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漫步】象山 | 莊敬路登山口 | 象山峰 | 氣喘吁吁 | 上山段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從富人區到山頂的城市景觀

週末清晨,我來到捷運象山站,準備展開一次短暫卻充滿汗水與滿足感的登山行程。

raw-image

一出站,眼前就是信義區的高樓大廈,

raw-image

這裡素有「富人區」之稱,氣派的住宅與名車林立,街道整潔而安靜。

raw-image

繁華城市與即將踏上的山林形成鮮明對比,我的心情不禁期待起即將到來的自然風光。

raw-image

氣喘吁吁的開始

沿著莊敬路走向登山口,石階筆直向上延伸,象山的坡度雖不算高,但階梯密集,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腿部肌肉的拉扯與心跳的加快。

raw-image

路旁的樹木茂密,蟬鳴與鳥叫交織,城市的喧囂逐漸遠離。隨著步伐專注於每個階梯,原本滿腦子的工作瑣事也慢慢被甩到腦後,只剩下呼吸與步伐的節奏。

raw-image

101與城市景色盡收眼底

抵達第一個平台時,我停下腳步稍作休息。回頭望去,信義區的街景盡收眼底,101大樓高聳入雲,周圍的街道與建築排列有序,如縮小版的城市模型。

raw-image

此刻的我感受到一種奇妙的心境轉換:從都市的繁忙到山林的寧靜,再回望城市的壯麗,心中不免升起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

汗水與滿足的頂點

繼續向象山峰前進,空氣變得更加清新,雖然汗水濕透衣背,但心情卻無比輕快。

raw-image

抵達山頂,眼前的景色令人屏息:蜿蜒的石階、台北盆地的壯麗景致、陽光灑落在101的玻璃帷幕上,閃閃發亮,像是屬於城市的另一種湖光。逸賢亭。

raw-image

站在山頂,短短的登山路程帶來的成就感,遠比想像中來得強烈。象山峰海拔184M

raw-image

親近自然,俯瞰城市

象山或許不是艱險的大山,但它的親民與便利,讓每個願意踏上階梯的人,都能換得不同的視角與心境。短短的幾百步,從富人區走入山林,再從山頂俯瞰全城,象山提醒我們:在城市之中,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片刻自然與寧靜。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5會員
4.5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泡完腳,把雙腳從溫泉池裡抽出來,感覺像是整個人都鬆軟下來。擦乾,穿好襪子和鞋子,心裡還留著一股暖意。正準備往停車場方向走,眼角瞥見小15公車正好停靠在站牌前。我心裡一緊,連忙快步跑去,幸好司機看見我,稍稍等了一下,才讓車門關上。能這樣恰巧搭上車,對登山後的疲憊旅人來說,簡直是一份意外的禮物。車廂
Thumbnail
2025/09/17
泡完腳,把雙腳從溫泉池裡抽出來,感覺像是整個人都鬆軟下來。擦乾,穿好襪子和鞋子,心裡還留著一股暖意。正準備往停車場方向走,眼角瞥見小15公車正好停靠在站牌前。我心裡一緊,連忙快步跑去,幸好司機看見我,稍稍等了一下,才讓車門關上。能這樣恰巧搭上車,對登山後的疲憊旅人來說,簡直是一份意外的禮物。車廂
Thumbnail
2025/09/16
從夢幻湖往冷水坑的路,幾乎全是下坡。石階蜿蜒向下,林間的風輕輕吹來,腳步踩在濕潤的石面上,帶著一點疲憊,卻也隨著每一步逐漸輕快起來。登山的辛苦,好像在這段下坡中慢慢卸下。二十多分鐘的路程,不長也不短,正好讓心情從山頂的壯闊,過渡到谷地的平靜。走到冷水坑停車場,看到公車站牌,心裡一陣慶幸:剛好15
Thumbnail
2025/09/16
從夢幻湖往冷水坑的路,幾乎全是下坡。石階蜿蜒向下,林間的風輕輕吹來,腳步踩在濕潤的石面上,帶著一點疲憊,卻也隨著每一步逐漸輕快起來。登山的辛苦,好像在這段下坡中慢慢卸下。二十多分鐘的路程,不長也不短,正好讓心情從山頂的壯闊,過渡到谷地的平靜。走到冷水坑停車場,看到公車站牌,心裡一陣慶幸:剛好15
Thumbnail
2025/09/15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考驗意志。眼前是一條無盡的階梯,陽光炙烈,石階曬得發燙。我雙手緊緊扶著欄杆,雙腳顫抖著,一步一步往下挪。每一階都像是在提醒我,剛才登頂的豪氣,還沒來得及消散,就要換成耐力的試煉。山路陡峭,體力消耗得快,汗水從額頭滑落,滴進衣領。眼睛往前一瞥,還是望不到盡頭,只剩下「慢慢來」這三
Thumbnail
2025/09/15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考驗意志。眼前是一條無盡的階梯,陽光炙烈,石階曬得發燙。我雙手緊緊扶著欄杆,雙腳顫抖著,一步一步往下挪。每一階都像是在提醒我,剛才登頂的豪氣,還沒來得及消散,就要換成耐力的試煉。山路陡峭,體力消耗得快,汗水從額頭滑落,滴進衣領。眼睛往前一瞥,還是望不到盡頭,只剩下「慢慢來」這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挑戰台北市「象山親山步道」,沿途經過巨人指縫一線天、怪石嶙峋老萊峽,在象頂遙望那過往風景秀麗的永春陂,順利的一舉登頂象山峰,沿途多變的山林景觀,令人目不睱給。
Thumbnail
連接樹林、鶯歌、三峽、土城、中和、新店、石碇、深坑到平溪等地,猶如一條微笑曲線的登山步道,陽光、風、新鮮空氣伴隨放鬆紓壓體驗~ 微笑山線 磨練的是心清淨 戀棧的是清幽境 連接是新鮮空氣 景色是藍天山綠白雲 腦海能增添自然能量吸引♡ 可以練腿力的選擇登山步道,也可很輕易駕車,從樹
Thumbnail
連接樹林、鶯歌、三峽、土城、中和、新店、石碇、深坑到平溪等地,猶如一條微笑曲線的登山步道,陽光、風、新鮮空氣伴隨放鬆紓壓體驗~ 微笑山線 磨練的是心清淨 戀棧的是清幽境 連接是新鮮空氣 景色是藍天山綠白雲 腦海能增添自然能量吸引♡ 可以練腿力的選擇登山步道,也可很輕易駕車,從樹
Thumbnail
午餐後,我們往上爬一大段需拉繩子的陡升坡,還好已滿滿能量,一刻不到,就抵達高處的「南山早操會」鳥居旁的「微風平台」,此處偌大的場地,視野開闊,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清晰可見遠處白雲繚繞的觀音山、大屯山,曲流的基隆河,及山下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大皮蛋豆腐」,還有淡水線捷運在高架軌道上蛇行而過,居高
Thumbnail
午餐後,我們往上爬一大段需拉繩子的陡升坡,還好已滿滿能量,一刻不到,就抵達高處的「南山早操會」鳥居旁的「微風平台」,此處偌大的場地,視野開闊,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清晰可見遠處白雲繚繞的觀音山、大屯山,曲流的基隆河,及山下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大皮蛋豆腐」,還有淡水線捷運在高架軌道上蛇行而過,居高
Thumbnail
台北的九五峰也是一座蠻親名的郊山 我們搭捷運到後山埤捷運站然後在走路到松山慈惠堂當作此次健行的起點 因為路徑比較多,如果想要走個0型建議可以載個GPX路徑 以避免走錯路或是找不到想走的路 此路段主要的景色可以拍到壯闊的101大樓跟信義風景 然後身在信義區卻可以享受著森林
Thumbnail
台北的九五峰也是一座蠻親名的郊山 我們搭捷運到後山埤捷運站然後在走路到松山慈惠堂當作此次健行的起點 因為路徑比較多,如果想要走個0型建議可以載個GPX路徑 以避免走錯路或是找不到想走的路 此路段主要的景色可以拍到壯闊的101大樓跟信義風景 然後身在信義區卻可以享受著森林
Thumbnail
今天要走的是象山鼻步道,開車來到永春高中後繼續往裡面開,到了一個社區這裡剛好有停車位,就停下來。慢慢的往上走繞過一個社區非常有特色,感覺上就是你回到了功夫影片的那個房子,兩旁都是走廊,感覺上居民就是長相往來,來很安靜,偷偷拍了一張照片。 來到登山口,第一個迎接的就是長長的階梯,高高的階梯,連續階梯
Thumbnail
今天要走的是象山鼻步道,開車來到永春高中後繼續往裡面開,到了一個社區這裡剛好有停車位,就停下來。慢慢的往上走繞過一個社區非常有特色,感覺上就是你回到了功夫影片的那個房子,兩旁都是走廊,感覺上居民就是長相往來,來很安靜,偷偷拍了一張照片。 來到登山口,第一個迎接的就是長長的階梯,高高的階梯,連續階梯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信義區,矗立著一座獨特的山脈,名為象山。 與其鄰近的虎、豹、獅山組成了著名的四獸山系,得名於其外觀形似一隻威武的象頭,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之旅。 儘管象山的海拔只有183公尺,相對於高聳的山巔而言,但它提供的視野卻絕對不容小覷。當你站在這裡,整個台北盆地的美景盡收眼底。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信義區,矗立著一座獨特的山脈,名為象山。 與其鄰近的虎、豹、獅山組成了著名的四獸山系,得名於其外觀形似一隻威武的象頭,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之旅。 儘管象山的海拔只有183公尺,相對於高聳的山巔而言,但它提供的視野卻絕對不容小覷。當你站在這裡,整個台北盆地的美景盡收眼底。
Thumbnail
1/1的假期,芝瑋說她想要有個健康的開始,約我能不能找她去爬山。 本來婉琇也要一起來的,但臨時感冒了。 於是,我們就依約,到台北市最熱鬧的“郊外”象山。 因為那裡爬上去可以看到著名的101,於是簡直像個聯合國,同時也因為只是樓梯比較陡而已,但其實不難,所以也吸引很多大大小小年紀的朋友們。 首要,很
Thumbnail
1/1的假期,芝瑋說她想要有個健康的開始,約我能不能找她去爬山。 本來婉琇也要一起來的,但臨時感冒了。 於是,我們就依約,到台北市最熱鬧的“郊外”象山。 因為那裡爬上去可以看到著名的101,於是簡直像個聯合國,同時也因為只是樓梯比較陡而已,但其實不難,所以也吸引很多大大小小年紀的朋友們。 首要,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