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複製人對「生育、記憶和靈魂」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中,「複製人」對「生育、記憶與靈魂」的渴望,直接挑戰了未來社會的「權力」結構,特別是人類對複製人的主宰地位以及傅柯(Foucault)所描述的各種控制機制。

raw-image

複製人對「生育」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複製人能否生育,而非僅僅複製,是電影中顛覆現有權力結構的核心關鍵點。

從「被製造者」轉變為「人口」:

如果複製人能夠生育,他們將從單純「被製造」的人工生命體,轉變為一個擁有自身「人口」的群體。這種轉變意味著他們不再僅是「統治權力」的對象,而是會成為現代「生命權力」的對象。「生命權力」關注的是人口的健康、成長和福祉,旨在培養、規範和管理「生命」。

瓦解「服從」與控制:

電影的開場就表明,新一代複製人被設計為「服從」。然而,如果複製人能夠生育,他們的後代將不會被「程式化」以服從或受限於這種設計約束。這將從根本上瓦解現有權力賴以維持秩序的基礎。

引發「種族戰爭」的恐懼:

喬希中尉(Lieutenant Joshi)極力阻止複製人「生育」的真相被揭露,她認為這種真相會打破世界。她擔心一旦「複製人」能夠生育,就會引發一場「內戰」,或如她所說的「物種」間的戰爭,因為人類社會將無法接受複製人作為一個社群的平等地位。她認為她的職責就是「維持」種類之間的「牆」,以防止這種衝突的發生。

爭取「民族」地位與獨立權利:

「複製人」地下運動渴望獲得類似於「民族」(nation)的地位。他們相信,如果瑞秋(Rachel)的孩子被發現,當權者就無法否認他們完整的權利。這意味著他們尋求一種獨立於國家和經濟機制的集體存在和權利,從而進入一種「生命」政治秩序,而非僅僅是統治下的個體。

華萊士公司對生命權力的利用:

華萊士公司(Wallace Corporation)的目標是開發能夠「生育」的複製人。這是一種典型的生命權力驅動的渴望,旨在擴展人類種族到其他世界,並提高勞動力和人口效率。這種對「使生」的權力追求,與洛杉磯警局(LAPD)對複製人「處死」的統治權力形成緊張關係。

複製人對「記憶」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記憶」在電影中是被渴望擁有的東西,挑戰了對「複製人」自我認知的控制。

質疑「假記憶」的控制:

複製人被預設擁有「植入」的「假記憶」。主角K渴望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記憶」的真相,並質疑其真實性。這種對記憶真實性的探索,直接挑戰了透過「記憶設計」來確保複製人服從的控制機制。

爭取自我認知與自我歷史:

電影強調了對「記憶」的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對自我歷史的渴望。主角K透過尋求記憶設計師安娜·史特林博士(Dr. Ana Stelline)的幫助,來驗證自己的記憶,這是一種對個人歷史和自我知識的追求,意圖打破被灌輸的身份限制。

raw-image

歷史的威脅:

如果複製人擁有「真實」的、集體的歷史,這將對警察權力構成威脅,因為它會挑戰洛杉磯警局控制「複製人」的基礎。喬希中尉試圖抹去所有關於瑞秋或其孩子的記憶和記錄,正是為了防止這種「歷史」的出現。

複製人對「靈魂」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複製人對「靈魂」的渴望,直接衝擊了人類定義與區分「人」與「非人」的權力。

挑戰統治權力的合法性:

在電影中,主角K將擁有「靈魂」等同於「出生」,而非「被製造」。人類社會普遍認為複製人缺乏靈魂,這成為洛杉磯警局對複製人行使「淘汰」(處死,讓其「退役」)權力(一種統治權力)的合法化理由。如果複製人被認定擁有靈魂,這種「處死」的權力將不再具有絕對的「正當性」,甚至可能面臨挑戰。

爭取「生命」權力的保護:

如果複製人被視為擁有靈魂,國家將有責任保護他們的生命,這與生命權力旨在「使生」(使他們活著)的目標相符,而非僅僅是「讓其死」(let die)。這將迫使權力機構將他們視為應受保護的人口,而非隨意處置的工具。

內在衝突與解放的潛能:

主角K對「靈魂」的渴望,表明他渴望掙脫人類機構的控制。這種渴望暗示著他可能不再滿足於被「程式化」的服從,並希望探索一種「人類式」的生命關係,包含生育和「成長」的可能性。這也意味著他可能不再單純地執行任務,而是會質疑自己的行為是否阻礙了複製人的未來發展。

對「何以為人」定義的顛覆:

「靈魂」的概念代表著一種內在的主觀經驗或無形屬性,被「出生」的人類所擁有。複製人對靈魂的渴望,挑戰了現有社會中「並非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擁有靈魂」的權力話語,迫使觀眾思考何謂「人性」的根本問題。

raw-image

電影透過傅柯提出的不同「權力」模式來描繪社會控制:

統治君主權力:

這是一種前現代的權力形式,其核心是君主擁有「生殺大權」。在《銀翼殺手2049》中,洛杉磯警察局(LAPD)對複製人行使著這種權力,例如「淘汰(處死)」年老的、不服從的複製人。複製人的生命由資本主義公司「創造」,因此警察對他們的「統治權力」顯得更為絕對。

規訓權力:

這種權力模式視「身體」為機器,偏好空間的合理組織,並傾向於標準化、監控和層級化。在電影中,主角K每次完成任務後都必須接受心理測試,以確保其心理沒有「出格」,沒有產生情感或遭受創傷。這種「創傷後基線」測試旨在確保複製人以「正常」且優化的方式運作,不產生或發展任何會妨礙其「服從」的慾望。這顯示了對複製人「身心」能力的最大化控制。

生命權力:

這是一種現代政府系統,關注「人口」的健康、成長和福祉,旨在培養、規範和管理「生命」。最初,生命權力主要針對「人類」,體現在將人們從地球轉移到外世界的運動中,以保護人類物種的健康。然而,如果「複製人」能夠生育並形成一個「人口」,那麼所有的生命權力關係都將適用於複製人,而不再僅限於人類。這將意味著複製人的「服從」將不再有保證,因為他們的孩子不會被「程式化」為服從。華萊士公司(Wallace Corporation)的目標就是發展出能夠生育的複製人,這是一種典型的生命權力驅動的渴望,旨在提高勞動力和人口效率。這與警察對統治控制的渴望形成了緊張關係。

天主教會神父的牧靈權力:

傅柯的「牧靈權力」概念,涉及權力從教會權威向國家領域的逐步轉移,關注「慾望和靈魂」,以及靈魂的慾望。在電影中,記憶設計師安娜·史特林博士(Dr. Ana Stelline)體現了這種牧靈功能。華萊士公司希望複製人擁有植入的「假記憶」,這可能是為了讓他們相信自己擁有「人類」的生命體驗,並透過長時間的記憶來確保服從性。這種權力試圖影響和控制個體的「記憶、自我認知和主觀經驗」,使其符合統治者的期望。

raw-image

《銀翼殺手2049》描繪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社會,其中政府權力與市場力量交織,透過對慾望的操縱、對族群界限的嚴格維持、以及多重權力(統治、規訓、生命和牧靈)的部署,來維持其對人口的控制與管理。電影的核心衝突點在於複製人可能獲得「靈魂」和「生育能力」,這將徹底顛覆現有的控制體系,引發關於「何以為人」以及社會秩序未來的深層焦慮。

複製人對「生育、記憶和靈魂」的渴望,並非孤立的個人情感,而是對《銀翼殺手2049》所描繪的、以傅柯「權力」概念為基礎的多層次控制機制(統治、規訓、生命權力,和牧靈權力)的直接顛覆。這些渴望一旦實現,將徹底改變複製人的社會地位、挑戰人類的「特權」、並可能引發社會秩序的全面崩潰或重塑。

參考書目: Ferrier, Sean Gerard. “Objects of Desire and Biopower in Blade Runner 2049”. Objets De désir Dans La littérature Et Les Arts De l’image, édité par Cécile Meynard et Gérald Préher.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方文化史
2會員
44內容數
介紹歐美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藝術、文學、神話、傳說、思想、宗教和民間信仰、心理與精神狀態........
西方文化史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深刻塑造了法國的記憶,但這種塑造過程充滿了矛盾、選擇性遺忘和持續的爭議。 主流歷史敘事與其功能: 法國歷史學界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主流敘事,傾向於譴責戰爭中的「暴力」並強調其悲劇性。這種敘事暗示法國有道義上的權利去捍衛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7/24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深刻塑造了法國的記憶,但這種塑造過程充滿了矛盾、選擇性遺忘和持續的爭議。 主流歷史敘事與其功能: 法國歷史學界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主流敘事,傾向於譴責戰爭中的「暴力」並強調其悲劇性。這種敘事暗示法國有道義上的權利去捍衛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7/17
「工業化」和「影像衝擊」這兩個因素共同形塑了當代社會文化的「注意力」危機,並且對學校中的注意力問題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工業化」範式對學校注意力的影響 學校體制,尤其是傳統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工業勞動的範式(即規訓、層級和強制)所塑造的,這延續至今仍是課堂結構的基礎
2025/07/17
「工業化」和「影像衝擊」這兩個因素共同形塑了當代社會文化的「注意力」危機,並且對學校中的注意力問題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工業化」範式對學校注意力的影響 學校體制,尤其是傳統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工業勞動的範式(即規訓、層級和強制)所塑造的,這延續至今仍是課堂結構的基礎
2025/07/15
1940 年 6 月,納粹德國閃電攻勢下迅速擊敗法國,迫使法國簽署停戰協定並接受德軍佔領。北部與西部地區直接由德軍掌控,南部則由維琪政權以合作姿態管轄。 在德國佔領法國的初期,法國民眾的抵抗主要是透過「微抵抗」,特別是透過顛覆和利用「節慶活動」及其象徵意義來進行的。這種抵抗活動早
Thumbnail
2025/07/15
1940 年 6 月,納粹德國閃電攻勢下迅速擊敗法國,迫使法國簽署停戰協定並接受德軍佔領。北部與西部地區直接由德軍掌控,南部則由維琪政權以合作姿態管轄。 在德國佔領法國的初期,法國民眾的抵抗主要是透過「微抵抗」,特別是透過顛覆和利用「節慶活動」及其象徵意義來進行的。這種抵抗活動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怎麼樣的限制能夠以【人類最大福祉】為目標來使用這些科技也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怎麼樣的限制能夠以【人類最大福祉】為目標來使用這些科技也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當人的金錢富可敵國,或是對親人突然離世的不捨,若真有複製人,是否讓人延壽甚至永生,複製人沒有靈魂的存在,這會是世界劫難,亦是人間天堂呢! 本片主演(孔劉)飾演前特工(閔基憲),被國家安排執行機密護送(朴寶劍)飾演複製人(徐福),過程因被富商聘請傭兵襲擊追殺,逃亡過程發現複製
Thumbnail
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當人的金錢富可敵國,或是對親人突然離世的不捨,若真有複製人,是否讓人延壽甚至永生,複製人沒有靈魂的存在,這會是世界劫難,亦是人間天堂呢! 本片主演(孔劉)飾演前特工(閔基憲),被國家安排執行機密護送(朴寶劍)飾演複製人(徐福),過程因被富商聘請傭兵襲擊追殺,逃亡過程發現複製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Thumbnail
殘酷和悲哀不同,殘酷代表了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揭發,悲哀則是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無力感。銀翼殺手系列作品正好驗證了這兩種概念,1982年的《銀翼殺手》體現一種黑暗的殘酷,而《銀翼殺手2049》則是表現了無盡的無力和哀愁。 
Thumbnail
殘酷和悲哀不同,殘酷代表了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揭發,悲哀則是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無力感。銀翼殺手系列作品正好驗證了這兩種概念,1982年的《銀翼殺手》體現一種黑暗的殘酷,而《銀翼殺手2049》則是表現了無盡的無力和哀愁。 
Thumbnail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由丹尼斯·維爾諾夫執導,延續1982年《銀翼殺手》的複製人議題,在永生與死亡之間,生命的辯證繼續擺盪。 當新一代的銀翼殺手K,擊殺流浪複製人之後,意外開啟一件三十年前的案件,意外發現第一代的殺手戴克,在大停電之後消聲匿跡,原來藏了一個孩子。
Thumbnail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由丹尼斯·維爾諾夫執導,延續1982年《銀翼殺手》的複製人議題,在永生與死亡之間,生命的辯證繼續擺盪。 當新一代的銀翼殺手K,擊殺流浪複製人之後,意外開啟一件三十年前的案件,意外發現第一代的殺手戴克,在大停電之後消聲匿跡,原來藏了一個孩子。
Thumbnail
  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述著2019的想像未來中,陰暗灰冷的死寂世界,以及那些比人類更像人類,追尋著生命價值延續的仿生人。2017年上映的續集,再往後推展了30年,提醒我們人類可以變得多麼寂寞,世界可以變得多麼荒涼。也延續著銀翼殺手的哲學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所謂靈魂,究竟如何存在?
Thumbnail
  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述著2019的想像未來中,陰暗灰冷的死寂世界,以及那些比人類更像人類,追尋著生命價值延續的仿生人。2017年上映的續集,再往後推展了30年,提醒我們人類可以變得多麼寂寞,世界可以變得多麼荒涼。也延續著銀翼殺手的哲學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所謂靈魂,究竟如何存在?
Thumbnail
這社會給了一個框架,去定義「哪種情感叫做『真情感』,哪種情感叫做『假情感』」、「哪種人是真實活著,哪種人的存在只是假像」;所以在世俗世界裡,他仍被大家當成「可取代」的魁儡來操弄。
Thumbnail
這社會給了一個框架,去定義「哪種情感叫做『真情感』,哪種情感叫做『假情感』」、「哪種人是真實活著,哪種人的存在只是假像」;所以在世俗世界裡,他仍被大家當成「可取代」的魁儡來操弄。
Thumbnail
“我們的行為定義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拖到現在才看《銀翼殺手2049》也並非我預料中的事情,但他的確是相當適合獨自觀賞的電影,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倒也是相當合適。
Thumbnail
“我們的行為定義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其實拖到現在才看《銀翼殺手2049》也並非我預料中的事情,但他的確是相當適合獨自觀賞的電影,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倒也是相當合適。
Thumbnail
【銀翼殺手2049】「人何以為人」的科幻佳作 一點小心得
Thumbnail
【銀翼殺手2049】「人何以為人」的科幻佳作 一點小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