店打工,直到MBA畢業,期間換了幾家店,由於多語言優勢(普通話、廣東話、潮州話、英語),業績一直不錯,薪資優渥。即使拿到了碩士學位,也沒想到要去嘗試「辦公室的職位」,因為第一線銷售已經給了她穩定的收入和成就。
她還有另一個特別之處~
在馬來西亞時,她就常聽台灣華語歌曲、看台灣綜藝節目。多年下來,台灣的語言與文化早已內化在她生活裡。也因此,當她在荷蘭做精品銷售時,最能自然與台灣觀光客互動。
2年前她來到了台灣自助旅行。
台灣的街頭、語言、文化,讓她感覺熟悉又安心。
1年前她到台灣待了1個月,過著如同當地人一樣的生活,幾乎可無縫接軌,交了許多台灣朋友,燃起了想要「留在這裡生活」的念頭。
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搬來台灣工作,她想著: 語言能溝通,有多語言優勢,有多年精品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加上MBA學歷,應該能讓她順利找到一份工作,加上過去也存了些積蓄,所以就放心地準備給自己6個月時間。
她想要進入精品品牌,做品牌行銷。
我問:你過去在荷蘭,沒有做過行銷吧?
她笑著搖頭。
我接著問:那為什麼不考慮從你有經驗的銷售開始,進而轉進入到銷售管理,反而想直接應徵品牌行銷的工作呢?
她回答:因為我拿到了MBA,還一直沒有機會應用到。
這個回答,讓我沉默了一下。
沒有品牌行銷經驗、沒有本地人脈,加上外籍身份,投了無數的履歷卻沒有面試通知,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焦慮感不斷升高。
我誠實告知:精品品牌行銷是很搶手的職缺,很多人競爭,你的現在的條件很難跳出來,要直接切入,難度非常高。
而她的優勢是銷售實力與國際視野,所以我建議可以試試以下這兩個方向:
回到精品銷售,尤其是免稅店,薪資能夠達到門檻(外籍專業人士的就業金卡薪資門檻),還可能因績效好被看見,而申請內部轉調至品牌行銷部門。
鎖定剛進台灣的新歐洲品牌,她熟悉品牌在歐洲的價值,能與引進方直接對話,也許能在創始階段,拿到關鍵的位置。
她聽進去了。結束時,她說很感謝終於看到「可能的方向」。
後來我們成了臉友,1個月後,她開心的跟我告訴我,她已經應徵上一家新代理的歐洲品牌的店長,馬上就要出國受訓,回來後開店。語氣裡滿滿的開心。
這是去年就業博覽會現場發生的故事。
今年的就業博覽會現場諮詢即將在10月4日進行,到時候又會碰到帶著什麼問題來找我們的朋友呢?
預約1:1諮詢,請搜尋 擺渡人生學校-生涯諮詢師-俠客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