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份物流中心的PT履歷,看見零工經濟的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陣子在公司招募物流中心的PT(計時工作人員)時,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履歷。

這位男士45歲,國中後到美國念書,取得碩士後在房地產仲介業待過多年。3年多前搬回台灣,主要從事翻譯工作,但因為案源不穩定,所以開始嘗試找一些簡單的打工機會。他投遞了物流中心的PT。

他坦白地說:「想要找不用動腦筋的體力活。」

當我向他說明物流中心的工作需要大量走動和搬運,他沉默了一下,最後笑著回應:「謝謝你提醒,這和我的想像不同,謝謝你讓我知道實際的狀況。」

還有其他許多各式各樣工作經驗的人,都在PT履歷中出現過,譬如: 導遊、酒吧員工、網拍創業者、外送員……。應徵的原因都是同一個:越來越多人已經不再依賴單一職業,而是以「組合式工作」來支撐生活。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線上學英文時碰到的老師,他是加拿大人,同時兼任四份工作:簿記員、咖啡店員工、線上英文老師、足球教練,還要兼顧在家自學的孩子的老師。對他來說,這樣的多重角色再自然不過。

現在,我們在台灣也看到相似的趨勢。

全球數據

美國:麥肯錫2022 年調查顯示,超過 36% 的勞動人口以某種形式參與零工經濟,比例逐年上升。

歐洲:歐盟統計局2023 年資料顯示,非典型就業(包括兼職、短期合約、自僱) 在過去十年持續成長,特別是兼職比例明顯增加,在部分國家已超過 20–25% 的勞動人口。

亞洲:印尼、印度、韓國等地,零工平台使用者在疫情後翻倍,成為年輕世代重要的收入來源。

台灣的觀察

根據 104 人力銀行 2024 年報告,台灣「兼職 / 彈性工時」相關職缺刊登數量,比三年前成長了 42%。

眾所周知的 UBER、foodpanda 等平台零工已經普及,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專業服務(如翻譯、設計、顧問、教練),也朝「接案化」與「任務型」合作發展。

對企業來說,短期、彈性用工的比例逐漸拉高;對個人來說,「多一種收入來源」已成為新的安全感來源。

對我們的影響?

我們這一代,多數人被教育成「一份工作要做到最好,最好做到退休」。但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這樣的單一路徑已經不一定能提供足夠保障。

或許我們需要開始思考:

除了專業領域,我還有哪些技能可以轉換成收入?

哪些「興趣」有機會成為小規模的經濟來源?

我是否願意去嘗試不同型態的工作,而不急著排斥?

因為未來的工作樣貌,不會照著我們的預測走。唯一能確定的是:一種謀生能力,已經不夠了。

想留給自己,也留給看到這篇的你的一個問題:

如果明天你的正職不在了,你能立即接手的「第二份零工」會是什麼?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預約1:1諮詢,請搜尋 擺渡人生學校-生涯諮詢師-俠客斐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6會員
10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9/03
有一位朋友,大學與研究所一路唸的都是歷史。 他對歷史的熱情近乎本能般的深刻,總想著如何把過去的故事帶進現在的生活,讓更多人發現歷史不是陳列在玻璃櫃裡的孤單文物,而是能陪伴我們的鮮活生命力。 因此,他夢想能進入歷史文創或展覽活動公司,透過策展與推廣,把歷史變得有趣、好玩、人人可親近。當他在描述的時
Thumbnail
2025/09/03
有一位朋友,大學與研究所一路唸的都是歷史。 他對歷史的熱情近乎本能般的深刻,總想著如何把過去的故事帶進現在的生活,讓更多人發現歷史不是陳列在玻璃櫃裡的孤單文物,而是能陪伴我們的鮮活生命力。 因此,他夢想能進入歷史文創或展覽活動公司,透過策展與推廣,把歷史變得有趣、好玩、人人可親近。當他在描述的時
Thumbnail
2025/09/02
十多年前,他們抱著一紙大學畢業證書,走進公家機關,成為「22K 約聘」的一員。起點很單純:22K 是當時唯一的選擇,也是一份穩定的開端。 沒想到,一路跑著跑著,十多年就過去了。 十多年後,他們熟悉的是公文流程、文件控管與跨單位協調,但陌生的卻是民企的節奏與遊戲規則。 最近,我遇到幾位從公職體制
Thumbnail
2025/09/02
十多年前,他們抱著一紙大學畢業證書,走進公家機關,成為「22K 約聘」的一員。起點很單純:22K 是當時唯一的選擇,也是一份穩定的開端。 沒想到,一路跑著跑著,十多年就過去了。 十多年後,他們熟悉的是公文流程、文件控管與跨單位協調,但陌生的卻是民企的節奏與遊戲規則。 最近,我遇到幾位從公職體制
Thumbnail
2025/09/02
最近在活動中碰到了一位年輕的朋友,他被一個問題深深困擾。 他約30出頭,在一間自己很喜歡的品牌公司上班,工作內容順手、同事相處愉快,甚至連上下班後的生活也過得精采。 直到半年前公司通知他:「因為部門主管接續離開,而你是最資深的,所以要升你上去當主管。」 這個升遷=20%的加薪+抬頭更漂亮。可是
Thumbnail
2025/09/02
最近在活動中碰到了一位年輕的朋友,他被一個問題深深困擾。 他約30出頭,在一間自己很喜歡的品牌公司上班,工作內容順手、同事相處愉快,甚至連上下班後的生活也過得精采。 直到半年前公司通知他:「因為部門主管接續離開,而你是最資深的,所以要升你上去當主管。」 這個升遷=20%的加薪+抬頭更漂亮。可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退伍前1個月開始投履歷,寄了20家公司,2家通知面試。退伍第3天面試,面試後通知隔天上班,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開始囉。 這是一家專利商標事務所,公司業務內容是協助企業或個人對於專利、商標的申請、轉讓、授權、延展、變更、補證、質權設定等服務。 當時在高雄分公司一共才4個人,主管(面試我的人)、業務2
Thumbnail
退伍前1個月開始投履歷,寄了20家公司,2家通知面試。退伍第3天面試,面試後通知隔天上班,我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開始囉。 這是一家專利商標事務所,公司業務內容是協助企業或個人對於專利、商標的申請、轉讓、授權、延展、變更、補證、質權設定等服務。 當時在高雄分公司一共才4個人,主管(面試我的人)、業務2
Thumbnail
我在英國的第四份工作的真實經歷:從找工作、被裁員到權益糾紛的過程,分享了在倉庫工作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在英國的第四份工作的真實經歷:從找工作、被裁員到權益糾紛的過程,分享了在倉庫工作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求職指「難」    以下是廖師兄自述,來文照登:2013年12月9日,因為要照顧晚上不能自理大小便的阿公,我來到了台中,也因為舊有的電腦工作,要跑回彰化去完成,晚上又跑回台中,而且非常不穩定,所以毅然決定搬來台中,晚上看照阿公,早上就想找一份工作來穩定收入......
Thumbnail
 求職指「難」    以下是廖師兄自述,來文照登:2013年12月9日,因為要照顧晚上不能自理大小便的阿公,我來到了台中,也因為舊有的電腦工作,要跑回彰化去完成,晚上又跑回台中,而且非常不穩定,所以毅然決定搬來台中,晚上看照阿公,早上就想找一份工作來穩定收入......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