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淨」不只是水質,更是文化象徵
Perrier 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礦泉水品牌之一,其「純淨」形象不僅是產品品質的保證,更是企業策略、地方治理與文化建構的成果。然而Perrier 如何從一個地方泉水轉型為全球品牌,其純淨形象背後有何社會與政治意涵。
泉水的「療效」與地方資源的重塑
1. Bouillens泉的歷史地位
Perrier 的水源來自法國南部 Gard省的 Vergèze 村,Bouillens 泉自古以來被視為具有療效,尤其對皮膚病、風濕與消化系統有益。19世紀初,泉水開始受到醫學界關注,並逐漸成為地方療養資源。
2. 從療養泉到工業化產品
隨著19世紀末的工業化浪潮,Bouillens 泉的角色開始轉變。1903年,英國富商 Saint John Harmsworth 收購泉水資源,並創立 Société des Eaux Minérales de Vergèze,將泉水商品化為「瓶裝水」,並以「Perrier」命名,向當地醫師 Louis Perrier 致敬。
品牌策略與全球化行銷
1. 「英式」行銷與形象塑造
Harmsworth 將 Perrier 定位為「桌上香檳」,以綠色玻璃瓶、圓胖瓶身作為品牌識別,並透過英國媒體帝國進行全球行銷。品牌形象強調高端、時尚與運動,成功吸引上流社會與國際市場。

2. 純淨的工業化標準
Perrier 的成功不僅來自行銷,更來自對「純淨」的極致追求。工廠設計採用現代化衛生標準,「水源」周邊土地被企業收購並嚴格管控,以防污染。純淨成為品牌的核心價值,也成為企業治理的依據。
地方社會的變遷與矛盾
1. 土地擴張與居民權益
為了維護水源純淨,Perrier 公司逐步擴張土地,限制周邊農業活動與建設。這導致原居民對水源的「使用權」逐漸被剝奪,地方社會出現緊張關係。企業雖帶動地方就業,但也改變了土地使用與社會結構。
2. 地方治理的企業化
Perrier 公司不僅是水資源管理者,更成為地方治理的主體。企業介入區域規劃、環境政策與基礎建設,形成一種「企業」主導的地方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引發民主參與和公共利益的質疑。
「純淨」形象的文化與政治意涵
1. 純淨作為文化符號
Perrier 的「純淨」形象不僅是水質的描述,更是一種文化建構。它象徵著現代性、健康、精緻生活與環境意識。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水,更是對生活方式的認同。
2. 純淨與權力的交織
純淨也成為「企業」權力的工具。透過控制「水源、土地與地方政策」,Perrier 建構了一種「純淨治理」的模式。這種模式表面上是環保與品質保障,實則是「企業」對「地方資源」的壟斷與治理權的擴張。
品牌、地方與現代性的交錯
Perrier 的故事不只是品牌成功的案例,更是現代社會中「企業、地方與文化」交織的縮影。純淨形象的建構涉及醫療、商業、環境與政治等多重面向,反映出現代消費文化的複雜性與深層張力。
「品牌」不只是市場現象,更是社會現象。Perrier 的「純淨」,不只是水質的保證,更是權力、文化與地方治理的象徵。
參考書目: Marty, Nicolas. “La pureté de l’eau Perrier : les enjeux d’une réputation.” Cadre de vie, équipement, santé dans les sociétés méditerranéennes, édité par Jean-Michel Goger et Nicolas Marty. Perpigna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erpignan,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